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危险与机会
青灯云暮2025-10-29 09:533,176

天刚蒙蒙亮,窗纸还透着层薄灰,林知晚就已经醒了。

她摸黑穿上棉袄,掖了掖被角,轻手轻脚地走出屋。

院子里,周家娘、李嫂等八位老社员早已候着,两辆马车停在墙角,车厢用厚棉絮裹得严严实实,像两团鼓鼓囊囊的雪堆。

“都到齐了?”林知晚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声音里带着点清晨的沙哑。

周家娘赶紧点头,手里攥着本皱巴巴的账本,指尖在纸页上反复摩挲:

“十二件九龙麒麟、十八件金銮凤凰、二十五件青瓷竹林座,还有二十三件新试做的牡丹瓶,昨晚跟大家核了三遍,一件都不少。”李嫂也凑过来,指着马车笑道:“知青你放心,每件都用红布裹了三层,就算路上颠,也保准碰不着瓷儿。”

林知晚应着,指挥大家把最后几件牡丹瓶搬上车。

晨光慢慢漫过院墙,染亮了车辕上的铜铃,风一吹,叮铃的响声在寂静的村道上格外清亮。

马车碾过结了霜的土路,辙印深深浅浅地留在地上,像一串拉长的省略号,朝着镇子的方向延伸。

到镇总办时,天刚蒙蒙亮,沈星耀正站在门口来回踱步,脚边放着个木匣子,两名登记干事捧着厚厚的登记册,手里的钢笔都捏热了。

“林知青!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沈星耀一眼看到马车上的货,眼睛瞬间亮了,三步并作两步迎上来,伸手掀开棉絮一角。

露出的牡丹瓶通体泛着温润的白釉,瓶身上的花瓣层层叠叠,边缘还晕着圈浅粉,像是刚从园子里摘下来的鲜活模样。

“这手艺又精进了!”沈星耀拿起牡丹瓶,指尖轻轻划过釉面,连声道,“上次的麒麟就够精致了,这次的牡丹更绝,花瓣纹路细得能看到脉络,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他一边说着,一边招呼干事开箱验货,木匣子里整齐码着的验货标签,很快就贴满了八十件成品。登记册上的数字一笔一划写得端正,最后沈星耀签上名字,把回执递给林知晚:“都验完了,一件没问题,市监的人已经去售卖点守着了,你们直接过去就行。”

临时售卖点还是上次的铺面,只是门口的招牌换了新的。

红漆写的“白釉陶工艺品临时售卖点”旁边,多了行小字:“新品牡丹瓶上市,七块五一件”,木牌边角刻着的祥云纹路,在晨光下泛着浅黄的光。

社员们刚把成品摆上货架,门帘就被掀了起来,冷风裹着个人影闯进来,正是上次批量采购的张老板,身后还跟着两个扛着布袋子的伙计。

“林知青!可算等着你们了!”张老板嗓门洪亮,一进门就拍着柜台,“上次的麒麟送客户,人家都说好,这次我要二十件牡丹瓶,再要十件凤凰,你可得给我留着!”

他话音刚落,门口又涌进来一群人。有邻镇杂货店的老板,有给女儿备嫁妆的妇人,还有几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围着货架你一言我一语,手指在成品上轻轻点着,眼里满是欢喜。

“这牡丹瓶真好看,摆在家里的博古架上肯定合适!”

“麒麟要十块钱?虽说不便宜,可比供销社的玉器摆件精致多了,供销社那个还得十五块呢!”

“给我来两件凤凰,我要送我儿媳妇,她肯定喜欢!”

不到中午,八十件成品就卖得一件不剩,连最后一个带点小瑕疵的青瓷座,瓶口缺了块小釉,都被个老太太软磨硬泡,以五块钱的低价买走了。

林知晚坐在柜台后算账,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社员们围着账本,脑袋凑在一起,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一共五千零三十五块!”

林知晚报出数字的瞬间,李嫂激动得拍起手,王姐攥着账本的手都在抖,眼圈通红:“我的娘哎,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要是天天能赚这么多,咱们家娃冬天就能穿新棉袄了!”

林知晚却收起笑容,把账本合上,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大家别高兴得太早,这钱只是冬天过渡用的。现在天寒地冻,地里种不了庄稼,办社团是为了让大家冬天有口饭吃,开春还得把心思放回粮食生产上。村里还有人家揭不开锅,就像村西头的王大娘,昨天我还看到她在供销社门口徘徊,连两毛钱的盐都舍不得买,咱们要是太高调,不仅容易引闲话,还可能让大家觉得赚钱容易,忘了正经的农活。”

社员们嘴上连连应着“知道了”,可眼神里的兴奋劲却没压下去。

回程的马车上,周家娘悄悄拉着李嫂的衣角:“供销社新到了批洋棉布料,粉的绿的都有,我想给家里三个娃各做件棉袄,你要不要一起去挑挑?”

