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的内心也有所触动,冥月虽然也调查研究过许多功法,但是和师父的这种程度实在是难以相提并论。
冥月所能够找到的资料中,这些功法和修道理念可能早已失传。
这些知识的价值可是难以估量的,明月像是一块干渴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知识的水分。
洛神:“缘督指运行任督二脉中的督脉为修道之门径。
‘缘督以为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运行督脉方法作为修道之途径,可以做到保养身体,可以做到完善生命,可以做到奉养亲人,可以做到尽享天年。
人生任督二脉,为精气之源。督脉起于小腹,贯脊而上行,又络脑自脊而下,脑为髓海,命门为精海,实皆督脉司之。
修行过武道,你应当知道任督二脉的作用,它也是能够让武道筑基化腐朽为神奇的原因之一。
人的身体算是天地造物,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潜能,只是潜能如矿石埋藏于泥土之下,人的宝藏也需要挖掘。
经脉是人体运行的基础之一,是修行所必须的通道,它贯通全身,让身体自成体系,起到了联系的巨大作用。
身体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研究,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从中发现更多的奥秘,明悟修行的本质。
本质明了,一切皆通,枝干的主干原理明白了,细枝末节才能建立其上,然后推敲繁衍,最后变得枝繁叶茂。
研究的根本大抵就是这么回事,但往往枝干是最为困难和消磨时间的,所以很多时候只能寻求枝节,来获得一些信息,再通过这个信息反推主干。”
明月听着听着感觉有点晕,似乎要被绕进去了,虽然听是都听懂了。
明月想了想,调动起自己的任督二脉,用元气流过之后,他的眼睛顿时明亮了几分。
有效!
人的身体内部是最难得到锻炼的,灵力和魔力只能够提升身体的外部防御,但五脏六腑和经脉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但是刚才元力流经明月的任督二脉之后,明月感觉到了微弱的强化,证明元力对经脉强化是有作用的,那么对五脏六腑是不是也会有作用呢?
明月想到就做,立刻开始实验,发现果然是这么回事。
洛神察觉到明月的异样,用崆峒镜探测一下之后,明白了他现在的状态。
洛神伸出随意弄出了三个漩涡,一个灵力,一个魔力,一个气血之力,三个漩涡的大小随着明月体内的比例而变化,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输入。
洛神向他说明道:“你的元力能够强化五脏六腑和经脉,应该是气血之力的原因,武道修炼本就能够强身健体,强大经脉和内腑,但是由于气血之力的等级实在太弱,对人体的强化也就仅限于筑基程度的体质。
修士突破的过程中,前期是通过一口先天之气强大经脉和内腑,后期是通过天地之力经脉和内腑,只有到达仙人境界之后,利用天地本源之力才能真正地强化自身。
你的肉身质变,让你经脉和内腑得到过强化,甚至内外内外一体,浑圆如一的程度。
如今,你离开封印之地后,灵力,尤其是魔力带来身体强化效果让你的内外失衡,虽然外部强大是不错,但打破了平衡反而影响你的身体状态发挥。
现在,元力能够强化你的经脉和内腑,以后你要注意保持内外如一,并想办法将元力作为你的常用能量,循环内外,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失衡。
也能够让你的力量更上一层楼。”
明月一边汲取着师父提供的三种力量之源,一边按照师父指点的方式协调自身。
力量恢复的时候,他自己也感觉到身体的操控没有封印之地的顺畅,但当时的他也没有办法,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发现元力的内用之法。
至于师父之前为什么没有说,这是当然的,因为当时师父也不知道。
首先,他的力量是种新型的力量,没有参考。
其次,崆峒镜虽然能够探查信息,但不能创造信息,只有被人发现用途之后,它才能够探知到。
先天灵宝功能强大,但并不是万能的。
而且,很多时候,配合神通才能施展出它的真正力量,并多样化它的能力。
但世上如师父这般强大,能够创作出如此多神通的人又有几个呢?
大概连见到先天灵宝的也不多吧。
......
