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顾炜衡也被这次地震吓到了,地震后第一时间接到陶景的电话,他是挺感动的,本来也想像梁可一样找陶景讲讲自己遭遇地震时的事,但奈何他性格太内向了,酝酿了一阵,想和陶景讲时,陶景又忙于给伤者处理伤口,好在陶景现在忙完了,可以休息一下。
陶景看向他,说:“你谢我什么啊?”
顾炜衡说:“地震发生第一时间,你给我打电话……”
陶景站起身来,对他笑着说:“我其实第一时间是给小可打的电话啦,她的手机没信号打不通,才打给你的。”
顾炜衡:“……”
顾炜衡想说点什么化解尴尬,陶景已经笑道:“哎呀,所以你别因为这点小事就向我道谢,你是我发小,我闺蜜,遇到事,我难道会不马上想到你?不过我也很相信你,你是个稳重的人,临危不乱,遇事不慌,从小就优秀,遇到这么大的危险,也肯定会有最好的表现,安全的概率大很多,我是担心小可第一次开山路,又是夜里,发生地震,开车出事,所以更担心她。”
顾炜衡也笑了,说:“哦,你对我评价这么高啊?”
陶景说:“那是当然。”
顾炜衡说:“其实我当时也特别害怕……”
想要表达的感情他还没来得及讲,梁可跑过来叫两人:“于哥和黎哥回来了!”
陶景略微愧疚看了看顾炜衡,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胳膊,安慰说:“现在没事了,顾宝宝,我们去看看于哥和黎哥吧。”
她飞快地随着梁可跑了,顾炜衡只好跟上两人。
于宁一把车停好后,和黎九章下车到了营地中央,得知陶景已经为所有伤者处理了伤处,徒弟如此,他也是很高兴的,又和想知道消息的众人讲了讲他们在路上所见的情形以及打听到的消息。
他和黎九章开车一直到了前路山体滑坡的路段,这时距离发生地震才过了二十多分钟,但正好有武警经过,经过他们确认,出现滑坡和严重落石路段,虽然有车受损,但暂时没有人死亡,也没有人受稍严重的伤。
这时是深夜,所幸路上车少,所以也没因为地震出现堵车。
交警已经封锁相关路段,保障车辆安全,通过和警方确认,他们可以再往回开十几公里,到下一个镇上,在当时,这一条路还是通的,镇上在组织搭建露天营地和急救点,他们这里有人需要急救,最近的地方就是下一个镇上。两人也向交警要到了下一个镇上镇政府的联系方式,有需要可以打电话去询问情况。
除了这些,两人也没有更多消息了。
营地里的人,即使因为地震而受了伤,也不严重,反而是之前的食物中毒事件,依然在发酵,所以于宁一说:“我们和警方确认了,镇上的急救点会有支援的医护过去,食物中毒的人,过去镇上,应该比待在这里更好。镇上也有旅店和农家乐可以住,只是还不确定余震情况,不建议去住旅店和农家乐。”
于宁一说完后,众人根据自己的情况纷纷讨论商议起来,是继续待在这里,还是去下一个镇上接受治疗。
于宁一从人群里出来,看到陶景、梁可和顾炜衡三人站在旁边,他问:“你们还好吧?要是没事,可以先去休息,我和黎九章商量了,我们晚上不离开这里,天亮了再走。”
陶景说:“我们没事。”
于宁一说:“没事就好。”
陶景看了看梁可和顾炜衡,对二人使了一下眼色,让两人离开一下,她就对于宁一说:“于哥,我有事和你讲。”
于宁一看她是要说什么私房话,就点头应了,和她走到他们的车边,这里是稍微偏僻处,没有其他人。
于宁一说:“这么郑重其事,是什么事?”
陶景咬牙切齿地道:“于宁一,我和你讲清楚,你虽然是我的师父,但我也是成年人了,你不能什么事都替我决定,我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呃?”于宁一就着营地里的不太明亮的光线看着陶景,失笑,“突然教育起我来了?”
陶景道:“我和你正经讲话!你别想岔开。”
于宁一声音里依然带着笑意,说:“好了好了,下次你想做什么,我依着你,行了吧!”
陶景恼道:“你这是什么话啊!我是你同事,同事,你敢这样和孟姐讲话吗?哼!”
