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本体
化雨成风2025-07-02 20:343,980

明月重新整理一下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发现自己只是需要了解和知道修炼方式,并且从中获取新意。

  之前已经有了师父的启发,他已经能够找到一点窍门,欠缺的无非就是知识而已。

  但是他的身边不正有一个行走的图书馆嘛,看来之前师父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毕竟师父不可能事无巨细地一点点教导他,时间珍贵,而且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明月:“灵灵......”

  明月将睡前的事情和它简要的说明了一下,灵灵拍了拍自己贫瘠的胸口,奶声奶气地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灵灵:“这些知识早已记录在我的数据库当中。

  守一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守一于道。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

  守心一处,而处于身内阴阳二气的和谐之中。

  千千万万由一开始,千千万万不敌于一,事无全好,也无全坏。

  修道需抱元守一,平心静气。

  即守持人之精、气、神,使之不内耗,不外逸,长期充盈体内,与形体相抱而为一。

  守一,归纳而言,有四。

  (一)守神。

  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

  常合即吉,去则凶。

  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

  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

  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推行也。

  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

  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根深神静,死之无门。

  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

  存一守神,要在正化,心正由静,静身定心,心定则识静,识静则道会也......”

  “等等......”

  明月打断灵灵的说明,心有所悟。

  以守神之法再次进入识海,开启天眼,打开观想图。

  灵灵见状,环绕于明月的四周,嘴里念诵着有关守神之法的口诀。

  片刻后,明月睁开双眼,调息精神,让一切恢复原样。

  此番他不是为了锤炼精神,而是创造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守神之法,配合之下,进行精神的锤炼。

  明月以按摩的手法摸了摸灵灵道:“谢了,灵灵。”

  灵灵享受地蹭了起来。

  灵灵在刚才的那段时间里,还介绍了其他人的经验,让明月省去大半的功夫。

  舒服过后,灵灵继续开始代为教学。

  灵灵:“(二)守气。

  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一者,道德所生太和之精气也。一之为言,志一而无二也。

  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许?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

  守气无非是如今的基本功,在功法的作用下,气难以流逝,而先天之气自筑基之后就不会再流散。

  明月也只能借此参悟一点运气之法,虽有点作用,但比起九转重生诀本身具备的功效,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只能说,九转重生诀的效果太过强大,省却了明月的许多功夫。

  灵灵:“(三)守精气神。

  精气神为人体生命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是由一(或道)所生且合而为一者,故守一即守精气神三者,又称守三一。

  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精气神对凡人而言只是精神与不精神的问题,涉及到的也就是身体状态和心理健康,但修真者截然不同。

  从踏入练气开始,修真者就向着超越人的方向进步着,筑基之后,彻底脱离常人的范畴。

  虽然超越了凡人的界限,但是也带来了隐患,那就是不稳定。

  人类由天地而生,是自然演变的造物,修真以先天之气纳天地之气,两者结合,欲求自我进化。

  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根基必须保持稳定,稍有偏差,很有可能前往错误的方向。

  走火入魔是身体出错的一种体现,心魔则是心理出现问题的一种表现。

  所以,精气神对于修真者极为重要,一旦没有守好精气神,面临的很有可能是身死道消的结果。

  修道路上,其实处处隐藏着陷阱,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明月再次体会到前人归纳总结出的修炼之法蕴含着怎样的价值,背后又有着怎样暖心的隐情。

  灵灵:“四守三丹田

  夫欲守一,乃与神通,安卧无为,反求腹中。

  夫守一之道,眉中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中丹田者心也,下丹田者脐下一寸二分是也。

  守玄一,并思其身,分为三人,三人己见,又转益之,可至数十人,皆如己身,隐之显之,皆自有口诀,此所谓分形之道。”

  明月茅塞顿开,分身之法如果长期使用,定然会造成各种隐患,但是只是当做短时间内的修行或者战斗之法,岂不是能有效规避大部分风险。

  一点危险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是修炼途中本就是如此,不至于被小小的风险就吓得无法使用。

  明月想起前世的西游中孙悟空的分身之术,但他的分身是基于七十二变的变化之术。

  上可梯云,下能缩地。手指处,山开壁裂;气呵时,石走沙飞。匿形换貌,尽叫当面糊涂;摄鬼招魂,任意虚空役使。豆人草马,战阵下添来八面威风。纸虎带蛇,患难时弄出一桩灵怪。风云雷雨随时用,水火刀枪不敢伤。开山仙姥神通大,混世魔王法术高。

  地煞七十二变和地煞七十二术或许也能给师父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

  明月让灵灵记下自己的言语:“地煞七十二术

  通幽

  能与神鬼交谈。

  驱神

  驱使神灵。

  担山

  可以用肩膀扛起大山。

  禁水

  止水。

  借风

  呼风。

  布雾

  下雾。

  祈晴

  祈祷天晴。

  祷雨

  唤雨。

  坐火

  抗火之术,避火诀。

  入水

  可以于水中活动相当于避水诀。

  掩日

  遮掩日月。

  御风

  能乘风而行。

  煮石

  可以待在开水、热砂中令自身分毫不损。

  吐焰

  喷火。

  吞刀

  将刀剑吞入腹中。

  壶天

  大小变化之术。

  神行

  奔驰神速,行走如飞。

  履水

  行走于水面。

  杖解

  即能以专门练造过的杖类器具飞行。

  分身

  不单单能变出多个自己,还能把其他物品变多个。

  隐形

  这可不是普通的隐身,这个能让其他物体隐形。要不然衣服之类的怎么办?

