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商业天才应天耀
半两重楼2025-07-29 09:413,110

  在跳上房顶之时,他看到远处树木不断焕发着生机,枯草中,一朵朵鲜花怒放盛开,争艳不休。

  江面之上,一条条锦鲤浮上水面,跳跃着,欢呼,在不知从何地传来一道钟声响起,这些锦鲤全都聚集起来,对着某个方向势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

  似乎再等待什么命令。

  随着那道钟声响起后,一道金色天龙在天际间游荡,最后化为一张铺天盖地的卷轴,卷轴背面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缓缓出现。

  诏书

  很快便传来,一个洪亮如雷的女子声音:

  “朕乃中州大夏之君,自元武十三年春,九洲诸国犯我大夏边境,烧杀抢掠,**掳掠,无恶不作,先帝秉承天命,奋于抵抗。

  侵略凶残,只是半年,边界三洲二十四郡皆为死城。妖魔也趁机犯境,作恶多端,以至民不聊生。战火燎燎,先帝,以及朕兄弟皆数战死。

  …………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词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免循舆情,于夏辛年九月初九日,告祭天地于上京,即皇帝位,以夏辛年为文夏元年,是日恭诣太庙,立太社、太稷于京师。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声音一落,城内百姓,乃至聚集在此的州官大吏,读书人,商贾,皆匍匐在地,齐乎万岁。

  孙胜也跪在房梁,朝着京都方向叩拜,高呼万岁。

  河里聚集成排的锦鲤纷纷月初水面,似在欢呼,似在高喊万岁。

  城内众人惊诧不已,尤其是那些州官,他们知道今天是女帝登基,可是在他们看来只要他们官位还在,银库里的银子还在,谁来当皇帝都一样。

  可是当他们看到一些枯木逢春,草本开花,河中锦鲤异象,还有他们从未感受到的惶惶天威,突地意识到,这个腐朽到根的王朝要变了。

  众州官自然不会将心中想法告知他人,从红楼里出来之后,各人登时乘着各自的马车回到各自的州郡。

  女帝登基,按理说,他们这些州官都得前去京城朝拜,可是以往祖制,边关州郡大小官员,乃至郡王,没有皇帝旨意不得入京,否则以犯上作乱论处。

  自九州有了君主制度以后,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一天没有皇帝。

  所谓国不能一日无君,可摄政王就是他们这些官员眼中的君王。

  可是今日,原以为只是一场闹剧,没曾想,长公主竟然登基成功,而且还获得上天认可,动静还这么大。

  要知道无论是先帝武帝,还是太祖皇帝登基,虽获得上天认可,却没有今天有枯草逢春盛开,江河锦鲤成群结队朝拜,这可是祥瑞之兆。

  同时间,他们也联想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昨夜,孙胜大战作恶多端槐树精,作千古明诗《正气歌》引来天地异象,方圆百里满天浩然正气在今日清晨才缓缓散去。

  细细想来,这何尝不是不是一个先兆,一个康庄大道引路灯。

  除了州官,其他人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那些购买到了孙胜诗词的人,当有人嘲讽他们花了天价去买一首即不能吃也不能喝的诗词时,他们内心有过片刻的彷徨和失落。

  可是眼下种种异景,便很快打了这些人的脸。

  若是没有孙胜的正气歌驱邪杀妖,岂有女帝登基之时万物异状。

  要说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搁谁也不会相信。

  因为这种问题比较避讳,一个不小心就要掉脑袋,故而,大家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有一些学院院长,他想的没有那么政治化,而是学识。

  今天他们见识了什么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没错,他们有生来,第一次见识到一字千金,见识到知识的力量。

  在女帝登基诏书之后,他们想到的是寻找孙胜的住处。

  应天耀对孙胜的住处避而不谈,他们想要寻找孙胜,四处碰壁,最后还是几位州郡院长打听到孙胜跟八品修身的蒋德阳老先生是师徒关系。,故。

  此时此刻的蒋德阳家中,已是人满为患,即便是一些德高望重的教习,为了旁听,都得席地而坐。

  蒋德阳门庭虽没有车水马龙,却也络绎不绝,像这边热闹非常场景,今年七十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诸位,诸位,请听老夫一言,老夫是教过他,可是老夫教他之时,他才气尚未外露,现如今他一举成为千古之材,也并非老夫一个人的功劳,是他隐而不发。”

  蒋德阳话虽谦虚,可最后一句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隐而不发,却高调表明了着孙胜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他教导有功。

  “蒋老谦逊,我等前来,有两个目的,其一呢,恳请蒋老为我们各院做一次讲学,至于车旅费呢,我们好商量。

  其二呢,我等也像亲自拜会尊下高徒,还请蒋老成全。”

