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欣欣愣了愣,这个问题是她和向省三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解答,尽管他们祖孙之间表现的很亲密了。
现在听到宋乐水这么问,向欣欣的心里涌上来一阵厌恶,还能有什么,当然是重男轻女呗,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尽管向省三说过,曾经有个太姑奶奶因为学了手艺终身不嫁,导致在战火中一个人孤独死亡,这也是坚持“传男不传女”的一部分原因,可是向欣欣根本不相信。
但她当然不会这么回答,马上就要拿上老宫灯了,可不能在细节上失误,勉强笑了一下,配合着问。
“为什么?”
宋乐水的眼神飘向窗外,陷入回忆中,开始答非所问。
“你爷爷年轻的时候,可是花镇最俊后生呢。你们向家人的眉眼一模一样,可他的眼睛看起来格外好看。”
他转头看了看向欣欣。
“我想是因为他不喜欢笑、眼里只有花灯的关系吧,他原来比你还要淘气。”
向欣欣:???
“那我爷爷……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宋乐水摇头。
“向省三啊……他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他的大哥,如果活着的话,也是一位花灯高手,比向省三大了十岁,是你太爷最喜欢的孩子。他很聪明又很温和,学花灯很快,又能坐的住,可惜刚成年就得病死了。”
宋乐水说到这里,心里也是很难过。
“我还记得,我很羡慕向省三有这么一个大哥,他可比向省三好相处多了……你家院子里的那棵樟树,就是在大哥走的哪一年栽的,当年大哥走的时候心里放不下的就是花灯,让向省三在他面前发誓,一定要把向家花灯传下去。大哥生前最喜欢的是樟树,生病后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就在院子里种了一棵,他要看着向家花灯。”
宋乐水轻轻叹气。
“大哥死后,向省三就变了一个人,8岁的孩子开始沉默寡言,每天除了花灯再也没有别的,可惜啊,他比不上他大哥那么聪明,手上功夫也笨,要学很久才能学会,即便学会了,他也很害怕,生怕自己一天不努力,向家花灯就会毁在他手里,这个想法就像是个紧箍咒,让他一刻也不能放松。后来你爸是个学花灯的好苗子,这才让他稍微轻松了一点,可没想到……”
向欣欣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有些惊讶又有些难过,院子里那棵樟树的来历她知道,因为每年都会在树下祭奠,可没想到,这里面还藏着这样一个故事。
沉默了一下,她慢慢的开口问道。
“这和传男不传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宋乐水有些不满的看着她。
“你这妹子,就是太急躁了,我还没说完呢。我们这样的非遗手艺人,手艺至少都传承了100年,就我们宋家的竹编来说,都快有200年了,在这个期间,都是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只是为了保证继承这个手艺的人,姓宋。不传女,是因为女儿都要外嫁,那个时候嫁出去就相当于脱离了原来的家庭,如果再把手艺带到别人家,就难以保证手艺是宋家的了。”
向欣欣冷笑。
“不嫁不就完了?再不成找个女婿总可以的吧?”
宋乐水咳咳了两声,有些不自然。
“有儿子当然不会想到给女儿了……再说招女婿的风险可比娶媳妇都要大的多,这都是老规矩里,当年就算是手艺失传,也不能坏了规矩。”
他又赶紧说道。
“当然了,那都是老传统了,现在谁还坚持?也就向省三这个……太固执了,其实我早看出来了,他也知道这个老传统该扔了,可他就是固执,不知道该怎么做,幸好你回来了,你是真的要留在花镇的,对不?”
向欣欣没有说话,也没有看宋乐水,眼神飘向别处。
宋乐水看着她,带着些期待。
“向省三和我一样都是手艺人,我知道他在想什么,对我们来说,手艺比命都重要,要是一天不动手,就感觉这天白活了,要是眼睁睁的看着手艺失传没落,只是想一想都觉得受不了!瑞临已经继承了竹编,宋家手艺后继有人,向家花灯……就得靠你了。”
宋乐水停了停,又说。
“向省三嘴上不说,其实心里也很羡慕我能把手艺传给瑞临,要不然我专门去气他?气死他,让他老顽固……”
从医院回来,一进门就看见向省三趴在桌上画图,旁边还放着一网兜柑橘,刚才于云山来找过他,两人说了半天剪纸,让向省三有了新想法。
在往院子里看,那棵樟树静静的站在那里,好像早已知晓一切。
向欣欣想到自己曾经在樟树下说过的,要拿上老宫灯的话,心里有些慌乱,如果向省三真的想要把手艺传给她,她该怎么办?
原本只是为了拿上老宫灯,想要得到向省三的信任,她才会努力的学习花灯,现在突然发现,这种信任太沉重了。
她宁可一直都不知道樟树的历史,也没有从宋乐水那里知道向省三的历史。
知道的越少越安全,这句话果然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