一段时间过去,明月平复了气息。
洛神轻轻地挥了挥手,此地重新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明月微微屈躬道:“多谢师父。”
洛神摆摆手道:“以后别对为师谢来谢去的了,太见外了。”
明月笑道:“弟子遵命。”
洛神被逗笑,抬手微微遮挡着嘴唇。
师徒笑闹了一阵后,继续开始上课。
平静下来的明月感受了一下自己的状况,让他惊讶的是,才突破不久的金丹境修为居然这么快就直接跳过了初期,中期,后期,直达圆满。
明月不得不感叹,刚才师父那一手真的是绝妙,让他的修为和体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圆满,还没有留下任何的后遗症。
至于根基不稳的事情不用担心,明月经过封印之地的奠基,完全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看来,本命法宝的事情要提前了。
洛神:“认真体悟,或许你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明悟修炼的道途。
导引,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
吐纳者,呼吸也。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
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气,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这两种方式,让明月想起了武道修行的时候,他因为身具修真功法,以九转重生诀的神妙运转灵气,以达到气劲的效果。
但是俗世间武道修行的武者,他们的气劲并不是来源于灵气,而是自身的气息。
他们将此称之为气功。
气功是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可以说是气功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前人的经验可能在修真界淘汰了,但是凡尘俗世中却发展出了其他的功用。
明月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于师父听后,洛神补充说道:“气功的作用不仅于此,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武者,普通人同样可以练习。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气功的功法繁多,有以练呼吸为主的吐纳功;以练静为主的静功;以练动静结合为主的动功;以练意念导引为主的导引功、站桩功。
这也是一个强身健体的方法,就如同一般的武学一般。”
明月不得不感叹,师父的知识量真的是浩如烟海,原本以为师父只是涉及修真界,没想到凡尘俗世也了解颇多。
洛神看到明月感叹和求知的眼神,心中就感觉像是炎炎夏日喝了冰镇的糖水一般。
她空有学富五车的知识,却是没有人倾吐一番自己的教学欲望。
师弟师妹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自己教导几次之后,就老是远远的躲着自己。
虽然他们没有说出来,但她当然是一眼看穿,不过谁让她是和蔼而亲的大师姐呢,也只好由他们去了。
再者,她也不是谁都愿意教授的,她的年岁长久,但并不代表她的时间可以漫无目的地浪费。
幸好,她终于等来了愿意听她教导的徒儿,徒弟可不像自己的师弟师妹,教导他自然是名正言顺的,而且这个徒弟也不是什么庸才,能够听懂自己的教学,并且推陈出新,举一反三。
这样才有教学的欲望嘛。
洛神兴趣盎然道:“普通人能够吸收修真的理念,引入到气功之中,那么,你是不是可以反过来,以气功之法,运用于修道之中呢?”
明月知道这是师父的提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明月也需要学会运用,就如之前,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了巨大的提升。
明月细细思虑,回想起气功的练气要诀:
专心呼吸
轻松舒适
静观其变
顺其自然
自然而然
聚精会神
感生化力
明月体内的元气顺着气功的方式,以武道的方式施展出来,威力和效果大大出乎明月的意料。
他突破金丹之后,本以为武道招式也只能利用身体优势,采取的还是蛮力的做法,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具备武道施展的方式,肉身的战斗能力明显提高,只要再学习魔道的战斗之法,他的力量和手段都能够再上一层楼。
洛神见状,点了点头,兴致再增几分,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塞到明月的脑子里。
......
洛神:“听息指在平静的心态下用炁去听自己的呼吸,所以又称听炁。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
不要用耳朵去听自己的呼吸,而是要用心去听自己的呼吸;
接着又不要再用心去听自己的呼吸,而是要用炁去听自己的呼吸。
即先用心听,再用炁听,最后心炁混成一片,心在炁中,炁在心中,自然清静。
听息,内视都是修真者察觉自身状况的手段,它们是五感中其中两感的应用。
五感:形、声、闻、味、触。
人的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形:指形态和形状,包括长、方、扁、圆等一切形态和形状颜色大小,多少方向,行为,外貌。
声:指声音,包括高、低、长、短等一切声音,分发出声音,听见声音。
闻:指嗅觉,是微粒在黏膜中的反映如:香,臭。
味:指味道,包括苦、酸、甜、咸等各种味道。
触:指触感,包括触摸中感觉到的:冷热、滑涩、软硬、痛痒等各种触感。
五感之中,视觉的作用明显更加具体,信息也更多,除去如今已经开发出的内视之法,听息的条件比较简单。
气没有味道,所以难以用嗅觉和味觉的方式;气难以触摸,唯有元神与意识能够感应。
就如当时处于封印之地,你因为开了天眼,能够探查自己的力量,如果没有,听息就是个好的选择。
那么,你在平时的修行之中,也可以以听息辅助的形式,让自己获得的信息变得更加准确。
你还记得我在你的身体上留下的烙印,我做了隐藏之后,你难以通过视觉上感应到,那么就可以利用上听觉,虽然我也做出了隐藏就是了。”
明月:“......”
师父的准备还真是天衣无缝,他现在想到的防备方式就是不被打到,不被触碰,自然就没有办法留下烙印。
不过,他知道自己也只是做出第一步的设想,师父后面肯定还有着许多步在等着他。
再次对战之后,明月恐怕依旧走不了几招。
越是了解师父,他就越是明白师父的强大,若不是他内心坚韧,早就失去了争胜之心。
洛神:“你要学会利用自身的能力,举个例子:没有味道的你可以配合特殊的味道进行攻击。
使用力量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只是掌握自己表面拥有的就足够了,要学会发现更多的价值。”
明月心有所动,创新与发现并不完全是时间下的产物,还有勤勉的思考与善于发现的眼睛。
只有让自己处于时刻善于发现与求真的状态,才能更加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灵光乍现的瞬间。
也就是所谓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诸如此类,都是相似的道理,异曲同工。
唯有抓住机会的人才能御风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