李嫂眼睛一亮,立刻点头:“要!我还得买包大白兔奶糖,上次娃看到别人吃,眼馋了好几天,这次也让他尝尝鲜!”

王姐也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我听说镇上的钟表铺来了批上海牌手表,我早就想买一块了,这次正好有钱,买了表走哪儿都方便!”

回到村里,社员们果然把林知晚的叮嘱抛到了脑后。

周家娘抱着两匹花布走在巷子里,逢人就掀开布角显摆:“你们看这布,摸着多软和,是正经的洋棉,做棉袄暖和得很!”

李嫂则把奶糖装在口袋里,遇到村里的孩子就掏出一颗,自家儿子含着糖,得意地跟同伴炫耀:“我娘赚了大钱,以后我天天都有糖吃,你们没有!”

王姐更夸张,买了手表后,特意把袖子挽到胳膊肘,不管是去井边挑水,还是去公社开会,手腕都晃来晃去,生怕别人看不到那块亮晶晶的表。

村西头的王大娘站在自家门口,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叹了口气。

她手里攥着仅有的两毛钱,那是昨天借了三家才凑出来的,原本想给生病的老伴买包退烧药,可走到供销社门口,看到李嫂的儿子嚼着奶糖,又想起家里空空的米缸,最终还是转身回了家。

退烧药可以再拖拖,可一家人总不能饿着肚子。

不远处的张大爷蹲在墙根,手里攥着根快熄灭的旱烟,看着周家娘抱着花布路过,把冻得发僵的手缩进袖子里,他家连过冬的柴火都不够,昨天儿子还跟他说,想跟着社团学手艺,可连入团券都买不起,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

另一边,李花的爷爷奶奶坐在自家小院里,看着院角那口用石板盖着的水井,心里满是感激。

上个月,他们误喝了井里含沼气的水,刚喝两口就晕在院子里,幸好林知晚救下了他们。

“知晚这姑娘心善,办的社团也能赚钱,要是咱们能进去,说不定能给花丫头攒点嫁妆。”

爷爷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眼神落在屋里缝补衣服的李花身上,语气里满是无奈。

奶奶也叹了口气,手里拿着针线,却半天没缝上一针:“花丫头喜欢陈家俊,可咱们家穷,陈家又是村里的大姓,沾亲带故的人多,喜欢陈家俊的姑娘也多,人家陈家俊条件好,能瞧上咱们家花丫头吗?要是咱们能赚点钱,给花丫头攒点嫁妆,说不定陈家俊就能动心了。”

老两口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偷偷去领入团券,等赚了钱再告诉李花,给她一个惊喜。

第二天一早,公社大院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寒风里,人们裹着棉袄,搓着手来回跺脚,嘴里还不停念叨着“怎么还不发券”。

剩下的四十五张入团券刚一发放,就被抢得一干二净,李花的爷爷奶奶来晚了,排到队尾时,券早就没了踪影。“同志,再给一张呗?我们老两口想学手艺,赚点钱给孙女攒嫁妆。”

爷爷陪着笑脸,拉了拉干事的袖子,语气里满是恳求。沈慧却摇着头,把登记册合上:“没了,真没了,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周子杰远远地站在街角,看着老两口失望的样子,嘴角撇出一抹冷笑。

自从上次陷害陈家俊的事败露后,他在村里就抬不起头,大家见了他都绕着走,连以前跟他一起玩的半大孩子都不跟他说话了。

他心里恨林知晚,恨陈家俊,连带着对李花一家也没了好脸色、

李花的爷爷奶奶每次见他,都用那种鄙夷的眼神,还跟邻居说他“不学好,想坏点子欺负人”,让他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回到家,周子杰刚推开房门,就看到桌上放着两张入团券,红色的纸面上印着社团的印章,还签着林知晚的名字。

厨房里传来周平和周家娘的笑声,周平拿着铲子,一边炒菜一边说:“这下咱们俩都能进社团,以后赚的钱更多了,等开春了,咱们就把家里的土坯房翻修成砖瓦房!”

周家娘也笑着应和:“是啊,到时候再给娃买辆自行车,让他骑着去镇上上学!”

周子杰听着父母的对话,心里突然冒出个坏主意。

他悄悄把两张入团券藏进兜里,又溜出门,找到之前跟他一起玩的几个半大孩子,塞给他们几块糖,让他们在村里放话:“周子杰手里有两张白釉陶社团的入团券,高价转卖,想要的赶紧去找他,晚了就没了!”

做完这一切,他躲在墙角,看着村民们听到消息后四处打听的样子,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他要让李花的爷爷奶奶知道,想进社团,就得求着他,谁让他们以前看不起他!

继续阅读:第159章 李花奶奶入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握空间,资本家大小姐随夫建设大西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