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金贵的“入场券”
青灯云暮2025-10-29 09:532,918

翌日天还没亮,林知晚就带着周家娘、李嫂和王姐往镇上赶。

马车里装着用红布仔细包裹的三件成品,周家娘的九龙麒麟被放在最中间,她一路上双手紧紧护着,生怕再出半点差错。​

李嫂攥着自己前晚连夜缝好的布袋子,嘴里不停念叨:“希望今天能卖个好价钱,要是能赚到钱,我就先给娃买双新棉鞋。”

王姐则盯着车窗外掠过的白霜,眼神里满是期待——她早就想给家里添块新的印花布料,让女儿过年能穿上新衣裳。​

到了镇上的店铺时,天刚蒙蒙亮。沈星耀已经带着两个市监的干事在门口等候,手里捧着一块崭新的木质招牌,上面用红漆写着“白釉陶工艺品临时售卖点”,边角还雕刻着简单的祥云纹路。​

“林知青,这招牌是我特意让人连夜赶做的,咱们这工艺品看着精致,得配个像样的招牌才衬得起。”

沈星耀一边说着,一边指挥干事把招牌挂在店铺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招牌刚挂好,就有早起买菜的妇人被吸引了过来。“这是卖啥的呀?新挂的招牌看着倒挺洋气。”一个围着蓝布头巾的妇人凑上前,好奇地往店铺里张望。​

林知晚连忙迎上去,笑着掀开红布,三件工艺品瞬间露了出来:九龙麒麟的鳞片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玉色,金銮凤凰的尾羽用金粉细细勾勒,青瓷竹林座上的竹叶纹路清晰得能看到叶脉。​

“我的娘哎,这东西也太好看了吧!”妇人忍不住伸手想摸,又怕碰坏了,小心翼翼地缩了回去。周围的人听到动静,也纷纷围了过来,不一会儿就把店铺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这是啥做的呀?看着跟玉似的,得不少钱吧?”“这凤凰做得真精致,要是摆在家里,肯定特别有面子。”议论声此起彼伏,不少人眼里都透着喜欢。​

林知晚耐心地给大家介绍:“各位乡亲,这是我们村里做的白釉陶工艺品,看着像玉,其实是用普通泥土做的,耐摔又好打理。这九龙麒麟象征家族繁荣,定价十块钱;金銮凤凰象征富贵吉祥,八块钱;青瓷竹林座雅致清净,六块钱。今天是第一次开张,凡是购买的乡亲,都能便宜五毛钱。”​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传来一阵惊叹。“十块钱?虽说比玉器便宜,可也不便宜啊!”“不过这做工是真不错,供销社里那些摆件,比这个粗糙多了,还得十二三块呢。”​

一个穿着灰布棉袄、手里拎着菜篮子的妇人犹豫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姑娘,这九龙麒麟我要了!我家儿子下个月结婚,正好摆新房里,图个吉利。”​

林知晚连忙让李嫂帮忙包装,周家娘看着自己做的麒麟被人买走,激动得手都在抖,悄悄拉着林知晚的衣角说:“林知青,我真的赚到钱了,这要是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戴着瓜皮帽的男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一看就是镇上做生意的老板。他拿起青瓷竹林座,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对林知晚说:“姑娘,你这手艺不错啊!我在西街开了家杂货店,想跟你长期合作,你每个月给我送二十件过来,价格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林知晚心里一喜,这可是长期生意!她连忙说:“老板,要是您能长期要货,我给您按五块五一件算,而且保证每个月按时送货。”男人爽快地答应了,还当场付了十块钱定金,约定下月初来取第一批货。​

从早上到傍晚,店铺里的客人就没断过。原本准备的三件成品早就卖完了,林知晚赶紧让同行的村民回村再取十几件过来,没想到刚送过来,又被一抢而空。​

有个老太太特意从邻镇赶过来,一次性买了两件金銮凤凰,说要给两个女儿各送一件;还有几个年轻姑娘凑钱买了件青瓷竹林座,轮流摆在各自的房间里。​

等到关店的时候,林知晚坐在柜台前算账,手指都有些发酸。她把卖货的钱一张张理出来,又减去给社员的分红——周家娘的九龙麒麟卖了九块五,分给她四块七毛五;李嫂做的金銮凤凰卖了七块五,分给她三块七毛五;王姐的青瓷竹林座卖了五块五,分给她两块七毛五。​

