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如炼瓷
黄扬2025-08-12 17:591,081

鱼缸,在开篇就具象化地呈现出来,它被放置在家里玄关处,化身显眼的注脚,提示故事的进程。在文字结尾几个章节,鱼缸已不再出现,但人与人之间深层的关联并没有消失,它会一直施加影响。所以,“鱼缸”实际代表一种隐秘的权力结构,它没有形状却无处不在,制约着每个人的想法与行为,当你想挣脱时,才会感受到它的四壁。

现在谈起我爸的葬礼,我已经淡忘了许多细节,只记得那是一幅浓缩的、以小见大的众生相。后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每当遭遇人情冷暖,思绪总会被拽回那个阴冷的冬日,让我感恩命运早就为我预演过这一幕幕悲欢聚散。在翻阅当年的日记、查阅当年的消息记录时,我堪堪捻着这些游丝般的线索,重新找回遗落于2021年冬季的故事碎片。那些涌动的情感、荒诞的对话、真实的矛盾、再也没见面的人,构成了我人生旅程中的重要篇章。我很感激那时敏锐的感官,得以在正常的人情对话中捕捉这么多难以再现的细节;很感激当年不加修饰、自然流淌的笔触和情感,得以忠实表达遭遇过的重重精神困境。

生命的底色,是在执着中淬炼而成的。就像烧制瓷器,需经高温的炙烤、时间的沉淀,才能显露出独特的釉彩。情绪浸染、偏执破除、漫长等待,每一步都影响着最终的成色。有些瓷变瑰丽夺目,有些却饱受争议。正如父亲离世后,我那近乎冷漠的平静、对长辈的忤逆、对传统习俗的质疑,在旁人眼中成了异样的标记。葬礼后,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人的生命轨迹终止了,受累的总是留下的人。所以,需要担心的并非生命的消弭,而是生命的留痕。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这些留痕的拖累,在生命的画布上,放大“自我”的笔触,淡化“他者”的干扰。

生活跟读书很相似,有时候,人们被强大的情绪力困于某一个篇章,这就需要“卸力”才能跨入新的篇章。卸掉一部分力,并不代表丢弃部分宝贵的体验,并不代表要放弃执念,或逼迫自己去与过往和解,而是换另一种视角,暂时放下遮蔽视野的情绪。这种视角,让人有喘息之机,从而借机积攒继续行走的能量。记忆不会消失,但新的经历会重塑它的意义。所谓成长,或许就是带着过往行走,同时不断用新的体验去修复、去覆盖,直至翻过这一页,迎来下一章。

回归到家庭主题,我还想分享给你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亲人是无法选择的。不像朋友可交可散,不像爱人能聚能离。亲人是我们第一次睁开双眼之前,世界就已经交付的课题。如同鱼群生来携带着水纹信息游向海洋,它们终此一生,无法逆流而上,去重塑初始的河床。亲人固然可以因血缘的纽带织就最温暖的襁褓,却也可以因血缘的锁链淬炼最冰冷的锁链,这也正是亲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能力。所以,为人父母者,为人子女者,请你们善用这项能力,不要把它化为尖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鱼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