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南儒
青山荒冢2025-11-07 14:192,630

  大楚建国至今三代而传,算上虚岁也不过六十八载,而三昧书院在高祖建国后创立,迄今已经六十一年了。

  它的创立者是名盛天下的南儒阮清行,此人本是前朝翰林院编修,出身落魄世家,受祖荫,不经科举而直入翰林,伴前朝太子读书讲习。二十三岁时,前朝破灭,阮清行辞官不就,返乡做了个教书先生,创三昧书院。他才德罕见,在七年时间里教书育人,将一个小小私塾逐渐发扬光大,广收学生弟子,著书立说,泽被天下。门下有学子一朝登科上榜,阮清行之名再现朝堂,因其久居南地,遂称“南儒”。

  高祖求贤若渴,三传不授之后竟然微服亲往,阮清行终拜辞不能,重回朝堂,从此步步高升,位及丞相,于五十七岁时因病去世。

  他一生未娶,膝下有一关门弟子,改姓阮,名慎,临终前收为义子,赠字“非誉”,接下他一生基业,辗转于庙堂江湖,任太子师,今上登基后官拜丞相,主持变法易矩,成了新一代“南儒”,今年也正好是五十七岁了。

  “六年前地龙翻身,恰是新法推行的重要时期,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有人借机生事,矛头直指新法,说易祖宗法实为不该,地龙翻身,百姓受难,也是老天爷的警示……那个时候天子羽翼未丰,为群臣所掣肘,不得不做出让步,任职丞相的阮非誉告病辞官,新法事宜交由其弟子继续执行。天子暂得喘息之机,在这六年里清理朝堂沉疴,这两年好歹把皇位坐稳了些,看来是想借秋试改革之机,复启阮非誉。”

  “你连皇帝的心思都能揣度,看来伴君十年,也不是白过的日子。”楚惜微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坐在车上的叶浮生打趣道:“阿尧,你呷醋了。”

  楚惜微没回他,勒马抬眼,打量着周围环境。

  四天前,楚惜微接到老门主传书,也不知道那丫头是怎生了一番熊心豹子胆,又有哪般开解不了的先辈恩怨,竟然带着两个死士就离家出走,要去找这位名震天下的南儒麻烦。

  阮非誉虽然辞官,但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他简在帝心,辞官是一时权宜之计,早晚都会重登庙堂,况且三昧书院在江湖上举足轻重,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去找他麻烦,因为动手的后果,可比捅了个天大的马蜂窝还棘手。

  哪怕百鬼门不怕江湖上任何势力,也不是连天家都不放在眼里的。

  此事从急,却不能大张旗鼓地去追人,一旦横生枝节更是麻烦。楚惜微信不过旁人,索性将孙悯风等人遣回了百鬼门,自己准备避过外人耳目,去将那丫头逮回来。只是五湖四海中找一个人如大海捞针,秦兰裳自幼又是在百鬼门长大,深谙如何避开自家人的追踪,离家就如鱼入江海,着实叫人头疼。

  好在楚惜微焦头烂额之际,身边还有个能派上用场的人。

  南儒身份敏感,辞官后不知所踪,但叶浮生曾做了十年掠影卫统领,皇帝楚珣私底下那些个动作,有大半都曾经他手处理,暗中联系阮非誉商讨对策更是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亲自做的事情。这六年来他人不在朝廷,种种大变之后却都有这位南儒的影子。

  阮非誉心思缜密,从来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半年,距离叶浮生上次去给他送天子私信,已经过去将近一年,原先的地方自然是去不得了。他思量了一下,想起当初临别时,阮非誉曾提笔书就《英雄赋》,上书“大江东去原是英雄血,苍天雨落方为将军泪”。

  北疆边陲有个“将军镇”,远上惊寒关,中隔三座大山,一条长河蜿蜒绕过,从将军镇直通惊寒关外,因四十五年前北蛮九部联合犯境,大楚军士沿河抵抗,无数英雄骨肉成泥,使得河水漂红百里,便有了“英雄河”之名。

