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君心难测
步步高升2025-09-07 08:502,939

  赵孟的计策,如同一场无声的瘟疫,迅速在京城的阴暗角落里扩散开来。

  仅仅一夜之间,整个京城的舆论风向,就发生了诡异的转变。

  前一天,百姓们还在称颂纪宁是青天大老爷,是为民除害的英雄。

  可到了第二天,这赞誉,就开始变得有些离谱了。

  城东的茶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拍着醒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镇北王单骑闯宫救圣驾,三刀定乾坤》。

  故事里,纪宁被塑造成了一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完人,而皇帝,则成了一个需要被他保护的孱弱背景板。

  城西的酒肆里,几个酒客喝得面红耳赤,高声阔论。

  “要我说,这天下,就该让镇北王这样的人来坐,你看他才来了几天,京城就换了新天!”

  “嘘,你不要命了,这话也敢说!”

  “怕什么,我说的是实话,当今陛下,除了会躲在宫里,还会做什么?要不是镇北王,我们现在还被那些贪官污吏欺负呢!”

  类似的言论,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此起彼伏。

  一开始,还只是小范围的议论。可随着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这股风潮,愈演愈烈。

  甚至有孩童,开始传唱一首新的童谣:

  “京城有个纪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金銮殿上龙椅空,不如王府审案端。”

  这首童谣,像一根最恶毒的针,精准地刺向了皇权最敏感的神经。

  养心殿。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听着锦衣卫指挥使的汇报。

  每当指挥使复述一句从民间搜集来的赞誉之词,殿内的温度,就仿佛下降一分。

  站在一旁的李德全,连大气都不敢喘,脑袋深深地埋在胸口,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尊木雕。

  “金銮殿上龙椅空,不如王府审案端……”皇帝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口中反复咀嚼着这句童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好,好一个镇北王啊。”

  他忽然笑了,只是那笑容,看得李德全和锦衣卫指挥使,都是心惊肉跳。

  “朕给了他一把刀,他倒好,不仅用这把刀杀了朕的狗,还要用这把刀,来撬朕的龙椅了。”

  锦衣卫指挥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陛下息怒!镇北王绝无此意,这定是奸人挑拨离间!”

  皇帝没有理他,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那一片四四方方的天空。

  “传旨。”

  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命镇北王纪宁,即刻入宫见驾。”

  “遵旨!”锦衣卫指挥使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李德全犹豫了一下,还是壮着胆子,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老奴以为镇北王年少,行事或许有些张扬,但他对陛下,绝无二心,这背后定是赵孟那伙人,在使离间之计啊。”

  皇帝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深邃,看不出任何情绪。

  “德全,你跟了朕多少年了?”

  “回陛下,四十二年了。”

  “四十二年了……”皇帝叹了口气:“那你应该知道,这世上,最靠不住的就是人心,最难测的,是人心。”

  “朕可以信他一次两次,但朕不能拿这大周的江山,去赌他的忠诚。”

  李德全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知道,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再也拔不掉了。

  ……

  镇北王府。

  纪宁接到圣旨的时候,正在书房里,看秦羽呈上来的,从周府查抄的账本。

  那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不仅仅是周延一人的贪腐,更牵扯出了一张盘根错节的利益大网,几乎涵盖了半个朝堂的官员。

  听到李德全宣读的旨意,秦羽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主子,这……”

  纪宁却只是平静地放下账本,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该来的,总会来。”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

  “走吧,去见见我们那位,心思难测的陛下。”

  一路上,秦羽都忧心忡忡。

  “主子,这明显是赵孟他们的毒计,您见了陛下,一定要解释清楚啊!”

