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成功了
蛋黄酥2025-10-20 11:262,085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冒险的活儿。拉削所需的力量很大,对夹具的刚性和机床的稳定性都是严峻的考验,一旦过程中出现任何晃动或者计算失误,这个宝贵的枪机就可能彻底报废。

所有能抽开身的工匠都围了过来,连赵刚和闻讯而来的张大彪都站在不远处,所有人屏息凝神,偌大的山洞里只剩下水轮发电机规律的轰鸣。

林峰深吸一口气,眼中的血丝仿佛更红了。他亲自扳动离合,将水轮机的动力通过层层皮带传递过来,驱动工作台进行缓慢而稳定的直线运动。他没有使用硬质合金,而是用一块最好的弹簧钢,由技术最好的老师傅手工磨制出的一枚形状简单的单齿拉刀。

“嗤——”

刺耳的金属切削声在寂静的洞穴中响起,这声音并不清脆,反而有些沉闷,但稳定而有力。拉刀平稳地吃进金属,一条银亮色的、薄如蝉翼的卷曲切屑,从枪机的导槽表面缓缓剥离。

一遍,两遍……林峰像个最严苛的雕刻家,极其耐心地调整着千分之几毫米的进给量,反复拉削。汗水从他的额角渗出,顺着消瘦的脸颊滑落,滴在冰冷的机床上。

当最终一遍完成时,他松开夹具,取下枪机。在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凑了上来。只见那条原本有些毛糙暗淡的导槽,此刻变得光滑平整,在油灯的照耀下,反射着一道均匀而冷冽的光泽!

“成功了!”不知是谁第一个低声喊了出来。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部件,一个微不足道的改进,但这证明了一点——他们有能力,对手中这些复杂的制式武器,进行更精密的修复和改造!

【成功利用自制设备完成枪机关键部位精密加工。武器维护及改良水平提升。贡献点+80。】

【当前贡献点:1325.5。】

围观的工匠们爆发出一阵压抑已久的低低欢呼!这意味着,仓库里那些因为膛线磨平、关键零件磨损而被打入“冷宫”的老枪,有了焕发第二春的可能!虽然依旧无法从零开始造新枪,但能最大限度地修复和提升现有武器的性能,在眼下的绝境中,这同样是决定生死的巨大进步!

李云龙闻讯赶来,一把从林峰手里夺过那个加工一新的枪机,像得了什么宝贝,翻来覆去地看,还用他那粗糙得像砂纸一样的大拇指在光滑的导槽里来回摩挲,咧开大嘴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小子!真他娘的有你的!这玩意儿看着就溜光水滑!比他娘的小鬼子原厂的都光!咱们仓库里那些老套筒、汉阳造,这下有救了!”

一直笼罩在基地上空的压抑气氛,终于因这小小的成功而撕开了一道口子,透进了一丝光亮。

林峰看着李云龙毫不掩饰的笑容,看着周围工匠们那一张张兴奋、激动的脸庞,心中那块因恐惧和压力凝结的坚冰,也似乎被这股热烈的气氛融化了一角。

是的,外面的世界很可怕,未知的敌人强大到令人绝望。

但那又如何?

他们还在呼吸,还在思考,还在用这双沾满油污和老茧的粗糙的手,一点一点地打磨着属于自己的利齿。

无法改变那个庞大而恐怖的世界,那就先从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每一颗螺丝、每一条膛线开始。

他走到角落里,那里堆放着从远古遗迹附近带回的、零零散散的矿石样本。除了那块最重要的黑钨矿,他们还带回了一些黄铜矿、方铅矿和一些高岭土的样本。

他拿起一块黄色的黄铜矿,又拿起一块沉甸甸的方铅矿,在手里掂了掂。

“团长,”他开口道,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一丝之前没有的沉静与坚定,“钨矿和钴矿一时半会儿难以开采和冶炼,但咱们可以先把能用的用起来。这黄铜,还有这个铅,或许可以试试……用来复装子弹的弹头,还有制造底火的火帽。”

路要一步一步走,牙要一颗一颗磨。

淬砺之后,方能显其锋芒。

“磐石”的根基,正在这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下,被锤炼得越发坚实。虽然依旧微小,但那点在深山中燃起的星火,却从未熄灭,反而愈发明亮。

枪机导槽拉削的成功,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虽然微小,却真切地荡漾开了希望的涟漪。“磐石”基地内部那种因未知恐惧和巨大压力而带来的压抑气氛,被这股实实在在的、能够触摸到的技术进步冲淡了不少,铁匠铺里那股子油烟味,似乎都少了几分呛人,多了几分振奋人心的烟火气。

李云龙的兴奋劲头还没过去,他趁热打铁,立刻组织人手,将仓库里那些磨损最严重、锈迹斑斑、状态最差的老旧步枪都搬了出来,堆在了铁匠铺外的空地上。一时间,老套筒、汉阳造、甚至几杆缴获的歪把子,都像等待检阅的残兵,无声地诉说着各自的沧桑。老李把修复这些“废铁”的重任,不由分说地压给了林峰主导的“技术组”。

“小子,给老子听好了!”李云龙拍着林峰的肩膀,力气大得像是在打夯,“这些家伙,都是跟咱们出生入死的老兄弟!现在它们趴窝了,你得想办法让它们重新站起来!不用跟新的一样,只要能打响,能咬人就成!”

看着眼前这座小山似的枪械坟场,林峰深吸一口气。他将铣床和简易拉床的操作要领,以及需要注意的公差精度,掰开了揉碎了,手把手地教给王铁柱和另外两个心思最细、手最稳的战士。让他们从最简单的枪机修复开始练手,自己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另一个更基础、却也更棘手的难题上——子弹。

一杆修复如新的枪,如果没有可靠的子弹,那就是一根烧火棍。

基地的弹药储备,早已是捉襟见肘。复装子弹是唯一的出路。弹壳的修复和整形,依靠逐步完善的加工能力,已经勉强可以解决。弹头也可以用熔炼黄铜和铅来浇铸,虽然重量和形状的一致性很差,导致弹道散布极大,但至少能听个响。然而,最核心、技术门槛最高的底火,却像一道天堑,死死地卡住了所有人的脖子。

继续阅读:第113章 他别无选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摊牌了!我,八路军最强军火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