于宁一说:“嗯,好的,我明白了。下次和你好好商量。”
陶景总觉得无论说什么都不对劲儿,道:“我26岁了,是医师……”
于宁一说:“我知道,你26岁,是医师,刚过了初级。”
陶景:“……”
于宁一看着她,憋住笑说:“刚刚他们说你给受伤的人做了检查,还处理了伤处,做得很不错。”
陶景这下感觉好一点了。
于宁一又说:“好好干,等你做到孟姐的位置,为师也面上有光,等你到时候罩我。”
陶景:“……”
于宁一笑着要走,陶景赶紧拉住他,说:“我没说我要做孟姐的位置,你别瞎说。”
于宁一说:“好了好了,开玩笑的,不过人还是要有理想。”
陶景不想和他再浪费时间闲扯这些,和他回了人群里,梁可和顾炜衡叫了陶景又去小声嘀咕了一阵,顾炜衡问:“你没和于哥吵架吧?”
陶景叹息一声:“吵架不至于,不过我是真想吼他两句的,他有时候真的很烦。”
梁可说:“于哥没干什么事吧?是怎么了?”
陶景不想说自己本来要和于宁一一起去前方救援但被于宁一否了的事,因为于宁一用的手段实在上不得台面,让陶景觉得自己像个小朋友,没有职业尊严。
陶景摇摇头,说:“没什么,就是他有时候很独断专行,你们又不是没体会过。”
“唉!”梁可也叹了一声,又说,“的确。虽然他也是好意,但就是做法让人不太能接受,是吧。”
另外两人齐齐点头。
营地里众人经过讨论后,不管是之前食物中毒了的,还是没有的,都决定暂时留在这个营地里,主要是因为刚刚又再次余震,大家担心去镇上的路上再次遇到道路滑坡和山坡落石,这太危险了,再者,到现在,网络信号都没变好,电话信号也是时好时不好,要是离开了营地,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没有通讯信号,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如就在营地里,至少人多,且又还有两三个医生在,有情况还能帮忙看看。
营地在最初的慌乱后,慢慢就恢复了平静,有人在休息,有人在和亲友说话,还有人身体不好受在忍耐痛苦,也有黎九章他们几个医生,一家家确认大家健康状况,并随访之前食物中毒的患者。
食物中毒事件并没有因为地震导致的折腾而停歇,有的人情况出现了好转,但也有人病情更严重了。
病情突然变得更严重的是那四个进山里拍摄的男士团队的人员,顾炜衡之前为他们开过车,所以和他们最熟悉,他们中有人病情更严重后,就联系了顾炜衡,顾炜衡就赶紧来找了陶景,说:“高先生突然更难受了,又吐了,还发起了高烧,人几乎昏迷了,我没找到于哥他们,你可不可以先去帮忙看看。”
“这么严重?”陶景本来准备去睡会儿,但听了顾炜衡这话,她又打起了精神来,跟着顾炜衡去高先生的团队那里。
据顾炜衡所说,高先生叫高锋诚,近四十岁,和他一起的另外三个男人,年纪比他小一些。他们是有共同爱好的一个团队,入山是专门做风景摄影,还带了好几架摄影用无人机。
他们是前天就到了这个营地,然后在这里及附近拍摄了不少素材,他们的车和两顶帐篷都在靠近东边的位置,在主营地较边缘区域,陶景虽然对他们这个团队里的四人都有点印象,但和他们并不熟悉,也几乎没有交谈过。
因为他们团队四人都食物中毒发病,在车里坐着躺着都不舒服,所以刚才顾炜衡去帮忙,为他们在营地东边他们曾经搭建帐篷的区域又搭上了一个大帐篷,帐篷的门帘卷起来了,里面挂着露营灯,架着行军床,高先生病情最严重,正躺在床上,面色发红,人半晕着,陶景上前看了他的情况,高先生在发高烧,很是畏寒,甚至轻微发抖,在陶景为他检查的这个时间段里,他就又吐了一次,但因为之前已经催吐过,之后又没吃什么,所以只是呕了一些酸水出来,陶景仔细查看,发现里面还有血沫。
陶景说:“现在只能对症用药,可以吃布洛芬或者对乙酰基氨基酚退烧,但他现在情况已经这么严重,我想还是应该送去医院。”
和高先生一起的另外三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症状,只是情况比高先生好一点而已。
其中一名年纪最轻症状也最轻的叫柯雪的年轻人说:“我们也想去医院啊,但发生了地震,现在还不时余震,路上太危险了。你们没有别的药吗?”
