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场区。
方易闭目在棚下休息。
他身边,武士刀、鱼肠剑、内甲、包裹全都被还了回来。而且还多了一些吃食。
显然是鲍同私下里给他准备的。
他逐一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物品,没发现有人做手脚,心里松了口气。
实在是他被下毒毒怕了。
生怕万一有人趁着这机会再给他的东西下毒。
眼看着周围无人。
他小心翼翼的取出包裹里的毒液,给自己的鱼肠剑淬毒。
这毒液是三师兄为他寻来的,说即使是六品武者也会被毒伤,言谈之间很是忌惮。显然并不好弄到。
“阁下就是方易吧!”
忽然身后传来一个温和声音,吓的方易一个哆嗦,差点把毒洒在手上。
他合上鱼肠剑,回过头。
看到一个身穿青衣的年轻人从考场那边走来,那年轻人相貌俊朗,眉眼平和,看着风姿出众,一眼难忘。
有些人,就是天生便有一种贵气。
很显然,这个年轻人就有这种气度。
“阁下是?”
方易将鱼肠剑挂在腰侧,开口道。
那年轻人行礼:“在下谢真青。来自临湖书院。”
“谢真青,临湖书院?”
方易念着这个名字,在记忆力找出了这个人。
谢真青,临湖书院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据说出身大族,背景不凡。不过他重生以来却没见过。
因为对方游历天下去了。
没想到,这次恩科会碰到。
他拱手道:“谢兄何事?”
谢真青道:“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从公孙楚哪里听到了阁下的才华,大为惊叹,便特地来结识一番。”
方易脑海中灵光一闪。
“公孙楚那首《蝶恋花·钱塘春月》是你写的?”
他当初在潇湘阁和公孙楚比试,明显感觉到公孙出的才学没那么好,但是却做出了一首不逊色他太多的诗词。
若非他那首衣带渐宽终不悔太过出色,还差点压不住公孙楚。
现在想来,那首词明显不是公孙楚所作。
果然。
谢真青带着一分歉意道:“正是在下,让方兄见笑了,我那义弟沉迷清楼女子,还与阁下起了争执,是我教导不力。
谢某在此给阁下赔罪了!”
方易沉吟了一秒,挥手道:“算了,都是些争风吃醋的小事,谢兄不必放在心上。”
谢真青起身。
说道:“方兄大气。”
他扫了一眼方易全副武装的样子,疑惑道:“方兄为何如此着装,我们此去剿匪,是做随军参谋,不必亲自上阵,刀剑可带,却不必着甲。
那样对我等读书人太过笨重了。”
方易意外:“难道谢兄已经知道了我们武考的章程?”
谢真青疑惑:“难道方兄不知?”
方易摇头:“我不知。”
谢真青笑了。
“也无所谓,既然方兄不知,那为兄便托大一点,给方兄讲一下。”
他盘坐而下,和方易对坐。
说着:“此次恩科,文武并举,不过,陛下倒是希望多选出几个懂得军略的举子,所以才会让我们随军出城剿匪。
但是,碍于我们少有懂得武艺之人,所以并不指望我等上阵杀敌。
我们的任务,便是跟随出城剿匪的军队,行参谋之职。”
方易点头,表示明白。
随军参谋,顾名思义,有点像现代军队里的参谋一职。
不过职权要小一些。
这里的随军参谋,只有出谋划策,调度粮草的权利,并不能影响军官决策。
不过,如果是有能力之人,绝对可以脱颖而出。
就比如眼前这人。
“谢兄,那你可知我们要试炼的地方是哪儿?”他试探着问。
谢真青沉吟了一下。
道:“若是别人,我肯定是不会说的。不过方兄乃王曦阳弟子,提前知道也无妨。”
他慎重道:“据我所知,我等要考试的地方,是在松江府一带。”
方易眼波一闪。
没有做声。
心里却念头翻滚,浮想联翩。
“怎么会是松江?”
“院长告诉我是绍兴,这谢真青却说是松江,一个东南一个东北,几乎南辕北辙。这差的也太远了。
还是说,我等学子早就被划开,各去一边?”
一时间,他念头电转,想到了许多。
谢真青见他表情不对。
问道:“方兄,可是我说的不对?”
方易摇摇头:“非也,只是想到一件事,我姐夫乃府衙衙差,一个月前曾经跟随军队前往松江一带剿匪,可是却遭遇海贼埋伏,全军覆没,至今没有下落。”
谢真青叹息一声:“节哀顺变。”
方易回想起郑金宝的话。
趁机问道:“谢兄消息灵通,可听说过海贼的踪迹?”
谢真青沉吟两秒。
才说:“听闻海贼日前在松江沿岸登录,纠集了大批贼寇,正在攻掠松江府。这次试炼安排在松江府,便应该参考了这一点。”
“果然!”
