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鬼仙朱砂
春水烹茶2024-11-26 16:002,836

六枝肚子里孩子总算找到了主儿,可这六枝的死却还是没有头绪。

天气渐渐热了,这尸身也是放不住了,严麾让村长帮着选了一块风水宝地,面南背北,风光很是不错。

那王贵还遣了村里的于婆子,在下葬前为六枝念上一段经,超度了一下。听村里人说这于婆子通些神道,懂些八卦符文,上古巫术,小玉便多瞧了几眼,那于婆子眉眼弯弯,让人瞧了竟生出些慈眉善目的感觉,白净的面皮不像个风吹日晒的村妇,想来年轻时候也是个俊俏的女子。起初小玉还竖起耳朵认真听了几句经文,几句过后便没了耐心,拗口难懂,翻来覆去也是差不多,听在耳里如蚊虫嗡嗡,静不了心,反倒生出些燥气来。

下葬的那日,村里不少人来瞧热闹,严麾倒也没拦着,想着她生前寂寞,死后这样热闹想来也是不错,一副薄棺盛了六枝的尸身,小玉将那从洞中带回的小衣衫放在六枝胸前,想来六枝一定也是记挂着那做了一半的衣服。

甄福傻愣愣站在一旁,即便严麾与他说了,六枝再也回不来了,他还是懵懵懂懂,今日亲眼见了六枝安静地躺在棺材里,一抔抔的黄土将她留在了黑暗的地下,只觉得天旋地转起来,高大的身躯摇摇欲坠,一下子堆在那平地隆起的坟头上,仿佛突然间茅塞顿开,明白了生死的道理,原来天人永隔竟然如此痛苦难捱,霎时间一双眼睛猩红起来,仿佛动一下便能滴出血来。小玉瞧着心酸,一时只觉得语塞,张了张口,这节哀顺变的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来,只得蹲在一旁静静陪着片刻。

看热闹的村民见人已入土,便渐渐散去,只留下严麾几人。甄福呆愣楞瞧着那崭新的墓碑,六枝的名字便刻在那冷冰冰的石头上,终于忍不住,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般“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那颗大脑袋一头扎进小玉怀里。

霍健瞧着这人高马大的小子几次三番占了小玉的便宜,心里只觉得冒火,俯下身子,将那颗大头拉进自己怀里,顺带手顺了顺那傻小子毛乎乎的头发,笨手笨脚地安慰起来。甄福正哭得昏天黑地,陡然由一个柔软馨香的怀抱到了一个硬邦邦的胸口,顿了顿,直觉得这胸口倒是更配他的大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揽住霍捕头肩头,哭得更凶。

甄福人高马大,眼泪也十分丰沛,转瞬间便哭得霍健满胸口的眼泪和鼻涕。霍捕头念他可怜,一时心软便将自己的胸口豁出去了。霍健可没想到自己这一心软,无意中可收了一个跟屁虫,从停云一路跟到云雾。

正这个当口,小六子偷偷扯了严麾的袖子,低声道:“大人,宁三哥回来了。”

严麾一听宁金回来了,便匆匆交代了几句,便随着小六子急三火四赶回去了。

停云村到京中百十里路,一去一回也需些时日,当日大人交代的急,宁金自然不敢怠慢,好在一路顺畅,顺顺当当便寻到了那老道士。

那老道年纪不大,长得瘦猴般,满身烟熏火燎,一张脸更是五颜六色,一屋子瓶瓶罐罐,铜炉铁锅,时不时那锅里还传出爆炸响声,宁金没见过这样的阵仗,着实吓了一跳。那老道一见他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本想着一扫把打出去便是,但见宁金拿出一见信物来,可正是金主的信物,当即变了脸,口中小哥长短的叫着,忙不迭问候起严二公子安好来。

严家家中三子,严麾排在老二,一般都会唤他二公子。严夫人平素喜好佛学,严父对道家炼丹之术却是颇为喜好,便寻了那老道,在山中安排一处居所,让他开炉炼丹,一应事物,衣食住行都是严家提供,这严家可不就是这老道的金主,自然要百般逢迎,做到宾主尽欢才好。

宁金可不知道其中缘由,听到这严二公子的称呼着实有些发懵,掏出严大人的信和一个铜币大小的盒子递到那老道手中。

那老道展开信来,又仔细端详了那小盒子的红色粉末,道:“呦?这是鬼仙朱砂,好东西,小哥哪里弄的?”