  将军镇位在边陲苦寒之地,除了行商走卒和边民,几乎不见什么外人。楚惜微买下一辆载着皮货的马车,着一身粗布短打,像个不伦不类的伙计,倒是叶浮生被他塞进锦帽貂裘里,捧着紫砂壶喝鬼医留下的药汤,怎么看怎么像个富贵商人。

  装模作样地处理了些皮货,两人转入一条长街,两边街坊三倒五闭,看着颇为凄凉,在这边陲之地却再正常不过了。

  挑了家最热闹的饭馆,有爽利的店家娘子招待他们入内,尚未点菜,就先送了碟腌萝卜和一盘花生米,叶浮生拈起一颗吃了,笑眯眯地问:“娘子这里有什么拿手酒菜呀?”

  他生得一张风流相,此时裹了身庸俗笨重的皮衣,却不显臃肿,反倒衬出些贵气来,店家娘子看花了眼,忙道:“回客官,俺们这儿的烧刀子酒烈性大,再佐炙羊肉和酱骨架,那……”

  她边说边看,一只手忽地伸过来,把叶浮生头上皮帽往下狠狠一压,遮住大半张脸。

  楚惜微冷冷道:“我们管事的体弱,吃不得大油大荤,店家拣些精细的上便是,不必打酒。”

  叶浮生被那帽子遮了眼睛,无奈地伸手扒拉,自然也就没看到店家娘子一张笑脸被这活罗刹吓得惨白,唯唯诺诺地去了。

  好不容易把帽子摘下,店家娘子已经逃也似地离开,叶浮生只好叹气,正巧有伙计端着托盘来上菜,他抬眼一瞅,俱是些清淡小菜,顿时就没了兴致,叫住伙计道,“小二,你且留一下,打听个事儿。”

  外头生意不错,伙计本不欲多留,见到楚惜微放在桌上的银两,这才转了笑脸:“爷,您请吩咐!”

  “这事儿吧,本该是家丑不可外扬……”叶浮生面露难色,说话语意模糊,却最能恰到好处地勾起人兴致。伙计心里痒痒的,忙道:“爷您说,我知道的一定告诉您,决不向别人漏口风!”

  “嗯,我看你也是个老实人,来,先喝杯水。”叶浮生倒了碗茶递过去,见伙计喝了,向楚惜微使个眼色,后者才端起茶碗慢慢喝了起来。

  “我有个小妹,今年十三了,从小被爹娘宠着,性子有些骄纵。这不,前几天闹着要去听学,可这什么世道你也清楚,我们走商的和你们开店的,都不过是混个温饱,哪有闲钱让个女娃去私塾?”叶浮生眉头深锁,“何况老话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爹娘在世的时候也只准她学女工管账,听那些个子曰道说有什么用?结果她一负气就带了两个家仆跑了,说就算自己做简工也要寻摸个先生教她诗书,我一路打听过来,听说她是往这边来了,小二你可曾见过?”

  伙计听得心满意足,仔细想了想,摇头道:“没,小的记性可好,只来过一次的客人也记得他爱吃什么口味的菜,但这半月来也没见过爷说的小女子,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爷的妹妹若是真往这边来听学,那我倒是知道点事儿。”伙计眼珠子一转,“咱们这儿有个老先生,很有学问,城里有上不起学的人家都把孩子送过去求教,老先生不拘男女之见,我们店家有个小女儿也在那里听过学,如今都会背千字文章了。倘若爷的妹妹在这城里落脚,到那里说不定能打听到消息。”

  “多谢!”叶浮生连忙追问,“不知老先生家住何处?怎么称呼?”

  “老先生姓沈,就住在城南黄花巷。”顿了顿,伙计又道,“说来也奇怪,老先生是年前到咱们这儿的,一连好几月也不见外人来寻,这些日子倒有好几批人来打听过,昨儿个还有一人问我先生是不是姓阮,嘿,也不晓得是不是找错人了?”

  叶浮生闻言,与楚惜微对视一眼,四目之中俱是沉色。

  

  

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 印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封刀.壹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