陶景无奈,说:“我再找下人,你们等一等。”
陶景用消毒凝胶给手消了毒,这才出帐篷给于宁一打电话。
其实之前顾炜衡就可以直接给于宁一打电话叫于宁一来处理,不过顾炜衡不喜欢联系于宁一,他又没有黎九章的电话,只有微信,加之信任陶景,就叫了陶景过来。
现在陶景还是得再叫于宁一。
于宁一正在营地里规划用水和如厕问题,这是确保营地里人员安全最重要的事,本来营地里就发生了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如果不解决好水源的问题和如厕等污染物处理问题,那营地里的人的安全就更得不到保障了。
规划好,建设好后,又因为网络依然没有恢复,便还需要叫人对营地里所有人进行面对面宣教,不然有好的规划建设,大家都不知道,也不去执行,最后依然要出大问题。
于宁一带了一小箱消毒纸巾这时候也有了大用处,宣教时就给愿意听的人一包消毒纸巾,整个营地在这时候处于一种慌乱忧愁但又有些秩序的状态。
接到陶景打来的电话,于宁一就赶紧来了高先生他们所在的位置,陶景向他描述了自己刚才查看高先生的情形,于宁一也去为高先生做了简单检查,然后对他和他的几个同伴说:“你这么严重,最好的做法还是赶紧送去医院,医院可以做检测,看具体是因为什么中毒,进行针对性和支持性治疗。现在营地里条件很差,我们也只有最常规的家用药物,能起的作用有限。”
高先生神智并没有完全迷糊,还能思考,他勉强说道:“但是地震……”
于宁一让陶景用电子耳温计给他量了体温,显示已经38.5℃,于是就让他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他说:“我去给外界打电话求助,最好还是能去医院。再这样拖下去,不知道会拖成什么情况。时间就是生命。”
高先生自己在营地里熬着,身体和精神遭受双重折磨,听了于宁一的话,他便同意还是想办法离开这里去医院。
他的几个同行者也一致表示,要是可以去医院,即使有地震,他们也愿意去冒这个险。
陶景随着于宁一从高先生他们的帐篷出来,陶景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于哥,之前最严重的的董先生都好多了,怎么高先生他们反而更严重了。”
于宁一说:“可能是个人体质不一样,也可能是吃得多少的问题,还有就是也许他们四个人自己的饮食有问题,现在只有他们四个更严重,其他人情况好转,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地震的问题,到现在,到这个营地处来避难的车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在这里来露营的车的数量,有了二三十辆车停在这里,有人在车里睡觉,大多数人没有休息,就聚集在一起聊天,也有人在和外界打电话,一时特别吵闹。
于宁一去找个信号稍微好点的地方给外面打电话询问路况和医院情况了,陶景则叫了顾炜衡,说趁着这个时候,回车里能够休息一会儿是一会儿,因为之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能够休息保存体力精力的时候,一定要赶紧去休息,这是她之前处理多次疫情得到的经验。
顾炜衡却说:“你赶紧回车里去休息吧,梁可应该在车里睡觉,我在这里再照顾一下高先生他们,他们都病了,需要帮助,我虽然帮不上大忙,做些简单的还行。”
陶景听着挺动容的,说:“你真是个好人啊,好的吧。你先在这里帮忙,我回去眯一会儿,过会儿来替你。”
顾炜衡是个内敛的人,陶景这样直白的夸赞让他既高兴,又有些羞赧,说:“又不是帮什么大忙,只是一点小忙而已,反而是你和于哥他们做得比较多。”
陶景笑着说:“你别这样谦虚嘛。我知道你很好。好了,我先回车里去了。于哥一会儿回来要找我,你告诉他我回咱们自己车里休息了。”