“尸体上的。”

那老道一听,手一抖差点将手中的盒子掉在地上,好歹是宁金手疾眼快,一把接住。宁金不懂什么鬼仙神仙的,只按着严麾交代,问道:“大人的信儿,你也看了,大人问你可认得,让我带话回去呢?”

“自然,自然。别看就这么丁点多,不过老道我的眼睛可毒着呢。这东西又叫辰砂,朱砂,丹砂,湖南盛产,尤其湘西,这是最好的朱砂了,是道家炼丹的上品,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飞升成仙........”

那老道侃侃而谈,旁征博引,瞧着倒是博学,宁金翻着眼皮,那老道一瞧他这模样,道:“小哥,我说了这么多你可记下多少?”

“没记下多少,凡是废话都没记住,要紧都记住了。”

那老道摇了摇头,嘟嘟囔囔,转身弄来纸笔来,絮絮叨叨写起信来,道:“大人所问,正是在下所长,我细细写了,你交到大人.......”

宁金也不拦住,见他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一篇。

“不就是这东西叫鬼仙朱砂,甚好用,能炼丹,能辟邪,能起阵,就这些东西能写了一篇?”

那老道眨了眨眼睛,觉得这人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可细细一品又觉得不对。

宁金临走时才弄明白,这老道守着这一屋子破铜烂铁,竟然是在炼丹,求的是成仙得道。可他心里却是不怎相信,这样一个脏不拉几的瘦猴,和仙风道骨简直不靠边,若真能练出仙丹,他怎么还会是这样一副样子?

严麾拿到这封啰嗦至极的回信,皱着眉头,深深吸了一口气,才将这信展开,这道士一手虫爬的字迹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好不容易看完这信,严麾只觉得脑仁疼,双眼发胀,伸手来捏了捏挺秀的鼻梁,道:“下次一定带话就行?实在是费神。”

这老道的字迹虽是让他深恶痛绝,可这信带来的消息倒是十分有用。当日那仵作在六枝的眉头处发现了一小撮红色粉末,大家瞧了半天却是没个头绪,小玉倒是一口咬定,这东西绝不是女子用的胭脂。严麾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但也拿不准,便想到了自家供养的那个道士,随即便让宁金带着那红色粉末去了趟京城。

那日,他与小玉被大雨阻在洞中,在那床边盛放野花的竹筒里,发现了一个油纸包裹,里面是一串佛珠和一本小册子。六枝将它们藏在竹筒中,想来是十分重要,据那甄福所说,六枝并不信佛,并不是识字,这些东西并不属于六枝,为什么她偏偏藏了这些东西,倒是让人猜不透。

严麾的母亲喜好佛学,常在家中请了和尚讲经说法,他本极为聪慧,耳濡目染,也知道不少佛学佛经。这串佛珠虽算不上罕有,但也是少有的珍品,共计54粒,寓意修生五十四位,佛珠是帝释青子制成,传说是帝释天所居处的一种宝树所生的宝珠子,可加公德百万倍。

那本小册子只不过薄薄的几页,第一页上不知画了些什么东西,鲜红似血,想来是朱砂写成,纸上图案更像是随手涂鸦,画像上柳叶般的图形,瞧着像极了张不开的眼睛。第二页上瞧着是一副简单的山水图,青山绿水,群山耸立,一条蜿蜒河流穿越而来,环绕于山间是个小小山坳,只是这副小画上有几处墨污,许是作画时不小心,留了三滴墨点在那山水图中。第三页抄了小半段《地藏菩萨本愿经》,这经文本是超度亡者,倒没什么特别,不过只写了小半段,余下几页便都是空白。

严麾百思不得其解,对着这烛火将小册子每页都逐个细细看了,甚至拿着这烛火微微烤了纸张,也没显现出什么东西来。那串珠子,他更是逐粒查看,也是一无所获。

严麾一筹莫展,心烦意乱,失手将那茶盏打翻在桌上,温热的茶水迅速漫延过了那桌上的佛珠,连带着将那小册也打湿了半页。慢慢晕透的两张纸贴在了一起,那副怪异涂鸦张不开的眼睛居然与那山水小像上三个墨点重合的十分完美,连那被浸润的珠子竟然显现出清晰的字来,“净水庵妙青”。

继续阅读:第三十二章 净水庵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捕快小娇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