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龙哥哥带来的两只猴子遭遇,小邑姜的心中充满了忧伤,每日泪眼盈盈。为了消除她的忧伤,师兄武吉努力捉来两只幼小的猕猴,用绳子系着带给小邑姜玩耍。
吕绍安看了也是童心大起,和小邑姜一起玩得不亦乐乎。当然,与邑姜的瞎胡闹不同,吕绍安主要是想训练这些小猕猴学会鞠躬、祭拜、或者翻筋斗、走细绳。
所以,武吉此后的任务就繁重多了。日常工作之外,他还要捕捉更多的猕猴幼仔过来,并且亲自投入对小猕猴的训练、挑选工作。
还不允许假手他人?这是国君一本正经的军令之一。甚至还允许减免他三成的工作的考核!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军令啊?武吉苦恼不已,却又无计推脱。
人家吕绍安和小邑姜逗猕猴,那就是纯粹在玩耍。但是同样的事情到了武吉这里,就变成了一项工作任务,而且相当艰巨、紧迫。
能不紧迫吗?龙吉她们造出的货贝都快堆不下了!必须赶快去朝歌城了。
何况,吕尚对龙吉整理出的《归藏》残篇也很不满意,他准备潜入朝歌城找太史令商容再淘出一套更久远的,比如《连山》如何?
吕绍安自然知道尚父的那些龌蹉心思。人家西岐姬昌为了吃早饭,早早就把《周易》捣鼓出来了,这可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指引方向,王权天授呢!
咱们青丘之国呢?如今就才一句《大风歌》?其他啥动静都还没有!
此外,吕尚自己的兵书、战策也该抓紧收尾了。这又涉及许多山川地理,河流风渡,都要再去考察完善。所以,现在的郁洲岛积压的问题,不外乎就那么几个:
其一是人口滋生。此前曾是个无解的**烦。昔日青丘国灭,族人四散奔逃,如今能够再次聚拢来郁洲岛的人手就非常有限。
不过自从吕绍安提出了“人人皆可为青丘人”的先进理念后,这个问题已经在源头上解决了。郁洲岛上已经聚起了两千余人,无非就是在明誓的仪式设计上更加庄严肃穆而已。
其二是人才的发掘培育。吕绍安觉着如果有可能,咱们最好还是打广告、贴招聘启事、或者弄个人才引进工程更方便。
奈何在这个时代里,不太流行这一套。这个时代里的所谓大才,从来都是天降祥瑞,可遇而不可求也。
后世史书里姬昌迎吕尚的那种规模和造势,甚至连他的爷爷古公檀父都要从地下刨出来来,非要说这都是爷爷昔日的预言不可。
青丘之国倒是不乏大才,就像吕绍安、吕尚、申公豹这三位,放在这个时代的任何诸侯之国里,都是足以改变天下局势的非常人物。
当然,一般的人才发掘,就要从内部挖潜了。要通过建立起内部培训、养成体系,源源不断地为青丘输送人才。
这件事情,如今都交办给苏全和吕楯去操持。苏全允文允武,吕楯心思缜密。至于龙须虎和武吉,那就是两个赳赳武夫而已。
其三是青铜的冶炼。金属可是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不光是货币问题,武器、甲胄和农具制作也都离不开青铜。虽然武库里有不少的工兵锹储存,但那个都是为了自家使用。
而吕绍安希望的却是,咱们要用更好的工艺,更精细的配比去铸造更专业的各种青铜军械,然后低价行销各处诸侯,甚至武装他殷商大军。
一定要争取诸侯之国的甲士们人手最少一柄铜刃,这样才方便他们将来与青丘甲士对战时,手中铜刃能被青丘甲士们一刀两断!咱们自家人的装备,当然是白刃喽。
“所谓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也。”
据说,这些秘诀都是青丘国君所受。“国君殆天人也!”那些工匠仆隶们对此都是叹服的五体投地,喔喔,人家现在不是仆隶了,都是我青丘之民呢。
在郁洲岛,哪怕是一柄铜刃,都要用不同的青铜铸造不同的部位。比如脊部的青铜含锡少,锡少则质柔而朗,不易折断。刃部含锡较多,于是更加质硬而刚,适合砍人的需要。
而计划特供朝歌城的青铜贡品铸造时,铜锡之外,还要添加软铅之物,使青铜酒器的色泽、文理更加细腻、光润、剔透,各种的巧夺天工当真令人叹为观止。
其五曰文华昌盛。这个?还是尚父他老人家慢慢折腾吧。了不起再把龙吉、吕楯都丢手给他,吕绍安对此一概都是敬谢不敏的,太烦人了。
又经过一年的时光流逝,郁洲岛的生发成就远远超出吕绍安以外的所有人预期。因为当时国君下达的三倍产出计划居然真被他们不折不扣地实现了!
