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高泰明还不知道段正淳已经率军出了皇宫的事,他正躺在精致的雕花大床上,脸色苍白,眉头紧锁,似乎被连日来的筹谋与压力折磨得身体有些不适。屋内熏香袅袅,却也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不安。
突然,一阵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个亲信连滚带爬地冲进屋内,神色慌张,结结巴巴地喊道:“高相,不好了!国主带着一千多兵马杀出宫来,直奔相府而来,估计盏茶功夫就到了!”
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让屋内所有人都愣住了。高泰明的侄子高晟,正坐在一旁品茶,听到这个消息,手中的茶杯猛地一颤,啪嗒一声掉落在地,茶水四溅,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而高泰明的长子高兴建更是吓得呆立在原地,手足无措,眼中满是惊恐与迷茫。
就连原本病恹恹的高泰明,听到这个消息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震撼,病也吓的好了一半。他猛地坐起身来,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那个亲信,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你确定?段正淳真的亲自带兵来了?”
亲信连连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千真万确,小的亲眼所见,禁军们气势汹汹,直奔相府而来。”
高泰明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与不甘。他没想到段正淳竟然如此果断,竟然亲自带兵来攻。但此刻,他深知已经没有时间犹豫和恐慌,必须迅速做出应对。他强压下心头的慌乱,迅速穿上衣物,一边吩咐手下人准备迎战,一边思考着对策。他知道,自己的势力虽然庞大,但在大理国主的亲军面前,恐怕也难以抵挡。
但他不甘心就这样束手就擒,他必须想办法拖延时间,调集更多的兵马前来支援。
然而,时间却不容他多想。屋外已经传来了阵阵喊杀声和兵器碰撞的金属声,显然段正淳的禁军已经杀到了门前。高泰明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深知这一战关乎自己的生死存亡,也关乎大理国的未来走向。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有一线生机。
于是,他迅速做出决定,吩咐长子高兴建带领一部分亲信从后门突围,前往附近的军营调集兵马前来支援。而他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亲信和家丁,死守相府大门,等待援军的到来。
此刻的高泰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淡定,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必须挺住,才能等到援军的到来,才能有机会扭转战局。
高兴建出去以后不久,神色仓皇地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满脸汗水,衣衫不整,结结巴巴地对高泰明说道:“爹,不好了!我和高晟一出门就碰到了国主的兵马,高晟他……他直接被杀了!您快派人去杀掉那些乱军吧!”
高泰明闻言,只觉一股气血直冲脑门,他怒目圆睁,狠狠地扇了高兴建一个耳光,将他偏出老远。高兴建摔倒在地,嘴角都渗出了血丝,却不敢有丝毫怨言。
“你这个废物!这个时候你让我去哪调兵?禁军都已经杀到家门口了,你还想着派人去杀敌?现在咱们只能用家丁和家里的侍卫守住府门,不让他们进来!等到城中的守军和咱们的人知道消息,带人来救咱们,才是上策!”高泰明怒斥道,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沙哑。
说完,高泰明也不再理会高兴建,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府门。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必须镇定下来,才能指挥若定,才有可能等到援军的到来。
高兴建捂着火辣辣的脸颊,从地上爬起来,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跟在高泰明身后。他知道,此刻的自己只能紧紧依靠父亲,才有可能在这场劫难中活下来。
高泰明来到府门前,看着门外黑压压的禁军,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但他很快便将这些情绪压下,开始指挥家丁和侍卫们守门。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就是这些人的主心骨,自己不能乱,他们才不会乱。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现在咱们高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只要守住这道门,等到援军到来,咱们就有活路!谁要是敢退缩,我第一个杀了他!”高泰明高声喊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家丁和侍卫们闻言,都是神色一凛,他们知道高泰明的手段,也明白此刻的形势。于是,他们纷纷拿起武器,严阵以待,准备迎接禁军的攻击。
高泰明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家丁和侍卫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人才是自己真正的依靠。于是,他也不再犹豫,带着这些人一起守在了府门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此刻的高泰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淡定,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段正淳率领的禁军如同狂风暴雨般猛烈攻击着高府。高家的家丁和侍卫们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他们守得极为用心,每一个人都拼尽了全力,仿佛要将自己的生命燃烧在这最后的战场上。
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盾牌与兵器的碰撞声震耳欲聋。高家的勇士们尽管英勇无畏,但在段正淳那训练有素、人数众多的禁军面前,仍然显得力不从心。禁军们身着铁甲,手持长枪大刀,一次次地冲击着高府的防线,每一次冲击都伴随着一阵惨烈的厮杀。
高泰明站在门楼之上,目光如炬,指挥着家丁和侍卫们进行抵抗。他的声音已经沙哑,但依旧坚定地鼓舞着士气:“坚持住!只要援军一到,我们就能反败为胜!”然而,现实却异常残酷,段正淳的禁军人数众多,战斗力强悍,高府的防线在禁军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下逐渐崩溃。
禁军们利用云梯攀上高府的院墙,与守在高墙上的家丁展开了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墙面,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高家的勇士们虽然一个个倒下,但他们的眼神中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依旧死死地坚守在阵地上。
终于,在经历了初始阶段的一些伤亡后,段正淳的禁军凭借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大量地从院墙杀进了高府。他们如同洪水般汹涌而来,大有破门而入的趋势。高泰明看着不断逼近的禁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他知道,再这样下去,高府迟早会被攻破,自己和家人也将难逃一劫。
然而,就在这时,高泰明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号角声。他心中一喜,难道是自己期盼已久的援军到了?他赶紧命令手下人加强防守,一定要拖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刻。禁军们虽然攻势凶猛,但在高家勇士们的顽强抵抗下,一时间也难以攻破高府的最后一道防线。
高泰明站在门楼之上,紧紧地盯着远处的动静。只见那号角声越来越近,伴随着阵阵马蹄声,一支人数众多的骑兵队伍正疾驰而来。高泰明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支骑兵队伍一定是自己调集的援军到了。他赶紧命令手下人准备反击,一定要趁着禁军立足未稳之际,给他们致命一击。
此刻的高泰明,虽然心中依旧充满了焦虑与不安,但他的眼神中却多了一份坚定与希望。他知道,只要援军一到,自己就有机会扭转战局,保住高家的基业。
然而,希望如同肥皂泡一般转瞬即逝。高泰明眼睁睁地看着那支骑兵队伍越来越近,心中涌起的喜悦却迅速被冰冷的现实击碎。那并非他期盼的援军,而是大将军武明思和几位重臣率领各自的亲兵,前来支援国主段正淳的。
这些将领们,此前确实一直唯高泰明马首是瞻,但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他们选择了站在大理国主的一边。毕竟,段正淳才是大理国的正统君主,而高泰明虽然权倾一时,却始终是篡权的奸臣。他们心中清楚,如果此刻还选择帮助高泰明,即便最终扭转了大局,也只能是助纣为虐,为天下人所不齿。
高泰明看着那些曾经忠诚于自己的将领们,如今却成为了攻打自己的敌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挫败感。他明白,这一刻,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高泰明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不甘和绝望。他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会在关键时刻背叛他。
然而,现实容不得他多想。武明思和几位重臣率领的骑兵已经迅速逼近,与高泰明手下的家丁和侍卫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禁军们见状,士气大振,攻势更加凶猛。
高泰明站在门楼上,目光空洞地望着远方。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再也无法挽回败局。此刻的他,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他悔恨自己当初不应该走上这条篡权的道路,自责自己无法保护好家人和手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