方易心中一定,“郑金宝的消息没错。”
“那么,胖院长给自己安排的绍兴就很古怪了。”
这时候,又有人交卷出来。
两人便住口不谈这事,转而随意说起了一些小事。
随着天色渐晚,交卷的人越来越多。
“易哥儿,你又第一个交卷。”
汪舒同和周赤鲁一起结伴走来,这两人幸运的分到了同一个考场,这时才考完出来。
他嚷嚷道:“这要是被刘铁面知道了,一定会骂死你。”
周赤鲁也道:“是啊,上次你提前交卷,书院里的夫子就很不满,这次你还来,真是不把夫子们放在眼里,我看啊,你回去后少不了一顿罚。”
方易向他们招手。
“过来坐。”
他问两人:“你们考的如何?”
汪舒同漫不经心道:“还行吧,反正我是写完了的,至于过不过,就看老天爷吧。”
周赤鲁却哭丧着脸道:“我有两道经义写错了。只怕不好过了。”
他左右探头:“大酉呢,还没出来呀?”
汪舒同道:“大酉这家伙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出来的,别看了。”
“表哥!”
背后有人喊道。
汪舒同回头,便看到一个他不想看到的人走过来。
“公孙楚?!”
来人相貌堂堂,一副世家公子哥的做派,正是在潇湘阁和他起过冲突的公孙楚。
汪舒同皱眉道:“你来做什么?”
公孙楚看到汪舒同后。
同样脸色不渝:“你在这里干嘛?”
他扫了一眼,这才发现不但汪舒同在这里,还有一个他真正不愿见到的人。
“方易!”
公孙楚脸色大变。
他可没忘记上次还欠了方易一个磕头道歉,当时他以晕厥为代价躲过了那一劫,之后便刻意躲避方易。
就连百花宴都没去。
没想到,今天还是躲不过,碰到了方易。
他几乎掉头就想跑。
“阿楚,过来。”可是刚转头就被谢真青叫住。
他这才硬着头皮调转身体,垂头丧气的道:“表哥。”
谢真青训斥道:“怎能如此无礼,见了人连招呼都不打就走。”
“表哥,我没有。”公孙楚低着头不敢争辩。
“还敢狡辩!”
谢真青训道,严厉道:“方公子就在这里,你之前得罪了方公子,这次见了,还不快道歉!”
公孙楚脸色涨红,看了一眼旁边一脸戏谑的汪舒同,咬着嘴唇不肯说话。
“你!”
谢真青作色,又要斥责。
但是方易却拦住了他:“谢兄,不必了。”
他说道:“之前我们在潇湘阁不过是意气之争,本不算什么,就不用这么郑重其事了。况且,刚刚谢兄已经道过歉了,此事就此揭过吧。”
谢真青道:“还是方兄大度。”
他不悦的看着公孙楚,说:“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真是丢了我们临湖书院的脸。”
公孙楚只是站在一旁不吭声,脸色阴沉。
“当!”
“当!”
“当!”
这时候,文试终于结束,候场区集结了数百考生,全部聚齐。
“知府大人到!”
“钦差大人到!
有考官高声宣号。
所有考生都躬身行礼:“恭迎知府大人,钦差大人。”
“免礼!”
公孙贺在高台上道。
他俯瞰着所有考生。
说:“文试已毕,接下来,便是武考。这次武考,你们将随军出征,剿灭海贼。你们的身份是随军参谋,必须协助本队军官完成绞杀任务。
每一个队伍都有各自军令,你们必须完成任务方可返回。”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让下方的学子们消化一下信息。
片刻后。
才继续道:“不过,本官要提醒你们,此次试炼是军方任务,所以行的军法。一旦你们有逃离之意,领队军官对你们有先斩后奏之权。
是否要参与本次武考,你们自己考量。
如果不愿,在这里就可退出了。”
他招手一个胥吏,点燃了一根香。
“在这根香烧完之前,你们可自愿退出。否则,一旦武考开始,则不得退出。”
下方的学子们听了后,都面面相觑。
片刻后才有一个学子问:“知府大人,如果我们在这里退出,那文试成绩怎么算?”
公孙贺脸色冷漠。
说道:“此时退出,视为放弃恩科,文试成绩一同作废。”
下面安静了下来。
几秒后又有人问:“知府大人,若是我们随军的军官恶意要针对我们,我们能自行回归吗?”
公孙贺冷声道:“军法岂是儿戏,既然是军令,就没有商量余地。若是担心领队军官针对,那就不要去了。”
下方又是一阵沉默。
显然,公孙贺的话让不少人犹豫起来。
眼看着香火越烧越短。
终于有人走向了一旁的空地。
“知府大人,我退出。”
有人带头后,立刻就有不少人跟随。数百人一下子少了一小半。
本身在考场外就走了一些,这时又走了一些。
剩下的人明显变少了。
当香火烧完。
公孙贺颔首:“很好,既然尔等主动放弃,那便跟着李大人离开考场吧。”
李宗绍挥了挥手,默不作声的在前方领路。
一群弃权的人也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沉闷的离开。
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说话。
剩下没走的人脸色复杂的看着那些人的背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公孙贺满意的看着留下的人。
说道:“你们敢于挑战,本官很欣慰。希望你们在武考中的表现不会让本官失望。”
“下面,念到名字的人上前,会有人带你们去各自随军的队伍。”
“第一个,汪舒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