连年丰收的粮食、衣麻,自产自销的精盐、美酒,硝皮制成的甲胄,青铜铸造的精美器皿,弓矢、矛戈、铜刃等等物资,这些储备都已经显得过于“富足”了。
吕尚对郁洲岛的今日局面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不过国君吕绍安依然表示出某种不安。因为郁洲岛的东贝积累太多,快要堆不下去了!
被武吉**好的猕猴再不拿去祸害朝歌城的权贵和纨绔,也都快要变成人精了。咱们郁洲岛却当不起这群猢狲的祸害,因为这本来是计划带去祸害朝歌城的!
当今世上,物资储备最多,能够消化郁洲岛上的西贝,喔不!东贝的地方,只有朝歌城。有实力采买、穿戴上几条尾巴狐裘的女人,依然住在朝歌城。
有闲心看猴戏,甚至愿意出大价钱买一只猕猴的权贵、纨绔们,还在朝歌城。至于说当今世上储藏人才最多的地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朝歌!朝歌!朝歌!
把天下间最优秀的人才蛊惑来青丘之国,再用几只猕猴去勾搭朝歌里的那些权贵、纨绔,靡其筋骨,丧其心志。
嗯嗯,若能把们都进化成那只醉生梦死的颓废猕猴,就更棒了!吕绍安猥琐地遐想,顺手在龙吉的屁股上狠狠揩了一把,就算是在报复了?
因为龙吉对那只一昧迷恋人间醉生梦死的颓废猴子,一点好感皆无。所以哪怕吕绍安也想那样的颓废都不行呢!这让吕绍安非常尴尬,如今乘机报复一下,也不为过吧?
然而这天下间,并非所有的猴子都在醉生梦死!
其中就包括某个长得极像猴子的厉害人物。龙须虎曾经慨叹,他若有那只猴子一个指头的功夫,国君就只有抱头鼠窜一条路可走。
那只猴子?几乎所有人都曾惊颤了一下,甚至连吕尚的白眉都要上下挑动一两次。吕绍安很奇怪,一只猴子而已,值得各位这样忌惮吗?
吕尚却苦笑起来,若无那个少年,咱们的沫道一击可当真难以全身而退也。
那一战,小师弟申公豹算错了两件事情,结果不但功败垂成,还差点把自己也折损进去。其一,恶来不是王受师门豢养的神仆或力士。他不但力大无比,身手反应也相当敏捷。
其二,蜚廉的奔袭速度太快了,让咱们的逃亡计划受阻。若非道中遇见的少年出手,咱们全要葬身大河也未可知。就这样,咱们也在途中跑丢了侄女吕箐,如今再无音信。
这话说的?到底那是一只猴子,还是一个少年?
“是一个长相极似猴子的少年人。”吕楯比较容易理解国君哥哥的思维模式,沉吟一下后,这样定义道。
“那少年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的,毛发极长也极为茂盛,甚至覆盖全身。他的个头不大,似乎还有些驼背、瘦弱,然而手脚甚长,纵跃攀岩如飞,而且力大无比。”龙须虎说。
“嗯嗯,他的眼睛细长细长的,多数都在眯缝着,好像很怕太阳照射。他的眼珠子也似乎是蓝色的。”武吉也在仔细回忆当初的遭遇,补充细节道。
这?这不是白化病人吗?吕绍安觉得这有甚奇怪的,他前世就在福州见过不少这样的人走在大街上,除了周身上下过于白皙,喜欢眯缝着蓝眼睛外,其他与都常人无甚差别呢。
“此少年却非常人也,老夫也只是在上古奇书中知道有他的名号,曰无支祁。却没想到,居然会在沫道与他相遇。”吕尚慨叹,世间真有数千年不死的神人传世吗?
