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使用硝酸甘油的工艺不是简单的添加硅藻土就能行的,具体的细节需要很多次尝试。
而硝化棉,更是因为其不稳定的性质被淘汰。
“以我们目前的制造能力,这样的燧发枪在草原人杀过来的时候,能造出几百把。”
“远远不够。”
萧奕摇了摇头。
各种野 战炮和燧发枪在战场肆虐的年代,骑兵依然是各国的战略武器。
萧奕不会因为造出几百把火枪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想要正面击溃草原人,我们的军队火枪占比要超过百分之五十。”
“短期内这个数值肯定达不到,但我们还有别的武器。”
萧奕放下了火枪,指着靶场角落被油布盖着的大家伙。
穆铁走过去揭开炮衣,露出里面火炮的峥嵘样貌。
这门炮和之前在荒山上试射的那门都属于鹰炮,算是最小口径的火炮。
这门炮相比于第一门改良了炮口形状,这样在发射散蛋时散步面积更大,而且不影响射程和威力。
支撑火炮的框架也做了改进,更轻便更容易移动。
轮子从实心木轮变成了大了两圈带轮毂的木铁结构木轮。
总重量没变,但可靠性更好,而且更大的轮子也让鹰炮可以在更复杂的地面上移动。
这些设计不是萧奕做出的,而是第一门鹰炮在不断试验后,军中的老兵和枪炮铸造局的工匠交流后得出的方案。
萧奕为此专门奖励了提出主要意见的几位工匠和老兵。
这正是萧奕想看到的,设计部门和使用者交流意见,并做出修改。
而且,这说明枪炮铸造局即便没有他提供的图纸,也可以开始自行的设计制造武器。
萧奕很期待这里的工匠以后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惊喜。
“这!这也是火枪吗!这么大的火枪!”
周立山刚刚见识完燧发枪的威力,就看到这个六尺长的大家伙。
“这东西是火炮的一种,叫鹰炮。”
“你手里的是火枪的一种,叫燧发枪。”
“具体的东西,以后会教你们的。”
萧奕说明了一下,然后拍了拍鹰炮的炮身,从炮口里面传出了沉闷的回音。
“殿下,这门改良后的鹰炮按照计划今天下午送去测试,我们同时还准备了新式的弹丸。”
“一种是葡 萄大小的铅丸,一种是铁质的锥体。”
穆铁说着让人拿来两种炮弹。
“这种大小的铅丸根据我们的测试,对人的杀伤力最好,再大了,每次发射的弹丸数就少了,再小的话,杀伤力又有些不足。”
“而这种三棱铁锥,是专门为大蒙人的铁甲骑兵准备的。”
“圆形弹丸距离稍微远一点,破甲能力就会大幅降低,可这种铁锥,能再十丈外穿透铁甲。”
“只是这铁锥穿透力虽强,可对人的杀伤力有限。”
穆铁把两种弹药递给萧奕。
萧奕看了看手中的铅弹和铁锥。
“以后鹰炮主要使用铅丸就好。”
“杀伤力有限的最主要原因是鹰炮本身口径小,装药量有限。”
“这种炮的作用就是在近距离范围杀伤无甲目标。”
“而且因为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在一些复杂地形使用。”
“你不用想着怎么靠一门鹰炮解决所有问题。”
“攻击远距离目标,打铁甲骑兵,我们还有其他效果更好的武器。”
“等你把隼炮造出来了,我那还有更大口径的炮等着你给我实现,那玩意才是专门打大蒙人铁甲骑兵用的。”
萧奕造鹰炮的主要原因是让枪炮铸造局的人练手,小口径火炮的制造难道毕竟比大口径火炮简单的多。
大口径炮光一个膛压的指数级上升,就不是单纯增厚能解决的,涉及到很多工艺。
而鹰炮,也不是萧奕设想中的主要武器,更多作为一种便携的轻型范围杀伤武器,在山地,和清剿小规模目标的时候使用。
“殿下,我可盼着您的大炮了!”
“以前打剑打盾,哪有打 炮过瘾!”
穆铁眼中发亮。
一个鹰炮的威力就让穆铁沉醉,还未完全完成的隼炮更是可以预见的强大。
现在萧奕又说他那边还有更大口径的炮,穆铁已经迫不及待了。
只是,通过制造隼炮,穆铁已经清楚,火炮这东西提升口径,可不是造个放大版就行了。
炮膛内外的工艺,用的材料,样式,讲究极多。
要不然隼炮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未完成。
“隼炮的进度怎么样了。”
萧奕问道。
“大部分问题解决了,现在主要是炮膛内强度的问题。”
“以现在的工艺造出来的隼炮开机炮内壁就眼中磨损,再开炮威力大减不说,打出的炮弹还乱飞。”
“我们试过沙模和铁模,现在在用泥模塑造炮膛。”
“不过泥模需要时间风干,还要一周时间才能知道泥模法是否能解决问题。”
穆铁也很无奈,造好的隼炮有几架了,但都是废品。
“不断尝试,总能找到办法。”
“你们造的是前所未有的武器,自然会遇到困难。”
萧奕鼓励了一番,心中有了数。
在他的记忆中,大型火炮的整体铸造用的就是泥模法。
之前鹰炮要求低,萧奕也就没想起来这回事。
现在看来,穆铁他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
“下午的测试,我和你们一起去看看,他也和我一起去。”
萧奕指了指周立山道。
穆铁打量了周立山一眼。
刚刚穆铁就觉的奇怪,不知道萧奕为啥要带着这个少年进来。
现在看来,这周立山就像他们铁匠带的徒弟一样,不过老师是萧奕,教的也不止打铁。
穆铁的猜测没错。
周立山的能力昨天考量玩已经合格,张思玉也在数学一道颇有天赋。
萧奕有心培养培养两人,让这两人接手他的一部分工作。
以后这些事越来越复杂,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凭萧奕一人累死都处理不完。
现在让两人熟悉以后要接手的事,同时也是种考验,萧奕会根据两人的表现来判断两人是不是真能挑起这份担子。
萧奕在思考这件事的时候,像是在看两个晚辈。
可实际上,这位淮王在别人眼中,同样是位少年郎。
只是,淮王身上耀眼的光环,让身边一众大他几十岁的人,不敢把他当少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