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输入目标位置,不用人动手,一分钟内,四发炮弹就全自动打出去,精准砸向指定地点。
这些装备着406毫米巨炮的列车炮,射程超四十公里,是所有部队里离基地最远的一批。
也正因此,它们打出的炮弹,是最晚才落到战场上的。
等前方那些先进的155毫米野战榴弹炮完成一轮急速射击之后,整整一百六十发406毫米的巨型炮弹,这才轰然砸在敌军阵地前,落在小鬼子守着的防御塔外围。
这几十公里的射程意味着,这些重炮所在的位置,距离敌人前沿差不多有三十五公里远。
炮管高高翘起,炮弹先冲上几万米高空,划出一个巨大的弧线,再从天而降。
这一路上,炮弹飞了足有六七十公里,速度也就每秒七八百米。
所以在这种距离下,打一发得飞快一分钟才能落地。
可正因为是大仰角开火,炮弹下落时的速度会被不断拉高,冲击力变得极其恐怖。
更吓人的是,每发406毫米的炮弹,重量接近一吨,里面塞了五百公斤TNT炸药,爆炸威力惊人。
但说实话,这种炮弹的实际破坏效果,也就跟现在155毫米野战榴弹炮打出来的高能杀爆弹差不多。
问题是,陈川手里那类高能杀爆弹实在不多,根本供不起大规模作战消耗。
哪怕他现在存了几万发普通炮弹,可在高强度对轰的情况下,这点库存眨眼就见底。
目前他掌握的高能杀爆弹,最大口径也只有155毫米,根本塞不进这些406毫米的巨炮里头使用。
而且就算再多备一些高能弹,数量上也撑不了太久,解不了燃眉之急。
可这些重型列车炮配用的常规炮弹,他有的是——几百万发堆在那里,随便打都不心疼。
虽然高能杀爆弹确实猛,一炸一大片,震慑力十足,但毕竟数量有限,只能应急用用。
而这些重炮不同,弹药充足,打得久、耗得起,才是真正撑起火力压制的中坚力量。
论持续输出能力,野战军已经彻底压住了小鬼子一头。
所以除非必要,高能杀爆弹轻易不动。
陈川倒也不是完全不用,他也分了一些给前线部队,但明令规定:只有关键时候才能点火。
要是高能杀爆弹能无限供应,他干脆就不配这些大家伙了,全换成155毫米和105毫米的先进榴弹炮就够了。
很多小鬼子只听过野战军炮群的名头,从来没见过真场面。
此刻正在推进的小鬼子还没回过神来,自家的炮火还没停,天空突然传来撕裂空气的尖啸。
一枚枚炮弹从天而降。
防御塔前方瞬间腾起一团团冲天烟柱,大地剧烈颤抖。
一个个小鬼子被炸得凌空飞起,甚至直接化成碎片消失不见。
哪怕只是普通的155毫米炮弹,一旦落地爆炸,周围几十米内什么都别想活,地下的虫子都能震死。
可还是有不少小鬼子硬挺着没动。
他们早就埋伏进了废墟堆里、弹坑深处,就等着躲过这一轮炮击。
一发接一发的炮弹砸下来,大多数都是冲着小鬼子阵地去的——那边还藏着不少重要装备和兵力。
阵地上接连不断响起爆炸声,火光此起彼伏。
但他们之前修得太扎实了,战壕和炮位都用水泥石块层层加固,像堤坝一样结实,普通轰炸根本撼动不了结构。
这种工事扛住155毫米炮弹完全没问题,就算炮弹就在边上炸,也不至于塌方。
可要是被30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炮弹直接命中,那就另当别论了。
更别提还有大量406毫米的超级炮弹正往这儿招呼。
可惜的就是,这类大口径炮弹的数量还是太少。
你要知道,小鬼子在防御塔正面布防的区域,横跨三十多公里,纵深还有好几公里。
这么大的地盘,撒进去那么一点炮弹,哪怕每一发都炸出个深坑,实际杀伤范围对整体战局来说,也只是挠痒痒。
要是手头有几千门这样的巨炮一起开火,那局面立马翻天。
现实却是,现在野战军列装的所有火炮,已经是陈川拿得出的全部本钱。
155毫米级别的火炮虽多,但没人敢说光靠数量就能打赢一场大战。
当然,如果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火力覆盖,迟早也能把小鬼子耗垮。
就在炮声隆隆中,小鬼子阵地上的一些大口径远程火炮也开始反击,朝着江北方向的野战军炮兵阵地还击。
他们一直在拼命搜寻野战军炮兵的藏身位置。
当小鬼子前线指挥所听见远处传来的重炮轰鸣时,非但没慌,脸上反而露出了笑意。
一直以来,小鬼子心里都憋着一股疑虑——基地里那支野战军,到底是不是主力?他们总觉得,可能只是留下一支部队撑场面,好掩护主力转移。虽然情报反复提醒:主力就在这儿,可他们还是半信半疑。
直到那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响炸开天际,地面都在抖,空气都被撕开,这下才彻底明白过来:没错,野战军主力真没跑,就在城里头扎着!
要是主力不在,哪来的重炮群在这儿放烟花?哪来的这么多炮弹不要钱似的往外砸?
想通这一点,之前折腾半天的围堵、侦查、试探,全都不白费了。
现在,眼前这座庞大的防御塔,再难啃也值得上。
在小鬼子看来,这塔跟个铁疙瘩似的,又厚又硬,看着唬人。
可它再大,也是个“吃粮的玩意儿”。里面存多少干粮?能撑几天?守军喝的水从哪儿来?这些都不是秘密,而是死局。
只要把基地围成个铁桶,城里的部队就成了瓮中之鳖。哪怕耗上半年、一年,慢慢磨,也认了。
当然,如果能一口气端掉这塔,顺手剿灭里面的野战军,那就更痛快了。
可话又说回来——
这世上,哪有砸不开的壳?
小鬼子打心眼里信这个理儿。城墙再高,炮火一起,总有缝;塔再硬,轰得多了,也会塌。
不过眼下有个现实问题:正面太宽,野战军的炮群没法处处照应,总有顾不到的死角。
这就给了小鬼子钻空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