  续头

  将头砍下,还能长上。

  定身

  使他人固定身体不能行动。

  斩妖

  可斩杀妖怪,亦可斩神仙。

  请仙

  请求天界神仙前来帮助。

  追魂

  能找到魂魄。

  摄魂

  用法术迷惑。

  招云

  唤来云朵。

  取月

  移月现壁。

  搬运

  隔空搬物。

  嫁梦

  即托梦之法。

  支离

  使物体分散、破碎。

  寄杖

  能将所受杖击、鞭挞等转寄于它物之上,转移伤害。

  断流

  截断水流。

  禳灾

  以法术破解面临的灾难。

  解厄

  解救危难。

  黄白

  黄金和白银。相传道家有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指道家的炼丹术。

  剑术

  即为御剑之术,即便是其他武器也可自行飞空与人战斗。

  射覆

  可以猜测各类器具或某空间内的物品饰物等。

  土行

  土遁术。

  星术

  能夜观星象,知命运。

  布阵

  布置各种阵法结界,排兵阵,布法阵。

  假形

  可变化外形。亦可假借其他物体代替自己的位置而逃过杀劫。

  喷化

  用口喷物而使其变化。

  指化

  用手指物而使其变化。

  尸解

  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移景

  用法术将周围环境变化。

  招来

  用法术将对手或物体招引过来。

  迹云

  用法术将对手或物体释放出去。

  聚兽

  将野兽聚集过来。

  调禽

  用法术使野兽听其调用。

  气禁

  运气为特征的咒术,以气禁金疮,血即止。又能续骨连筋。以气禁白刃,则可砍之不伤,刺之不入。

  大力

  力气增大。

  透石

  与土遁术相同,但却是遁石。

  生光

  发光。

  障服

  可令如衣服之类的物体护体的法术。

  导引

  运气调息以锻炼形体及恢复气力。

  服食

  什么东西都能吞到肚子里而且有益无害。

  开避

  可开辟洞府、开辟山石而不是潜入山石之中。

  跃岩

  增加施术者跳跃能力,初级跃岩之术即可一次跳跃就可以到达数十仗之外,在陡峭不平处可快速行走。

  萌头

  在某些事情快要发生时预先感知。

  登抄

  使事物加快或在原基础上扩大影响,比如用法术使火烧的更旺。

  喝水

  吸入大量的水。

  卧雪

  抵御严寒的法术。

  暴日

  增加太阳的热量。

  弄丸

  两手上下抛接无数个弹丸,不使落地,使手法极其灵活。

  符水

  绘制符咒,燃与水中,饮下符水,获得符咒效果。

  医药

  即为医学药物,可以给凡人治病疗伤。

  知时

  知天地时节。

  识地

  知晓地理。

  辟谷

  可以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魇祷

  即使用法术以幻象迷惑人,中术者如梦魇之境。”

  法术,和道法神通的效果差不多,大多数是广为流传的法术,分类的话其实也不难,只是分类起来也是很杂乱,因为各种效果之间的界限是很暧昧的。

  ......

  灵灵:“修道之法中与你刚才说的辟谷有些区别

  辟谷,常与服气相联,称服气辟谷。

  服气,顾名思义就是服食精气或天地元气。

  但如今也知,辟谷不是先而是后,是修道至一定境界之后具备的能力,而不是因果互换,先辟谷然后修道。

  内外安静,则神定气和,神定气和,则元气自至,元气自至,则五脏通润,五脏通润,则百脉流行,百脉流行,则津液上应,而不思五味饥渴,永绝三田,道成则体满藏实,童颜长春矣。”

  明月如今早已达到了辟谷的境界,此效果于他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光是九转重生诀的神异就能够驱除饮食留下的污秽,更不用说身体质变之后,身体的处理能力更上一层楼,完全不用担心。

  前世忍饥挨饿了那么久,如今也不可能去放弃口腹之欲这么一个良好的愉悦心情的方式。

  再者说,天材地宝经过料理之后,同样能够既好吃,又效果拔群,比如师父的汤。

  不过,能够像师父这样使用天材地宝的也很少吧,承天大陆的大宗门恐怕都做不到。

  ......

  灵灵:“服食又名服饵,指服食药物以养生。

  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中药养性,下药除病。

  修炼的过程以丹药为辅,如今已经成为了主流,但是那个时候丹药和药材的体系与如今完善的系统相差甚远,难免出现一些差错。

  而凡尘俗事中不通修道之理,妄图长生之人也因此而有所误导,追寻长生不老药。”

  这个就是明月刚才想的事情,辟谷之外,常人选择的进食方式。

  修炼的过程中依靠丹药突破几乎都是百分百的事,这一方面是丹药的发展成熟,另一方面是修士突破难度和以前的环境相比还是要难不少的。

  即使以前的修士比例并没有现在的多,但那也只是修真的体系还不成熟的锅。

  ......

  灵灵:“房中术是人的情性的极点,男女最高之道的会合。

  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

  房中术也就是如今所谓的合欢,如今对此多有误解,甚至有许多走了歪路的人,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纵情声色,以至于修错道路,不得真途。

  房中之术,非邪魔外道,乃正道,心正则道明。”

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三章:修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修罗死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