“好的。”顾炜衡应了,又回身去帮忙去了。
不过陶景没能回到他们自己的车里去休息,她刚从高先生他们的车边走过,就听到前方人影绰绰处传来吵闹声。
如今营地车多人多,大多数是来避难的车辆,虽然90%以上的人都性情很好在一起共渡难关,但也总有少部分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和别人闹矛盾,这是在所难免的。
陶景本不会去关注这种矛盾,直到发现其中一个稍尖锐的声音是廖姐后,她才被吸引了注意力,朝人群处走过去。
她在人群边缘听了一阵,大概明白了这场矛盾的原因。
廖女士他们那辆房车挺大,又在距离大路较近的位置,之前营地车少,她家的车在那里无所谓,但如今营地车多,其他车主认为你家那么大一辆车卡在路边,影响别人的车进出,所以要求廖女士他们将车挪一挪。
廖女士说她丈夫一直在睡觉,之前身体又不好,还吐了,好不容易才又睡着,吵醒他让他去移车怎么能行呢。
再说,她认为他们的车并没有堵住进出营地的路口,反而在较偏的位置,这些车主却让他们挪车,就是欺负她一个女人,于是和其中态度最强硬的一个男车主吵了起来。
男车主说女人不可理喻,没有道德,廖女士说男车主霸道横行,欺负人。
两边上升到了性别矛盾上,男车主甚至捞了袖子要推攘廖女士,廖女士说要是他敢打她,那就报警,男车主说他是为廖女士老公教训她,廖女士说他普通自信还以为现在是封建时代……这矛盾于是越闹越大,真要打起来了,于是不少人赶紧去居中劝架,三拨人搅在了一起。
陶景避得不够及时,还被人给挤攘了几下,摔了一跤,等她迷迷糊糊爬起来时,两边总算被人给拉扯开了。
既然有这种热闹,就有不少人举着手机在拍摄,于是男车主又指着举着手机的人大喝,让他们不要拍了等等。
因为闹了这么一场,廖女士也不得不同意居中调停的人们的意见,在不叫醒她老公的情况下,让人去把她家的房车给挪一挪。
但廖女士说:“我老公脾气不好,比刚刚那个SB还差,他被你们挪车吵醒了,到时候他骂你们,这可怪不到我头上。”
那个男车主又呵斥廖女士:“你说谁是SB!”
廖女士给了他一个白眼,带人去挪车。
陶景想到廖女士的老公向先生之前既吃过海鲜又喝过豆浆,有食物中毒发病的可能性,再者又听廖女士说她老公吐过,就有些担心,于是跟了过去。
廖女士让一个车主上自家的车去帮忙开车,把车向溪水的方向开了二十来米,直到开到鹅卵石较多地面很不平的区域,停在一个角落里,司机和廖女士下车后,廖女士就不断吐槽:“你怎么不把我们的车开到原始森林里去,我们的车挡到你们哪里了?等我老公明天移车,不方便移,我肯定让他来找你麻烦。”
这位帮忙移车的司机和她争执了几句,不想再浪费时间,加之他没有之前那位男车主脾气坏,就忍着,摔了车门就走了。
既然廖女士家的车已经挪开了,其他人便对此事不再感兴趣,纷纷离开。
陶景见廖女士还在生气,就走上前去,叫她:“廖姐,你还好吗?”
虽然营地里停着很多车,亮着不少露营灯,比较亮堂,但廖女士家的车如今停到溪水边来了,这里光线较暗,廖女士多看了陶景几眼才看清是她,说:“哦哦,是你啊。”
陶景说:“嗯,陶景。”
廖女士说:“你们在地震中没事吧?”
陶景说:“没有,大家都没事,也都一起回来了。”
廖女士说:“嗯,我知道。我问了傅晓梅,说你们在半路上遇到山路滑坡,没有路了,只得回来了。”
陶景说:“是的。”
廖女士说:“你们带了这么多人回来,这下这里闹得不行,是没法休息了。”
陶景尴尬地笑了笑,道:“因为这里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比较安全。”
廖女士见陶景一直和自己聊天而不离开,有些疑惑,问:“你有什么事吗?”
陶景道:“是这样的,就是听你说你老公之前吐过,就有点担心他的状况,过来问问。”
廖女士嗤笑了一声,说:“那是我老公,又不是你老公,你担心什么?”