嘿嘿,尚父所谓的上古奇书,怕不是《山海经》吧?吕绍安心中暗自菲薄。
无支祁是谁?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而已。后来吴承恩著《西游记》,就以无支祁为原型创作了孙悟空这只大闹天宫的猴子。
这都是传说中的故事人物而已,怎么可能被尚父他们遇到?然而他们的确遇到过一个神通广大的少年,还在沫道救了他们,然后又走散了?
“那啥?吕箐姐姐不会是和这个无支祁在一起吧?”众人的神色就更加尴尬起来。吕箐是青丘献女,也是王受的妃子。哪怕早已逃出朝歌,她的身份却从未改变过。
就算这件事情可以继续含糊下去,但若吕箐这几年真的都与那只白猴在一起?吕楯忽然开始呕吐起来,自己怎么可能向一只猴子喊“姐夫”?
吕绍安还在仔细过滤这两年多的穿越见闻,打算要整理一些历史的头绪出来。他颇为古怪地推敲、还原了吕尚的这次沫道锥杀细节,羡慕这个时代真好。
沫道一锥之威,妥妥的暴恐行为,放在前世都要受到无边谴责的。在这里却能理直气壮地成为战争的首选。
吕绍安扳着指头计算这一锥之战所包含的战争要素:斩首战、暴恐战、伏击战、非对称战、心理战。哎呦,尚父您也太过分了,确定不是穿越吗?
此外,吕绍安也非常好奇这个时代的朝歌征伐模式,这都是几个意思呢?
就说王受三年的东征青丘吧,南伯侯率众过来青丘厮杀了一圈,狠抢一把就走?然后青丘、纪障、诸其、逢莱之地就全都荒芜了。
似乎有个莒地被封给了恶来,酬谢他在沫道的救驾之功。但恶来也没派人过来打理这块地方。总之,眼下就这么任性地废弃了。
如今的莒地,已经被一群青丘残民们改名换姓地经营着。几年辛劳操持下来,居然真被他们渐渐地汇聚起许多生机出来?
此前尚父和自己的纪障城之行中,也曾过去莒地。想要探寻一下双方相互合作的可能性,结果就不出意外地被这些昔日的族人们拒绝了。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此前既然是殷商代天征伐青丘,那就意味着我青丘之国遭受了天谴,须怪不得殷商残暴。如今这莒地虽然是朝歌的贵人封地,但他也并未过来经营。
或者恶来贵人家大业大的,人家就不缺咱们这一口呢?所以咱们在此地繁衍生机,这几年都在日渐富足,又怎么可能丢下这一切跟二位去一个破岛上重新开始?
至于以后?以后恶来贵人来了,咱们就继续俯首称臣好了。贵人们也总要有人帮他耕作吧?振振有词的一番话,让吕尚都无言以对。
然而在吕绍安看来,只怕没有这般好相与的故事发生。恶来会因为家里不缺粮食就要放弃他封地的收益?怎么想的呢?
封地历来都是一个家族的根基所在,恶来又怎么可能弃之不顾?
此前听龙吉所说,王受突袭了有苏氏后,貌似也是这个结果,无忧之野全被撂荒了。那些策划了对有苏氏袭击的朝歌贵人们,也似乎忘记那块地方的存在,一任它去野蛮生长?!
吕绍安拍拍脑门,恍然大悟。殷商并非是要放弃此地,而是为了坐等这个地方生长出新的人口部落。再到若干年的积累后,他们才会过来,继续新一轮的掠夺和杀戮呢。
原来殷商所谓“牧天下”,还真的就是在放牧啊?只不过牧民游牧养活的是牛羊,糟蹋的是水草。而殷商频繁迁徙、征伐,养活的是殷商王室,糟蹋的却是四方诸侯和庶民。
“此乃亡国之祸也!”吕绍安在向众人分享了自己的文华心得后,文绉绉地拽了一句。
从某些方面说,吕尚发起的这场锥杀战争,的确加速了殷商的灭亡。青丘之国的报复不但让王受失去他至尊的亲人,还搭上了殷商帝国的尊严。
所以王受的报复也更加酷烈,直接出兵剿灭了青丘九姓。此后更加灭国无数,甚至他还几乎在向所有的诸侯开战!这样地作死还不亡国,宁有是理呼?!
