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猷识理答腊去世后,蒙古帝国陷入混乱。
他便被拥立为可汗,废除了“大元”国号,并自称鞑靼可汗。
可惜他这个位置同样做的不安稳,蒙古各个贵族都虎视眈眈。
为了能尽快得到权利,他甚至不惜亲自出来探听消息,争取一举成功刺杀朱元璋。
他便是鬼力赤。
鬼力赤得知消息之后,回到住处找到身边的忠仆巴图交流此事。
“巴图,你听说了吗?”鬼力赤问道。
“公子所指可是关于新农具之事?”巴图回应道,“依我看,那种声称能使粮食产量翻几倍的说法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他们身在异国,不能直接称呼可汗,便用公子代替。
鬼力赤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确实,这很可能是个圈套,如此声张,目的恐怕是为了诱捕我们。”
“不过,我必须介入此事。”
巴图担忧地问:“公子既然已经识破这是个陷阱,为何还要冒险涉足其中?”
鬼力赤冷静一笑,解释道:“巴图,朱元璋想要轻易抓到我是不可能的。”
“如今消息已传遍全城,众多百姓必定会前往围观,我只需混迹在人群中,不采取任何行动,自当无恙。”
然而,巴图依旧面露忧色,欲言又止。
“不必多虑,巴图。”鬼力赤安抚道,“这次行动,我不会带上任何随从一同前往。”
“巴图,顺便问一下,我们现有的资产是否足够在城郊购置一块田产和宅邸?”
鬼力赤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巴图被这一问题吸引注意力,回应道:“公子为何突然有此需求?”
鬼力赤解释说:“我打算顺应朝廷的号召,既然他们声称新农具能够大幅增加粮食产量,不妨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
“这样不仅能让我更容易融入官场,获取官员们的信任,而且还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巴图一听是为了确保鬼力赤的安全,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帮其购置城外的田宅,并且迅速行动。
当天就成功为鬼力赤购买了一处价格适中、位于郊区的田产及宅邸。
这片区域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价格相对低廉,且附带有不少荒芜土地。
这些土地并非百姓不愿开垦,实因人力和时间有限所致。
转眼间,第二天来临。
郊外农田上已设置了严密的安保措施,四周布满了戒备森严的锦衣卫。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廷官员,在进入观看农具展示前都要接受严格的搜身检查。
目睹如此周密的防护布局,鬼力赤判断朱元璋必定会亲临现场。
于是他并未前往酒肆,而是转向一座隐蔽的大宅,通过特定的敲门方式传递信号,房门随之应声而开。
“公子!”
宅院内,一众手持兵器的蒙古勇士纷纷向鬼力赤行礼致意。
鬼力赤示意众人不必多礼,然后说:“各位勇士,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因为我发现郊外的防卫变得异常严密。”
“据此推测,加上一些消息,我猜想朱元璋将来此视察。”
听闻此言,一位蒙古勇士激动地提议道:“这太好了,我们正好趁此机会去郊外设伏。”
“没错,我们现在就去设伏。”
有勇士响应道,并得到其他人的热烈赞同。
鬼力赤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他沉稳地分析道:“诸位,我们不宜急躁行事。”
“首先必须摸清朱元璋的行进路线,若盲目采取行动,只会轻易陷入圈套。”
“我猜测这可能是朱元璋精心设计的诱捕计划,目的就是要一网打尽我们。”
因此,在行动上务必谨慎再谨慎。”
“我先去郊外观察情况,你们分头到各条通往郊外的路上侦查,一旦发现朱元璋的车驾从哪条路前往,大家便在那条路上设伏,待他回宫时给予出其不意的一击。”
“Urgelj baikh。”蒙古勇士们齐声回应。
他们用的是蒙古语,以此告诫自己不要忘记族群的使命,提高 士气。
随后他们便各自分散行动。
鬼力赤再度来到已聚集了上千人的郊外,由于人数众多,后至者已无法进入农田区域观看农具展示。
他也被堵在了人群之外,于是选择爬上了一棵树以获得更好的视野,观察农田上的官员以及那些新奇农具。
与此同时,鬼力赤注意到树上还有不少与他一样攀爬观瞧的人。其中两位身手矫健的侠士迅速攀至他身旁。
鬼力赤微笑着自我介绍:“鄙人赤炎轩,不知二位英雄如何称呼?”
赤炎轩是他给自己起的汉族名字,在大明境内活动时用的名号。
姓氏便用的他蒙古名字翻译过来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赤。
炎轩则给人一种热烈强壮的感觉。
面对鬼力赤的友好态度,其中一人先是微微皱眉,没有直接回应他的问题,反而询问道:“你……你的头发怎么卷卷的,怎么弄的?”
另一人则立刻意识到同伴的失礼,尴尬地致歉:“抱歉,舍弟说话无状,请赤兄勿怪。”
鬼力赤看出二人武艺高强,心中暗想,这样的高手正是自己反明大业中急需的力量,越多越好。
“哥,别多言了。咱们瞧瞧朝廷到底有何等能耐,能让粮食产量翻几倍。”
“我安南人尽心竭力改良耕作,都无法实现的事,朝廷怎能做到?”
这位被唤作舍弟的男子言语中流露出明显的不服气。
他们安南位于土壤肥沃水利充足的南边,倾尽全力提升农业产出,却未曾达到产量翻番的程度,而朝廷竟然声称能够做到。
年长者沉稳回应:“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依靠的是天时地利,朝廷则是依靠新式农具,乃是人和。”
鬼力赤偷偷听着他们的对话,目光扫向另外两棵树上的人影,意识到身边两位正是安南人。
安南是明朝周边的一个重要藩属国。
初期,安南陈朝末期的内乱导致权臣胡季犁篡位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虞”,并控制了安南政权。
朱元璋对安南频频示好,甚至册封胡季犁的儿子胡汉苍为安南国王,期望通过这种方式维持与安南的宗藩关系及边境安宁。
但安南的胡氏父子在外交上对明朝并不完全忠诚,时有侵扰明朝边境的情况发生。
看来,他们也对此次的农具颇为在意。
又或者,也想刺杀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