  这些州郡院长,一个个都精明得很,他们得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见孙胜。

  当然这种话,他们不能直白得说,而是委婉。

  首先是以去各院讲学为先提条件。

  这先提条件可不低,那是将蒋德阳高高抬举。

  在读书人的世界里,什么才有资格四处讲学,那是受到天地认可的大儒,或者亚圣。

  单凭这句话,可不比将蒋德阳抬到神龛板供奉要低,直接捧到天花板上去了。

  更别说车旅费另算。

  要知道当年亚圣讲学时,还是一边讲学一边乞讨呢,最后一朝顿悟,成为了世间万物都得敬仰的亚圣。

  这些人都当上各院院长,一个个都是人精,人情世故一个比一个用得巧妙。

  纵使读书人清心寡欲,可无形中的大帽子给戴上了都不自知。

  他们子所以如此吹捧蒋德阳,因为对方培养出了两个奇才。

  一个便是既有商贾精明头脑、又要文才出众的应天耀。

  单凭这人,凭借自身的才气和在附近州郡的名气,一夜之间聚集了三四百德高望重读书人。

  还将三首千古诗词卖给了是金钱如粪土的读书人,而且达到一字千金的功效。

  其次便是最为神秘的孙胜。

  为什么说他神秘。

  这还得从几个方面说起。

  首先他是一个破案奇才,其天马行空的推断方式,让三洲二十四郡的郡府府君们一个个叹为观止。

  最好的佐证便是二十多年来无人可破的摄魂案,还有骇人听闻的画皮案。

  其次,他是自武帝以来,被皇帝亲封为夜行者最年轻的读书人。

  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万千读书人膜拜的。

  也足以让他们这些院长不惜一切也得见上一见的。

  话分两头,孙胜那首《怨朗诗》购买者乃是状元街教坊司梅阁杨柳儿,对她而言那是为她而作,故而她不惜花了大半积蓄。

  她买这首诗,并不是因为昨晚孙胜并不是仅仅因为乘人之危轻薄于她,而是京师教坊司总部调派各州郡清倌人进京集训,故而她要留这首诗作为纪念。

  至于集训,可能是因为女帝登基事宜,还是原本在京城的生意要重新开张,所以作为教坊司金字招牌,她得随主流搬迁。

  她不想在孤独之时,没有念想。

  来教坊司三年,从未有人在她心里激荡起涟漪,整个世界对她而言是灰色的。

  可是孙胜一来,尤其《怨郎诗》,还有他的药方,医治了她的心,现在的每一次跳动,她看到的世界都是彩色的。

  除夕子时雪,落地已隔年,过了离别时,相思亦可解。

  可这相思,从今往后,再也解不了。

  应宅内,

  应天耀带着浩浩荡荡装修队伍进来,满面红光招呼着人员将各种家居搬了进来,原本他是要讨孙胜欢心的。

  可见孙胜黑着一张脸,刚开始时,他不甚在意,可当看到旁边嘀嘀咕咕,看着他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的表妹闫云云,他一抹额头知道事情败露了。

  于是,小跑来到,孙胜身边,啪的一下,将二十万两银票拍在桌面上,面色冰冷:“师弟,这是其他三首诗所卖的版权,其中还有部分是《正气歌》的。”

  孙胜瞥了一眼银票,转身看了厨房里当当的响声,催促道:“半天了,饿死了,周如海,昨夜你没看到槐树妖怎么死的吗?”

  应天耀闻言,不由冷汗直流。

  师弟是在杀鸡儆猴啊,当即又从腰包里拿出三十万两银票,双手奉上:“师弟,这是我全部银票了,不信你收,这些家具和装修费还没给呢!”

  孙胜抬头瞥他一眼,又看了旁边的梁冰,梁冰会意,将五十万两银票收了起来,数了数,然后掏出两千两银票放在应天耀手中,没好气道:“这是你的辛苦费,至于装修费,我家主人自己会给。”

  孙胜知道这家伙在说谎。

  刚才梁冰出去买东西之时,看到应天耀在跟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人交涉什么。

  仔细听来,才知道那商贾是他找人扮演的。

  还夸大其词说,对方生意遍布大夏半壁江山。

  这一早上,应天耀便赚了七十九万两白银,这些银两几乎是羊城郡府一年的税收。

  孙胜虽然答应将版权给了应天耀,原以为他是拿去逛教坊司,没曾想这家伙如此大才,竟然赚了这么多。

  当然,他也不打算逼对方分出一半,没曾想他只是让周如海快点,他就怂了。

继续阅读:第63章 那老贼还是死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夏夜行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