眼看朝歌之行就在眼前,吕尚也索性打开话闸子,向吕绍安非常详细地讲述了他们的过往故事。龙须虎、苏全、武吉、吕楯等人也都根据自己的经历做了许多补充。
渐渐地,这些断续的故事就在吕绍安的大脑里汇聚成一段完整的影像。一切的故事细节都被逐渐还原,就像前世影院里正在放映的历史大剧。
让吕绍安吃惊的却是,这样一场惊天动地,导致有苏、青丘、纪障城、逢莱等诸侯灭国。甚至殷商与天下诸侯为敌,日趋衰亡的大变局,居然是从一个小女孩的身上引发的?
这个煽动历史进程的小女孩,叫妲己。她是有苏氏国君苏护的女儿,也是苏全的妹妹。吕绍安对青丘灭亡的一切了解,都始于十年前的那处有苏氏花园里。
吕尚、苏护师兄弟二人相对盘膝而坐,苏忠、吕楯分侍左右。小女子妲己在下首陪着吕箐姐姐,间或举樽劝饮两位长者。
苏全在外忙碌地走前走后,指挥仆隶们鱼贯而入贡奉酒食。整个花园里都在洋溢着轻松和愉悦,以及这个世间里最珍贵的东西--亲情。
“尚父,如杞人所言,昔日妹喜果然覆没了夏桀的江山么?”十一岁的妲己缠在师伯吕尚身畔,一昧好奇地问道。
“呵呵,昔日商革夏命,那可不仅是他夏桀一人的残暴不仁,诸夏之羌亦皆践踏人伦,以至天下残破也。商汤乃与我青丘二誓,一曰除夏桀,一曰逐诸羌。
此皆顺天下民心,安定天下邦国之义举也。妹喜区区一届妇人,又何能干系到王朝更迭的这等大事?那都不过是杞人自辩罢了。”
吕尚笑着回应,再看看旁边陪坐的师弟苏护,岔开话题:“师弟,如今朝歌是王子受正位小王,师尊既不愿留大商邑为贞人,难道也没盘算来你有苏氏看看?”
“师尊的秉性,师兄你是知道的。既然在小王传位的事情上没看准,自不会再留大商邑看那新王脸色。据申师弟言,师尊本是要回纪障养生的。”苏护叹了口气,神情郁郁不欢。
商王继承帝位的次序规矩,早先是“兄终弟及”。自仲丁去世后,弟弟外壬继任,由此引发出“九世之乱”,直到盘庚时期才相对稳定下来。
此后殷商王室在决定帝位继承次序时,就开始执行“父终子及”。然而此后又有了“嫡庶”之争,帝室的王子们不但要拼爹,还要开始拼娘了?
这就麻烦多了,不但要比拼谁家娘亲更加年轻妖娆,深得帝王欢心?或者谁家娘亲的族家更地大物博,财货充盈,甲士骁勇善战?
宫廷内斗的趋势就是,越年轻的妃子越容易得到老王的宠爱。也越是长袖善舞,结交广泛。因此,此后殷商王室更多都是幼子继位,于是王室内服自然离心离德。
后果就是外服的四方诸侯不朝、不贡,不从王室征伐。而王室的贵人们或倨傲放肆,或淫逸奢靡。国家征伐不断,乡野日渐残破,庶民流离失所,于是天下民怨沸腾。
直到商王文丁囚杀了西岐伯季历,四方诸侯才算消停一二。
再到如今老王帝羡继位后,又行安抚之策,将妹妹子姝下嫁季历长子、周侯姬昌。此后又重修了朝歌城,暂时压制西岐的反意。
于此之外,老王帝羡还对王室的贵人们不断分化、打压、扶植,王室格局也就日渐安稳,似乎还有了几丝中兴气象?
