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即让人带我去看悬挂青铜钟的地方。
挂钟的地方在半山腰。
我们去的时候只剩下一座残破的亭子。
在上个世纪六十七年代,那口青铜钟就被毁掉了。
那是一段讳莫如深的历史,不被记载,也不能被提起。
至于为什么要把青铜钟挂在这里,也没有几个人说清楚。
大概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说,黄泥塘里面有东西,兴风作浪。
黄泥塘是个天然水潭,面积不小,如今在出入口处兴修了堤坝,叫做黄泥塘水库。
黄泥塘地下是暗河,据说,暗河与沧海相连。
里面有海妖出现的时候,水面会出现螺旋状的旋涡。
如果没有人制止,在夜里黄泥塘的水就会弥漫到清水驿站的古村落来,里面的海妖会潜在水里,趁机吃人。
有高人将青铜钟悬挂在这里的用处,就是在看见黄泥塘起旋涡,海妖即将出现的时候,村民就上来敲响青铜钟。
钟声可以震慑海妖,让它不敢兴风作浪。
我站在曾经挂放青铜钟的亭台前,的确可以看到整个黄泥塘水库。
清水驿站土生土长的乡村退休教师胡春华,立即对我说:“在我小时候,黄泥塘水库至少要比现在大一倍!”
我点点头,又问第二种说法。
关于青铜钟的第二种说法:青铜钟是用来镇压山兽的。
钟山最初叫龙公山。
龙公山中有一种凶兽,蛇头,鸡冠,有四脚,身形大如牛,凶残无比,遇兽吃兽,遇人吃人,速度极快,来去如风。
青铜钟由道门高人悬挂于此,内置铜锤。
只要发现凶兽有下山的迹象,便用钟内铜锤,敲响铜钟,便会降下天雷,以震慑山兽。
听了这个说法,我便仰头往钟山上方看去,树木苍翠,连忙不绝,山形高大而陡峭……
有凶猛野兽的概率很大,但蛇头长鸡冠,有四脚,大如牛,只怕是传说中的妖兽了。
接着就是第三个说法,龙公山上出现过阴兵。
阴兵过境,白雾漫山遍野,凡人见到或遇到,不死也疯。
在清水驿站一连疯了十余人后,当地县令请了道门高人来此,悬挂青铜钟,以解阴邪之气。
三种说法都虚无缥缈,没有具体的根据。
可能三种说法都是假的,也有可能三种说法都是真的。
毕竟,我经历过太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事。
如今,青铜钟找不到了,也无从考证。
但昨晚,我的确是看到了两股冲天而起的煞气。
除了青铜钟,还有文道碑,那块传说中刻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御赐石碑。
这两个东西都有着“镇压、震慑”的意思。
是不是也在某一些方面说明了问题呢?
还有清水驿站经历过两次旅游项目开发,一次是市里面牵头,一次是省里面牵头,为什么都失败了?
具体原因是什么?
还有清水驿站这个地方是出过省部级的高官,说明了它的风水绝对不会差……
要开发清水驿站,当务之急只怕是要先搞清楚里面的这些原因。
我隐约觉得,清水驿站难以开发,跟人的关系不太大……
没有想到邓先生会亲自过来,而且来得那么快。
当然了,从沧阳到清水驿站距离也不远,九十多公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邓先生来之前没有跟我联系,等我们从钟山青铜钟亭台下来的时候,在清水驿站的古庙广场旁边,我先看到了陈盛经常乘坐的丰田商务车,然后才看到了看着古戏台的邓先生和陈盛。
邓先生见了我,没有任何的寒暄,神色凝重地说:“找个地方说话!”
我们回到了镇街上,我们租下的宾馆房间里。
“问题很大,非常大!”邓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头银发散乱地披在肩膀上,神情凝重。
陈盛就在一旁递过来了一张纸,上面是邓先生手绘的方位图。
里面填充了方位,已经画好了天盘、地盘和人盘。
通过修习张先生留下的宝箱秘籍,我已经能够看到其中的内容。
“庚金猛于虎,玄武催杀!”
我看中了其中的要害所在。
邓先生点了点头,站了起来,他那个角度正好可以看到整个黄泥塘水库。
黄泥塘水库与清水驿站古村落之间是国道,一条将近三公里左右,圆弧形的国道。
“就这条路上,一年最少死五个人!”邓先生说。
我点点点头,后来专门找人来验证,果然如邓先生所料。
很宽阔的三公里国道上,去年死了八个,前年七个……
死者多数是骑摩托的。
有关部门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在三公里的大马路上设计了多个减速带。
但依旧无济于事。
今年上半年,一起交通事故已经提前完成了指标:一辆面包车被四桥车撞飞进了黄泥塘。
面包车内五个人,无一幸免!
“是道路设计的问题?”我问邓先生。
邓先生凝视着黄泥塘水库半晌,问我:“你看这个水库像什么?”
我仔细看,整个水库是长条形的,两边狭窄,中间宽,一时间倒也想象不到具体像什么。
我摇摇头,表示想不到。
“像不像要吃人的血盆大口?”邓先生问我。
经过邓先生这么一说,果然是越来越像,虽然还有两个獠牙一般的装饰。
“找个高处看看,一定还有送猎物过去的线!”邓先生说。
我就安排了人上了楼顶,用无人机拍摄整个黄泥塘水库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