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阅卷与考监各负其责,私下不能相互沟通,这本是防止伪弊的措施,不料竟出现了这种窘境。”
朱元璋问道:“伯温,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他想看看刘基有没有什么办法。
刘基摇了摇头,疲惫从他的语气里透露出来,他说道:“臣苦思冥想了一夜,一时尚无善策。”
“不过,臣以为,要处理这事,必须是有一个大原则。”
朱元璋问道:“那咱就听听你这个大的原则是什么。”
刘基回答道:“回禀皇上,臣以为,科举取仕,不但是朝廷考天下,其实也是天下人在考朝廷。”
“如果首次客居,就演变成一场祸事,闹得人头落地的话。”
“那不但是科举失败,也是……也是施政思蠢哪!”
刘基这个时候还在为李善长和宋濂说话。
更重要的是,前有胡惟庸,后有马三刀,若是再有一个老臣人头落地,那朱元璋怕是要坐实了过河拆桥了。
刘基的话虽然难听,但是良药苦口,为的是朱元璋好。
但朱元璋乃是当今皇帝,最是要面子。
别人可以没面子,他不能。
所以他一听这个话,脸就黑了。
仿佛是在威胁他一样,若是他砍了人头,那就是昏君,是暴 政。
朱元璋面带不悦,略带愠怒的说道:“起来吧,到外面说话,你这脑子糊涂,该去吹吹风了。”
说罢,二人便去了花园中散步说话。
朱元璋边走边说道:“咱拟了道旨,你听听合适不?”
“请皇上示下。”刘基回道。
朱元璋背着手,念叨起来:“本次恩科之举,实缘北方初定,驿路犹闭塞,致诸多学子为江山之隔所阻,未克如期赴阙应试。”
“及至首场考试既毕,北域诸郡士子尚络绎而至,然皆憾于时不及而空瞻宫门,失此崇隆之遇矣。”
“于是,因礼部恳请,朕特设恩科于北地,以慰天下群贤翘首之愿也。”
“迨北场试事既终,朕当聚南北才俊于一堂,同日御殿试策,钦点魁首,以彰其能。”
朱元璋话音刚落,刘基就大声赞叹道:“妙,妙极了!可谓是精彩至极啊!”
“皇上,这是谁出的主意呀?”
朱元璋笑道:“你猜猜看?”
刘基想了想,说道:“是善长?”
朱元璋没说话。
刘基接着猜:“难道是宋濂?但他没这么机灵啊。”
“难不成,是杨宪?”
朱元璋还是没说话。
刘基无奈道:“臣实在是猜不着了。”
朱元璋指着刘基无奈道:“你……你说你刘伯温哪,怎么不想远一点的呢?”
刘基问道:“那是谁?”
“咱说这是咱想的法子呢?”朱元璋忽然问道。
他只是想借机试探一下刘基对他的看法。
因为这个刘基,表面上心悦诚服,但心底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刘基一脸震惊,然后又平静下来,说道:“臣该死,臣糊涂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在你的心眼里头还是瞧不起咱哪!”
“咱这个皇上,不就是个放牛娃出身的嘛!”
朱元璋的话吓得刘基哐当一声就跪在上,磕头说道:“臣不敢,臣万万不敢,臣刚则才醒过神来!”
“罢了,不逗你了。”朱元璋无趣的挥挥衣袖,“这主意,是沈乾沈先生想出来的。”
刘基抬起头,诧异道:“可是先生不是在朱家村吗?”
“咱派人过去,跟朱标打了声招呼,朱标去问的先生。”朱元璋解释道。
刘基恍然大悟,感叹道:“这等主意天摇地动,力挽乾坤,也只有先生敢想,也只能先生想得出啊!”
“臣敬佩万分!”
刘基是真的服。
朱元璋也点点头,说道:“让你这么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佩服,那真不是件易事,比打下一座城池来还困难。”
可见沈乾多么厉害。
刘基察觉不妥,前面皇上刚刚还觉得他看不起皇上,现在又说他敬佩沈乾,那岂不是在暗中比较?
君心难测啊!
因此刘基赶紧补充道:“臣不敢,臣还万分敬佩皇上!”
说着磕头,整个人趴在了地上。
这个时候保命要紧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这话说过了吧,这有点儿像刚才咱给你把脉,把到了胳臂上了。”
刘基不敢抬头,惶恐道:“臣……臣真不知该怎么说话了。”
朱元璋冷言说道:“不知怎么说就别说了。”
他也只是随口试探一下,并不想逼得刘基如此。
此次前来,除了探望刘基,也是有正事的。
朱元璋问道:“伯温啊,你在文坛名扬四海,是个大人物。”
“许多人都对你的人品和文章,十分敬仰。”
“咱记得你在北方各省,是不是有许多的师友子弟呀?”
刘基见皇上似乎气消了,才敢抬起头,思考道:“回禀皇上,臣在北方的师友子弟,确实可能会比南方更多。”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那就好,烦你呀,给他们写封信,挨个写。”
“叫他们,还有他们的师友子弟,全都来京城来参加北场的恩科。”
“咱要把北场办得比南场还要喜庆,还要热闹!”
这样一来,朝廷对外的说辞,北方学子源源不断的来,就成了真的,百姓就知道朝廷没有说谎,也并非借口。
而且,也能更多的挖掘北方的人才,提高北方学子的积极性。
大家一看,这么多人都去,那我也去吧。
这么一来,人就多了。
就算没有那因为路途而迟来的学子,现在也有了。
刘基抱拳道:“巨接旨。”
朱元璋又问刘基:“还有,伯温,咱遭遇行刺之事,徐达可曾与你提及此事?”
刘基恭敬回应:“回禀皇上,徐达确实已经向臣提起过此事。
“他拟打算将方圆百里之内的人全部拘捕审讯,以此必定能够查出刺客的藏匿之处,请皇上安心。”
对此,朱元璋轻轻摆手,表示不赞同大规模行动,他说道:“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咱不愿看到如此兴师动众。”
“咱希望你能秘密进行调查,协助徐达。”
刘基听闻后略感惊讶,迟疑道:“皇上的意思是暗中调查?”
“可是,若仅靠暗中手段即便找到了线索,也可能会让刺客趁机逃脱。”
然而朱元璋却笑着宽慰道:“无须忧虑,咱对你和徐达有信心。”
“即使在暗中调查,咱相信你定能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