然而智谋之士都是心中雪亮,这殷商帝国道德崩落,世风日下,已渐渐止不住要走向那末世了,老王帝羡也不过裱糊的手艺还算灵巧而已。
说起来,如今老王帝羡有三子可以继位,其中长王子微仁厚少欲,年齿又长,进位小王自不会苛待权贵诸侯。次王子仲衍暗弱,不过传言他也是性情淑均,温和文雅之人。
小王子受天资聪颖,深得老王帝羡喜爱。不过他年纪还轻,行事率性,绝没有父王帝羡的养晦之能。若他上位登基后,怕是如青丘、有苏这般外服诸侯,都要被朝歌算计的。
所以青丘、有苏才会押注长王子微,谁能想到王子微的母后妇妤会突然亡故?
可即便如此,若依岁齿排序,也该是次王子仲衍母亲妇婕得位,但结果却是妇婕也随之撒手人寰。
最终还是王子受的母亲妇姱正位了王后,王子受今年更已进位小王。
眼看帝羡渐渐老病,小王受接帝位已成大局。那么,此前曾青睐王子微的师尊贞人丈,自是不愿继续留在大商邑惹厌。而且师尊已经年过八旬,此时申告回乡养老也不算意外。
只是自己的青丘国、有苏氏等青丘九姓人物,到那小王受登基后,怕是要吃不到好果子喽!这些事情,苏护早已想的通透。但无论如何,他也看不清前路的方向了。
所以,那就索性不再理会好了,自己一昧守住有苏氏的文华,护养这一方庶民安康,过得一日算一日吧。
便是这末世真到了,也自有朝歌顶着灾祸,未必咱们就无法渡劫逃生。
“贸然介入王室之事,的确不智,怕是申师弟也没少兴风作浪吧?其实自王室九世之乱后,王室暗弱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外服诸侯肆虐民间,牺牲祭祀常常比肩王室。诸侯间又多攻伐,杀生无算,索取无度,地方就更加民不聊生。以为兄看来,若这王室再不能振奋,怕是夏桀之祸也不远啦。”
吕尚愤然道:“这天下,终归还是要上下都安定下来,庶民才能乞活的!若真能出个杀伐果断的帝王,一扫这世间尘埃。使权归于上,吏治于下,倒也算不得多大坏事!”
苏护顿时尴尬无语,师兄号称“无双国士”,他说的话自然是正理。但师兄不是青丘国君,所以他可以这么想、这么做。
自己却肩负有苏氏的族运兴衰,那是一定要和师兄主张抵牾的。没见上次青丘国君吕岳来使所言,其实也与自己一般的见识么?
“那么,尚父此行后,不打算再回青丘吗?”妲己看父亲的神色不豫,虽然自己还看不透缘由,却也不愿意两位长辈起了争执。
“妲己又听说青丘自古多出俊才之士,尚父更是国士中的翘楚人物。想来那青丘之国也该是山水俱佳的名堂所在?”这就是妲己的乖巧剔透之处,很快转换了话题。
说起青丘之国来,吕尚和苏护果然都笑了,苏护道:“妲己,青丘之国传世三千年有余。想如今世间文华,怕有七分都要归入青丘的。吾有苏氏,那也是青丘一脉的嫡传呢。”
苏护指指堂上的族徽九尾之狐。吕尚接续道:“昔日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太平则出而为瑞。又昔日禹三十未娶,乃有九尾之狐造于禹,歌曰:
绥绥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禹因娶涂山九尾之狐,谓之女娲。
所以妲己啊,汝小小年纪,美貌就已世间无双,便是龙吉也当让汝三分。想来那女娲也不过如此吧?将来汝也去嫁个大禹那样的伟岸奇男子,扬吾青丘文华。”
吕尚说罢,就和苏护一起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小女生苏妲己则一脸的神往、羡慕,大约是被大禹和女娲的爱情故事陷住了,无力自拔。心下又止不住的好奇,那个堪与自己比肩的表姐龙吉,究竟该是怎样的美貌?
必是要美过吕箐姐姐了,不过吕箐姐姐就已经很美艳啦。还有呢,龙吉说她的良人要驾着五彩祥云来接她,会是真的吗?那五彩祥云,又该是何等绚丽啊?
妲己羡慕不已,仿佛这世间真会有五彩之云去迎接龙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