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组的另一次技术会议上,杜宇泽指着屏幕上的模拟数据,表情严肃。
“我们为‘轩辕’研发的钨基复合材料,虽然性能优异,但面对‘轩辕-II’的运行环境,它的寿命会急剧缩短。根据模拟,在高功率运行下,最多十个小时,它的表面就会因为强烈的中子辐照而产生大量的微裂纹,导致材料脆化,甚至剥落。”
“一旦第一壁材料剥落,产生的杂质粒子就会污染等离子体,导致反应终止。更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破裂,造成灾难性后果。”
陈博士点了点头,补充道:“宇泽说得没错。我们测算过,‘轩辕-II’稳定运行时,第一壁材料表面承受的中子通量,几乎和我们用来做材料辐照实验的靶心相当了。没有任何一种已知的金属材料,能长时间承受这种强度的轰击而不产生损伤。”
会议室里,刚刚因为超导材料突破而带来的喜悦,又被这盆冷水浇得差不多了。
一个难题刚被解决,一个更棘手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
“难道,我们还要再研发一种全新的,比现在的钨基材料强十倍的合金?”有人小声嘀咕道,“这……这比搞高温超导还难吧?”
“硬扛,是扛不住的。”杜宇泽摇了摇头,“我们必须换一种思路。”
他切换了PPT,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陌生的词汇。
【自修复陶瓷】
“自修复?”陈博士愣了一下,“宇泽,你的意思是,让材料自己愈合损伤?”
“没错。”杜宇泽点了点头,“既然损伤无法避免,那我们就让材料学会‘自我疗伤’。就像我们的皮肤,划破了,会自己长好一样。”
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
“这……这可能吗?陶瓷是脆性材料,裂了就是裂了,怎么可能自己长好?”
“是啊,这听起来更像是生物学,而不是材料学。”
杜宇泽没有理会大家的议论,他继续讲解自己的“构想”。
“我的想法是,在制备陶瓷材料的过程中,将一种特殊的‘修复剂’,封装在无数个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微型胶囊里,然后将这些微胶囊,像芝麻一样,均匀地分布在陶瓷的基体中。”
他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示意图。
“当第一壁材料因为中子轰击或者热应力,产生微裂纹时,这些裂纹在扩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撕裂它遇到的微胶囊。”
“胶囊破裂,里面封装的修复剂就会因为毛细作用,自动流入裂纹中。这种修复剂,遇到陶瓷基体后,会发生快速的化学反应,固化,从而将裂纹‘粘合’起来,阻止它进一步扩展。”
“如此一来,材料内部的损伤,在它刚刚萌生的阶段,就被消除了。整个第一壁,就拥有了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自我修复能力。”
听完杜宇泽的讲解,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脑洞大开,却又在理论上似乎完全可行的构想,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着杜宇泽,感觉像在看一个外星人。
用微胶囊技术,赋予无机材料以“生命”的特征。这种想法,太超前,太惊艳了!
“天哪……”陈博士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冲到白板前,看着杜宇泽画的示意图,激动得浑身发抖,“微胶囊……修复剂……化学反应……我明白了!我完全明白了!宇泽,你这个想法,简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个方案如果能实现,它将彻底改变整个材料科学领域!不只是聚变反应堆,飞机发动机的叶片、深海潜艇的耐压壳……所有需要在极限环境下工作的材料,都将迎来一场革命!”
其他的研究员也反应了过来,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围着白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修复剂用什么成分?它必须能在高温和强辐射环境下保持稳定!”
“微胶囊的壳体材料也很关键!既要足够坚固,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破裂,又要在裂纹扩展时,能被轻易撕开!”
“这个工艺怎么实现?如何保证微胶囊在基体中均匀分布?”
看着团队再次迸发出的巨大热情,杜宇泽知道,他的“药”,又下对了。
他没有再过多地参与讨论,而是悄悄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系统,兑换【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材料学基础包)。”
【确认兑换【微胶囊自修复技术】?该技术包包含多种修复剂配方、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在陶瓷/金属基体中的应用方案。兑换所需积分:30000。】
“兑换。”
【积分已消耗,当前余额:90000。技术资料已解锁。】
杜宇泽闭上眼,将系统给出的几十种可行方案,与“轩辕-II”的实际工况进行对比筛选,最终锁定了一种以“碳化硅”为基体,以一种“液态金属合金”为修复剂的方案。
这种方案,不仅修复效率高,而且耐高温、抗辐照性能极强,简直就是为聚变反应堆量身定做的。
他将这份方案的关键理论和化学方程式,整理成一份新的“灵感笔记”,匿名发到了陈博士的邮箱里。
邮件的末尾,他只写了一句话。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向。”
当晚,陈博士的办公室,灯亮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材料实验室就接到了新的任务指令——全体转向“碳化硅基自修复陶瓷”的研发!
一场新的技术攻关战,再次打响。而“轩辕-II”这头未来的钢铁巨兽,正在被它的创造者们,一寸一寸地,赋予更强大的“皮肤”和“骨骼”。
“轩辕-II”的两大核心难题——超导材料和第一壁,都有了明确的攻关方向,整个项目进入了高速推进的轨道。
然而,杜宇泽的目光,却又投向了另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同样致命的环节。
能源供给。
鼎新基地的“燧人氏”能源站,是专门为“轩辕”这个庞然大物配套建造的。它拥有一个巨大的电容阵列,可以在瞬间释放出驱动一次聚变点火所需的庞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