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木鸟计划
蛋黄酥2025-10-20 11:252,038

有了李云龙这句斩钉截铁的承诺,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木鸟计划”,便在“磐石”基地正式立项,高速运转起来。

林峰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设计和制造之中。他首先画出了几十张设计草图:最终放弃了滑翔方案的不稳定性,确定主体为一个由轻木削成的、尽可能符合流线型的四轮小车。车轮同样用木头制作,但轴心处却奢侈地用上了从缴获的自行车上拆下来的微型滚珠轴承,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力。动力来源,他选择了弹性更好、更稳定的多股橡皮筋,从缴获的防毒面具、军用水壶背带等各种物资里搜集和拆解而来,通过一组复杂的手工打磨的齿轮减速增扭,驱动后轮。为了保证直行性能,他设计了一个简易的、不可转向的前轮导向结构。

最耗费心血的,无疑是“眼睛”的部分。那块拳头大小的天然水晶被固定在工作台上,林峰和整个基地里最细心的老工兵王铁柱一起,轮流上阵。他们用最细的钻石砂从磨损的砂轮上一点点刮下来的,,蘸着水,耗费了整整两天两夜,神经高度紧绷,小心翼翼地手工磨制出一块直径仅一厘米、中间带着微小凸度的水晶透镜。打磨过程中,王铁柱的手抖了一下,差点就让整块水晶报废,吓得他一身冷汗。暗盒内部,则放置了一小块从鬼子望远镜目镜上拆下的玻璃片,背面小心地涂抹上用硝酸和银条土法反应、提炼出的银盐溶液,效果极不稳定,对光线的敏感度全凭运气。暗盒外部,用一个极薄的木片做快门,通过一根丝线连接到一个独立的发条机构,设定在装置被触发后,延迟大约十秒钟打开曝光,持续两秒后再自动关闭。

这几乎是在用最简陋的工具和材料,重现摄影术诞生之初的奇迹,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手工业的粗糙。至于“耳朵”,林峰在尝试了几个方案后,最终因为复杂度和实用性问题,无奈地选择放弃。

整个“木鸟”的制造过程,成了“磐石”基地里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林峰带着几个心灵手巧的战士,整天埋首于工作台,周围不再是枪油和钢铁的味道,而是木屑的清香和各种胶水的怪味。刨花、木屑、细小的金属零件铺了一地。李云龙时不时背着手,像个监工一样过来转悠一圈,看着那个在林峰手里越来越像个儿童玩具的小东西,嘴角总是忍不住抽搐几下,最终总是啥也不说,重重哼一声,扭头就走。

经过没日没夜的赶工,几天后,第一个原型体终于诞生了。它看起来样子古怪,充满了各种粗糙的拼接痕迹,像个缝缝补补的丑小鸭。

第一次测试在山洞内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上进行。所有人屏息凝神,林峰小心翼翼地拧紧了橡皮筋,将小车放在地上。

嗡——!

随着一声机括的轻响,小车猛地向前窜出,但随即因为齿轮啮合过紧、阻力过大,速度锐减,最终歪歪扭扭地前进了不到十米,就无力地停了下来。

失败。林峰默默记下数据,开始调整齿轮的间隙和润滑。

第二次测试,动力问题解决了,小车冲劲十足,但直线性极差,像个没头苍蝇一样跑出个弧线,狠狠撞上了远处的石壁,一个前轮当场碎裂。

失败。调整轮轴平衡和车身配重。

第三次测试,林峰给车尾加装了简单的导向鳍,直线性稍有改善。但测试快门机构时,延迟时间不准,感光板在启动瞬间就曝了光,冲洗出来后一片模糊。

失败。重新设计发条延迟机构,调整感光剂的配方。

……

没有人记得究竟失败了多少次。珍贵的材料在一次次失败中被消耗,一些帮忙的战士眼中的热情也渐渐被迷茫和怀疑所取代。有人开始在私下里嘀咕,觉得林副连长是不是被之前的经历刺激得有些魔怔了,把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这种不切实际的“小玩意儿”上。

但林峰恍若未闻,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而微的技术难题之中。每一次微小的改进,都让他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巨大压力。系统面板上偶尔跳出的【简易机械传动知识+5】、【基础光学应用+3】、【材料应力理解+2】的提示,以及那缓慢得几乎看不出变化的贡献点,成了他在这条孤独道路上唯一的慰藉。

【当前贡献点:1980.5。】

贡献点的增长几乎停滞,这清晰地表明,系统也判定这项在当前环境下“原创”的技术,其“实用性”和“前瞻性”都极其有限。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耗尽了最后一批备用零件后,一个勉强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木鸟”三号机,诞生了。

它能在相对平坦的地面上,以大致笔直的线路前进约五十米——这个距离,足够从河谷的隐蔽边缘,悄悄靠近日军营地的外围防御圈。它的快门机构经过反复校准,能在触发后稳定地延迟十秒左右打开,曝光约两秒后关闭,理论上,希望能捕捉到固定目标的模糊图像。至于如何回收?完全没有设计回收功能。它就是一枚射出去就无法回头的“子弹”,它的使命就是在停止运动前的某一瞬间,尽可能多地“看”到目标,然后……听天由命。

“就这么个……玩意儿?”李云龙蹲在地上,用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那个怪模怪样的小车,实在无法把它和“高科技侦察兵”这几个字联系起来。

“团长,以我们现有的条件,只能做到这样了。”林峰的脸上带着数日未眠的疲惫,但眼神依旧专注而明亮,“我们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起风的夜晚,或者大雾的清晨,把它放到日军营地的下风口或者侧翼,借助地形和植被的掩护,让它自己跑过去。最好是在他们换岗或者营地内有其他较大动静的时候,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继续阅读:第122章 司马当活马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摊牌了!我,八路军最强军火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