陶景愣了一愣才捋清楚她话里的意思,说道:“哦,如果他没事,那我就走了。”
她觉得自己完全是职业病犯了,习惯性想了解疫情中患者的情况,或者没有发病的人之后发病的可能性,但她现在并没有上班,别人也并不认为她有这个权利来问这些事。
陶景有些窘迫,说:“对不起,打扰你们了。”
廖女士看她这样,刚刚因为挪车一事而起的暴躁心情也平复了不少,说:“唉,妹妹,我刚刚说话是有点冲,但不是因为你。是我讲话难听了,你别往心里去。”
陶景更窘迫了,说:“唉,不是不是,的确是我太冒昧了。”
廖女士说:“我知道你没有坏心思。”
陶景尴尬地笑了笑,心说难道你还真以为有人要抢你那个老公啊,说:“那我走了,再见。”
廖女士一直站在那里,看陶景走了,她才转身回车里。
**
时间已经接近凌晨四点,自第一次地震之后,陆续又有了四次小的余震,营地区域的网络一直连接不上,电话信号也只在某些区域稍微好些,于宁一去打了好一阵电话,总算把情况摸清楚了,从营地到L县城最近的路,之前因地震山体滑坡被掩盖了一段,但因这条道路十分重要,所以应急指挥中心安排人员对这一段路进行评估后,在一个小时内将它清理出了一条可以通过救援人员和应急物资车辆的小道。而普通群众要用这一条路的话,需要申请,以免这一条小路被堵了,耽误地震后救援工作开展。
而如果不走这一条路,走另一条路的话,到L县城就要绕很远,要远出上百公里,且也不一定安全。
还有一种方案,不去L县城就医,去距离此处第二近的县城D县就医,但D县的医疗水平差L县不是一点半点,就怕到了D县后,因医疗水平太差,还是得转院去L县。
因此种种,于宁一又去找高先生他们团队进行商议,询问他们是要去L县还是去D县就医。
高先生已经意识昏沉,必须送医,但高先生团队里另外三人并不能为可能要决定高先生生死的就医选择打包票,所以之后是给高先生的父母打电话,由他父亲做决定,送去L县就医。
因为到了L县,如果L县因地震而医疗资源紧张,那还能再由救护车送去S城中,再者,因为L县地震,如今省里已经调集大批医疗救援队前往L县,怎么看,到L县能接受到的救治都会更好,而只要去了D县,就距离发达的大都市更远了,要是D县没有救治能力,再向L县或者S城转送就太困难。
既然如此,于宁一又去打电话请求可以开车通过前往L县的应急通道,这事人命关天,申请得到了通过。
他们只能开一辆车离开,由于宁一开车,车里是已经昏迷的高先生高锋诚,还有他们团队病情也逐渐严重的赵静才,以及姜赟,跟着在车里暂时照顾患者的是顾炜衡。
本来黎九章要跟着去,而不是顾炜衡去,但因为营地里也离不开他,他便留了下来。
于宁一要开车离开时,突然叫黎九章:“你看到陶景了吗?”
黎九章说:“找她做什么?”
于宁一说:“快叫她过来,我有事要交代她。”
黎九章道:“你先走吧,有什么事我转告她。”
于宁一说:“只说两句话。你告诉她,让她好好跟着你干活,我先去县城了。我是要亲自和她讲的,是她自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让她别生气。”
黎九章对他这交代无言以对,心说这算什么临行前的交代,他本以为是多么重要的事呢。
于宁一开车走了,黎九章转头去和肖哥等人继续商议统计营地人员、各自健康状况及需求的事,这就看到陶景从溪水方向走过来,他叫她说:“小陶,你之前到哪里去了?”
陶景赶紧过来和他打招呼,说:“我想到廖姐的老公可能也食物中毒了,就过去问问情况。”
黎九章说:“哪个廖姐?”
陶景知道他和廖姐以及向先生都不熟,便解释是住着最大的房车的那个,他们之前没有随着大部队离开营地去县城,所以也没有在路上遇到地震,没有折腾一通,他们一直在这个营地里。
黎九章“哦”了一声,说:“那她老公情况怎么样?”