算完之后,结余的营业额居然有八十二块三毛钱!​

“八十二块三!”李嫂凑过来看了一眼,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我在家种一年地,也就赚个二三十块钱,这一天就赚了这么多!”​

王姐也红了眼眶,手里攥着分到的钱,哽咽着说:“以后我再也不用让娃穿带补丁的衣服了,我要给娃买件新棉袄,再买斤糖果,让娃也高兴高兴。”​

周家娘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给林知晚鞠躬:“林知青,真是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们这些妇女哪能有今天啊!”​

林知晚连忙扶住她,笑着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咱们赶紧回村,把好消息告诉大家。”​

马车驶回村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村口早就挤满了等候的村民,远远看到马车,就有人喊:“回来了!林知青他们回来了!”​

大家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卖得怎么样啊?赚了多少钱?”​

林知晚举起手里的钱袋,笑着说:“托大家的福,今天卖得特别好,结余了八十二块三毛钱,还给几位社员分了红。”​

村民们瞬间沸腾了,有人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钱袋,嘴里念叨着:“我的娘哎,这么多钱!”“早知道我也加入社团了,这下后悔了。”​

第二天一早,供销社刚开门,白釉陶社团的妇女们就浩浩荡荡地走了进去。周家娘攥着分到的四块七毛五,先买了三斤猪肉,又买了半斤白糖和一斤红枣,说要给家里炖锅肉,再做些红枣糕给娃吃。​

李嫂直奔布料区,挑了一块红色的印花布,比划着说:“这块布做棉袄正好,我家娃穿上肯定好看。”王姐则买了一瓶蜂蜜和两斤水果糖,脸上笑开了花:“我家婆婆总说身子虚,喝点蜂蜜能补补,娃也能尝尝糖果的味道。”​

其他村民看着她们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眼睛都红了。之前反对妻子加入社团的刘大壮,拉着周平的胳膊问:“老周,你家娘们加入社团真赚了不少钱啊?我家那口子也想加入,你看行不行?”​

周平得意地说:“那当然了,我家娘们昨天一天就赚了四块多!想加入的话,赶紧去找林知青报名,晚了可就没名额了。”​

一时间,公社大院被挤得水泄不通,全是想加入白釉陶社团的村民。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扛着锄头的男人,还有些半大的孩子也跟着凑热闹,想跟着学手艺。​

李三平看着眼前的景象,连忙去找林知晚商量:“林知青,这么多人想加入,咱们该怎么办啊?要是都收下,材料和场地都不够。”​

林知晚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她对李三平说:“李书记,咱们一开始就规定了,营收和社员五五分成。现在要是一下子加太多人,不仅材料供应不上,还容易影响成品质量。我觉得,这次最多再招六十个新成员,而且允许第一批成员携眷,这样既能保证质量,也能让老社员更有干劲。”​

李三平点了点头:“还是你考虑得周到,就按你说的办。”​

林知晚让人做了六十张入团劵,每张上面都有她的签名和社团的印章。没想到入团劵刚做好,就成了村里最抢手的东西。有人拿着两斤鸡蛋来换,有人拎着一只老母鸡,还有人托关系找陈水桃帮忙,就为了能拿到一张入团劵。​

周平看着家里的入团劵,对周家娘说:“早知道这入团劵这么抢手,当初我就该跟你一起加入。”

周家娘笑着说:“现在也不晚啊,这次不是允许携眷吗?你可以跟我一起学,以后咱们俩一起赚钱。”周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沈慧看着村里人人都在抢入团劵,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原本以为林知晚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居然真的把社团办得这么好。她找到林知晚,假惺惺地说:“林知青,你真是太厉害了,把社团管理得这么好。不过这么多人加入,材料和配方的事可得抓紧,要是需要帮忙,你尽管跟我说。”​

林知晚知道她是想打听配方,笑着说:“多谢沈干事关心,材料和配方的事我已经安排好了,就不麻烦你了。”沈慧碰了个软钉子,只能不甘心地走了。​

继续阅读:第158章 危险与机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握空间,资本家大小姐随夫建设大西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