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不解风情
九秋之菊2022-03-23 12:001,618

  铸剑坊。

  九桐拉着风箱,炉子里的煤块逐渐烧旺,哔哩啪啦地溅出火星。

  昨天薛家老宅上空出现异象时,他正在昏睡,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原来,昨天早晨起床后,他准备给炉子生火添加煤块时,突然头昏、剧痛,只好去后院休息。没想到这一睡,就是整整一天,等他醒过来时,师娘已做好了晚饭。

  “小桐,今天午时,有一块红色的云,在你家老宅上面转来转去,我喊你起床去看看,结果你睡得太沉,等我自己赶过去时,却什么也没有看到。”

  师娘边说边给九桐碗里夹了一只鸡腿。她和箫烈只有一个女儿,一直视九桐为己出。

  “我现在回去看看。”九桐一惊,放下筷子,起身。

  “瞧你这孩子心急的,先吃饭,现在外面黑灯瞎火的,你去能看到什么呢?”师娘拦住了他。

  九桐想想有道理,就打消了晚上去看薛家老宅的念头。

  今早天刚刚亮,他起床去了南城门,围着老宅转了一圈,没有见到什么异常,本想去客栈问问柴叔,可自己出门太早,客栈还没有开门,他又回到铸剑坊,点火升起炉子,因此不知道九秋已返回安和镇一事。

  在等炉火旺盛的片刻,他拿出一本没有封面的破旧的书,细心地翻看着,这是师傅箫烈送给他的《铸剑方略》。

  九桐自小就不喜欢读《大学》、《论语》等,只喜欢研读先人传下的各种铸剑术,自己也肯琢磨,正因如此,他虽然晚入师门三年,但铸剑的技艺远远高于师兄钱三儿。

  私下里,钱三儿对他并不友好,师傅不在铸剑坊时,清理煤渣、搬运精钢、铁等其他重体力活,就都落到九桐身上。

  但只要是师妹箫笛儿来铸剑坊,钱三儿则像变了个人似的,总是想办法吸引她的注意,可往往事与愿违,沉默寡言、不解风情的九桐仿佛更得她的芳心。

  安和镇南城门,箫笛儿从马车箱里探出头,对骑在马上的箫烈说,“爹爹,还是我们安和镇好,江夏虽然大但人太多,倒不如这里清净一些。”

   萧烈点头,“一会你先去看你娘,我和你钱师兄要把精钢卸下,放进铸剑坊里。”

  “是呀,师妹先回家看看师娘,你金枝玉叶、细皮白肉、娇嫩鲜美的,铸剑坊那种地方,又是火星子四溅、又是煤灰、又是铁渣子,不合适你,还是在师娘跟前好。”钱三儿好脾气地笑。

  “大师兄,你不开口我还敬重你,你一开口,我就后悔敬重过你,胸无点墨不是你的错,可你还喜欢咬文嚼字,又词不达意,这就是你的错了!”

  萧笛儿快人快语,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物,总是毫不留情。

   “好啦,你们俩别吵了,从出门去江夏开始吵,现在回来了,争吵还没有结束!如果你们俩有九桐一半的懂事,我也就省心了。”箫烈发话,两人才消停。

  不过,箫笛儿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争吵结束时,他们刚好到了铸剑坊门口。

  九桐对铸剑的热爱,是发自内心,外界很难影响他,就如此刻,他明知道师傅一行已回来在门外卸货,可正在锻打的他,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活计出门迎接。因为他深知,当一块精钢被烧红时,铸剑师眼里必须只有剑,只有心无旁骛,才能锻造出惊世之剑。

  箫笛儿见九桐在炉前捶打一块剑坯,一下又一下,就是没有抬起眼皮看她,满心的挂念和欢喜,仿佛瞬间落入火炉似的灰飞烟灭,尽管如此,她还是主动打招呼,“二师兄,我回来了。”

  九桐是知道她进来了的,但没有任何回应,他眼里、心里只有剑,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喂,你是一块生铁吗?”

  箫笛儿冲上去,从后面抱住九桐的腰,“我讨厌你看都不看我一眼,我讨厌你眼里只有剑,我讨厌我自己总是想你念你心疼你!”

  九桐右手握锤,左手拿着火钳夹着剑坯,剑坯放在铁毡上,他依旧一下又一下的锻打,仿佛环住自己腰身的箫笛儿是空气,仿佛她倾诉的话语都不曾入耳。

  “薛九桐,你太过分了!”抱着一块生铁的钱三儿进来,刚好看到这一幕,他扔下铁块呵斥九桐。

  “关你什么事?过分的是你!”箫笛儿朝钱三儿喊。

  九桐终于停止锻打,把剑坯放进炉子里继续煅烧后,才不着痕迹地把箫笛儿的手拉开,出门。

  “薛九桐,你就是一块生铁我也要把你捂热!”箫笛儿冲他的背影喊。

  九桐的脚步迟滞了一下,但也就那么一瞬间,他没有回头,疾步朝正在院子里清理马车的萧烈走去。

  铸剑坊里的箫笛儿和钱三儿都明白,九桐去帮师傅是真,逃避箫笛儿也是真!

   

继续阅读:第三十七章 岁月静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最后一个女地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