陶景摇摇头,说:“不知道,她老公一直在车里,就没下过车。”
“哦。”黎九章说,“应该没什么事吧。”
陶景说:“不知道嘛,感觉他家挺怪的。算了,我也不应该去多管闲事。”
陶景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很快打起精神来,问黎九章:“黎哥,你要去做什么,需要我帮忙吗?”
黎九章道:“刚刚,于宁一开车送高锋诚他们团队里的三个人去L县城就医了,小顾也跟着去了,在路上可以搭把手照顾。正好一辆车,五个人!”
陶景说:“于哥这么快就联系好了吗?”
黎九章说:“是的。他有话让我转告你。”
陶景肃然道:“什么话?”
黎九章说:“他说让你跟着我做事,还说,让你不要生气。”
陶景感觉怪怪的,说:“他去忙这么重要的事了,我生什么气?”
黎九章说:“他就是这样讲的。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俩之前闹矛盾了?”
陶景想到可能是自己之前找过他闹别扭,所以他又怕自己生气,才让黎九章转告的吧,她说:“没有的事。估计是他怕我气他自己跑了,不带我一起去。”
“哦,这样啊。”黎九章说,“现在时间不早了,等天亮了,很多人就会走,我们再统计一下现在营地里的人的情况,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要是大家没有,我们也就可以去休息了。”
“哦哦,好,我和你一起去。”陶景跟上了黎九章,开始去干活。
陶景做上了自己熟悉的工作,询问记录营地里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遇到之前营地里熟悉的人,陶景还会再问问他们食物中毒的后续,并进行记录。
因为陶景态度好,又切实帮助过很多人,所以熟悉的人都会将自己和同行者的情况报给她,不过不熟悉的人愿意配合的就不太多,但这时候这种事也就不强求了。
根据陶景统计,营地里之前一共有三十七人,在之前报备并记录了的食物中毒患者共14人,之后又陆续有几人说有症状,不过因为及时干预,催吐和用药,到如今症状也都缓解了。
董先生家里最感谢陶景等人,一个劲道谢,因为他家之前症状最严重,董先生甚至觉得生不如死,但催吐又用药后,如今居然也好多了,他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去医院了。
除此,他家自然还有忧虑,因为高先生团队几个人症状变得更严重,刚刚还去了医院,高先生团队也是因为吃他家的海鲜致病,那高先生团队就医产生的医药费误工费等等,是否是他家赔偿,还是去找了卖海鲜的摊贩后再由摊贩赔偿呢?这些都是很实际的问题。
陶景正和董家讲话的时候,高先生团队里症状最轻的年轻人柯雪撑着病体来了董家的房车处,他是被肖哥扶着过来的。
高先生团队另外三人被于宁一开车送去L县城医院,只留了柯雪一人,原因是车坐不了更多人了,而车里也没法让柯雪坐上去,换下顾炜衡,因为车上另外三人都还需要人照顾,柯雪很显然没法照顾他们。
柯雪自己也表示暂时不去医院,他在天亮后再去,黎九章也承诺天亮了带他去L县城。
柯雪没有直接去医院,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董家还没有走,他还得来联系董家就这次食物中毒事件协商赔偿。
董先生坐在房车旁边的露营折叠椅里,柯雪和肖哥到来,他家的人就又赶紧去收拾了两个折叠椅来让两人坐。
柯雪坐在折叠椅里,他是个娃娃脸,应该是个脾气不差的人,但他现在身体实在难受,不太有力气讲话,看他这样,陶景都替他难受。
肖哥真是个替人解决问题的大好人,这时候他帮柯雪说:“老董,小高和小柯他们一车四个人,食物中毒比较严重,小高他们已经被送去医院了,送走之前,他们都没人来找过你们谈医药费的事,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你们是好人,不会赖账。”
董先生道:“是的,他们要多少钱嘛,我先给垫着医药费。”
柯雪小声说:“本来就该你们出,怎么会是垫着。”
他一句话讲得又慢又费力,肖哥说:“小柯,你别担心,不管怎么样,这次的事会解决的。”
董先生窘迫道:“那些海鲜,我们也是在市场买的,我家也要去找海鲜老板赔偿。”
肖哥说:“是这样的。等天亮了,我们一起去L县,第一时间就去报警。”
董先生震惊道:“为什么要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