  “解释?”纪宁笑了笑,:秦羽,你要记住,在帝王面前,解释是最苍白无力的东西。他信你,你就算指鹿为马,他也会帮你圆谎。他不信你,你就算掏出心来给他看,他也会觉得,你的心是黑的。”

  “那怎么办?”秦羽急了。

  “不怎么办。”纪宁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我们只需要做我们该做的事,剩下的,交给陛下自己去判断。”

  来到养心殿,纪宁发现,殿内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皇帝就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那种审视的,带着猜忌的目光,让纪宁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刚刚穿越而来,在承德殿上面对北莽国师的时刻。

  “臣,纪宁,参见陛下。”他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很冷。

  “纪宁,朕听说,你现在在京城里的威望很高啊。”

  “百姓们都说你是青天,是救星,甚至有人说,你比朕,更适合坐在这张龙椅上。”

  皇帝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纪宁的心上。

  纪宁的脸上,却依旧平静。

  “回陛下,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臣所为,皆是为陛下聚拢民心,稳固江山。至于流言,不过是宵小之辈,嫉恨臣,更是嫉恨陛下圣明,故意挑拨罢了。”

  “说得好。”皇帝冷笑一声:“可朕怎么觉得,这舟,快要被你这水,给掀翻了呢?”

  殿内的空气,几乎凝固。

  纪宁知道,再多的言语辩解,都已无用。

  他忽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从怀里,掏出了三样东西。

  一本厚厚的账册。

  一张京城的地图,上面用朱笔,圈出了几十处宅院。

  以及那枚象征着钦差大臣,先斩后奏大权的尚方宝剑。

  他将这三样东西,高高举过头顶,双膝跪地。

  “陛下,臣幸不辱命,京城乱象之根源,已基本查明。”

  “此乃周延府中所抄之罪证账册,其上,记录了与他同流合污的官员,共计七十三人。名单在此,请陛下御览。”

  “此乃京中所有涉案官员之府邸田产图。臣已命人暗中布控,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将之一网打尽!”

  “臣自知,行事操切,引来非议,恐有负陛下圣恩。臣恳请陛下,收回臣钦差之权,由陛下亲掌雷霆,肃清朝纲!”

  “臣纪宁,愿为陛下,做那开山之石,过河之卒。功成之后,臣别无所求,只愿为陛下,镇守北境,死而后已!”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坦荡和决绝。

  他没有解释,没有辩白。

  他只是将自己所有的功劳,所有的权力,所有的成果,毫无保留地,全部交到了皇帝的手中。

  这是一种阳谋。

  也是一种豪赌。

  赌的就是皇帝的胸襟和魄力。

  皇帝死死地盯着跪在地上的纪宁,又看了看他手中那三样足以让整个大周朝堂翻天覆地的东西,眼中,闪过无数复杂的情绪。

  有震惊,有欣赏,有怀疑,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完全看透的释然。

  许久许久。

  他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纪宁,好一个开山之石,过河之卒!”

  他走下御阶,亲自将纪宁扶了起来。

  他拿起那本账册,看也没看,就扔给了李德全。

  “传朕旨意,按此名单,交由三法司,联合锦衣卫,彻查到底,凡涉案者,不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他又拿起那张地图。

  “命京城卫戍,封锁全城,按图索骥,所有涉案府邸,一律查抄!反抗者,杀无赦!”

  最后,他将那柄尚方宝剑,重新塞回了纪宁的手中。

  “这把剑,朕赐给你了。”皇帝拍了拍纪宁的肩膀,眼中,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和欣赏。

  “这京城还是太小了,朕的北境还需要你,朕的天下,也需要你这把快刀!”

  “赵孟那群老狐狸,以为能离间我们君臣,他们错了。”

  “朕与你,名为君臣,实为同道!”

  “大哥。”话说一半,陛下突然改口,如此称呼,让一旁的王公公瞬间浑身紧绷。

  “当初若不是王府庇佑,哪有现在的我?我并非忘恩负义之人,其实说实话,在我眼中,你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

  “不过现在,毕竟你为王爷,我只希望你能中心辅佐我。”

  “有句话,我可以在此承诺,若是大哥不离,我定不弃,你我永远都是兄弟,永远都是君臣。”

  这一刻,所有的猜忌和怀疑,都烟消云散。

  纪宁看着眼前的皇帝,知道自己,赌赢了。

  赵孟他们也彻底输了。

  他们用最恶毒的计策,不仅没有伤到纪宁分毫,反而为他换来了皇帝最彻底的信任,也为他们自,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继续阅读:第69章 赌约与鱼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你取我母亲心头血,我休你后称王称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