三日后,京都城外的樱花驿道上,旌旗招展。
后小松天皇身着明黄色御袍,端坐于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数千倒幕军将士与百名明军精锐,神色威严地等候着足利义持的到来。
远处,一辆素色马车缓缓驶来,车帘掀开,身着和服、面色凝重的足利义持走下马车,身后只跟着寥寥数名随从,看似毫无防备。
“足利义持,你既愿前来请罪,为何不将幕府兵符与印信一并带来?”后小松天皇居高临下地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足利义持心中一紧,强作镇定地躬身道:“陛下,兵符与印信皆在室町城内,臣愿先随陛下入城,再命人将其送来,以表诚意。”
他一边说着,一边悄悄用眼角余光观察四周,等待着伏见山谷中伏兵的信号——按照计划,此刻伏兵应已开始突袭倒幕军后方,可驿道两侧一片寂静,连一丝动静都没有。
就在这时,后小松天皇突然冷笑一声:“诚意?你这诈降的把戏,真以为本天皇看不出来吗?”
话音未落,四周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数千倒幕军将士从驿道两侧的树林中冲出,将足利义持与他的随从团团围住。
足利义持脸色骤变,拔出腰间佩刀,想要反抗,却被几名倒幕军武士一拥而上,死死按在地上,佩刀也被夺走。
“陛下饶命!臣真的是真心归降,绝无反意啊!”足利义持挣扎着嘶吼,心中满是慌乱——计划明明天衣无缝,为何会被天皇识破?
后小松天皇翻身下马,走到足利义持面前,一脚将他踹倒在地,冷声道:“真心归降?你藏在伏见山谷的五千伏兵,早已被本天皇的大军屠戮殆尽,你以为这点小伎俩能瞒得过本天皇?”
足利义持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眼神涣散——他脑海中瞬间闪过伏见山谷中五千伏兵的身影,那些都是幕府最后的精锐,是他翻盘的唯一希望,可如今竟已被屠戮殆尽,他苦心策划的诈降计,从一开始就成了笑话。
他甚至能想象到伏兵们奋力抵抗却寡不敌众的场景,心中只剩下无尽的绝望与慌乱。
就在这时,他看到人群中走出两个熟悉的身影——细川赖之与斯波义将,二人身着崭新的武士服,衣料是只有高阶武士才能享用的蜀锦,腰间佩着天皇赏赐的名贵太刀,神色平静地站在倒幕军阵列中,看向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愧疚,只有冷漠,仿佛眼前的人不是昔日共同效力的幕府将军,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是你们……是你们出卖了我!”足利义持瞬间反应过来,被按在地上的身体剧烈挣扎,双目赤红地对着二人咒骂,“你们这两个该死的叛徒!亏本将军平日待你们不薄——细川赖之,你家族世代受幕府恩惠,我父亲更是将你提拔为幕府老中;斯波义将,你上次出使大明求援,我亲自为你筹备金银财物,你竟敢如此恩将仇报!你们竟然卖主求荣,将我卖给天皇!我足利义持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细川赖之面色平淡地走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没有丝毫波澜:“将军,事到如今,再骂也无用!若将军是义满将军那样雄才大略的君主——能扫平群雄统一倭国,能让大明也忌惮三分,能为幕府积累无数财富与威望,我等自然愿随将军共赴生死,哪怕战死沙场也毫无怨言;可将军继位以来,做了什么?为了求和,割让沿海诸城给大明,让幕府背上‘割地辱国’的骂名;面对天皇的发难,毫无应对之策,只能坐视倒幕军壮大;如今走投无路,才想出这漏洞百出的诈降计,连伏兵的位置都能被轻易识破。我等为了保全家族数十口人的性命,为了倭国不再陷入战乱,只能选择归顺天皇,这有何不妥?”
斯波义将也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不耐:“将军,大明不愿出兵相助,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我在都护府苦等半月,李骜态度坚决,连一丝转圜的余地都没有!幕府覆灭已成定局,这不是你我能改变的。我等归顺天皇,至少能保住家族的爵位与俸禄,让子孙后代不至于沦为阶下囚;总好过跟着将军一起覆灭,让家族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让家族血脉断绝。将军若是明智,就该认清现实,认罪伏法,或许天皇念及你是足利氏后代,还能保住你一条性命,总比顽抗到底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好。”
“你们……你们……”足利义持气得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得不承认,二人说的是事实——相比于父亲足利义满扫平四方、震慑诸侯的威望,相比于父亲能让幕府权倾朝野、连天皇都要退让三分的能力,他这个年轻的幕府大将军,确实毫无建树:继位至今,既没有平定过任何叛乱,也没有为幕府争取到任何利益,反而接连失地、损兵折将,让幕府从巅峰一步步跌入深渊,甚至连保住幕府的能力都没有。
在这样的绝境下,这些老臣本就对他心存不满,如今为了自身利益、为了家族存续背叛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在倭国,向来是“良禽择木而栖”,没有哪个武士会愿意跟着一个注定失败的君主,白白牺牲自己与家族的未来。
想到这里,足利义持心中的愤怒渐渐被绝望取代,浑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干,瘫在地上再也无法挣扎。
后小松天皇看着眼前的闹剧,不耐烦地挥手道:“够了!将足利义持押下去,关入大牢,听候发落!”
随后,他转身对着倒幕军将士高声宣布:“诸位将士!足利义持已被生擒,幕府伏兵已被剿灭!今日,咱们便乘胜追击,杀向室町幕府,将这祸国殃民的幕府势力彻底铲除,恢复天皇集权!”
“铲除幕府!恢复皇权!”倒幕军将士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
随后,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细川赖之率领,前往室町接收幕府残余势力;另一路由斯波义将率领,跟随后小松天皇杀向室町幕府的核心驻地——京都室町。
明军将领见状,立刻派人将消息传回倭岛都护府。
此时的李骜正在都护府内查看倭国地图,接到消息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没想到后小松天皇倒是有些手段,竟然识破了足利义持的诈降计。幕府一灭,倭国便再也没有能与天皇抗衡的势力,咱们后续掌控倭国,就更方便了。”
李景隆在一旁附和道:“大将军英明!如今天皇依赖咱们明军,幕府又即将覆灭,倭国的军政大权,迟早会落入咱们手中。”
李骜点头,目光望向京都的方向:“传令下去,让将士儿郎保持戒备,密切关注倒幕军的动向。若天皇需要支援,可适当提供一些火器与粮草,但切记不可直接出兵参与倭国内战,以免落下干涉他国内政的口实。”
“末将遵令!”
京都城外,倒幕军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大军朝着室町幕府的方向浩浩荡荡地进发。
足利义持被关押在囚车中,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心中满是绝望——他知道,随着大军的推进,室町幕府的末日,已经来临。
而倭国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战乱后,彻底落入大明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