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陇西之要,在于西域(二十六)
黯夜听雨2025-07-04 14:284,014

何霖在看到男子的眼神之后,不由的笑了。

  “族兄,一直盯着我看,似乎不太对吧?

  你可要知道,男女有别啊!”

  何霖对着男子,说了这样的一番话出来。

  而男子看到何霖对他举起茶杯的动作之后,也是不由的一笑。

  “是吗?

  男女有别,你族兄我还是知道的。

  可是,我们如今的这种局势,你觉得谈男女有别有意义吗?”男子看着何霖,用手示意了一下他们如今的样子。

  何霖看了一眼他们两个人如今的样子,不由的在脸上闪过了一丝不好意思的神色。

  “族兄,即便如此,直视一个女子,尤其是妇人,不太对吧?”何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异色。

  “我觉得无妨!”男子不承认,何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

  “我也觉得无妨!”何霖的这一句话一出口,男子的眼中立刻闪过了一丝戒备的神色。

  “你还是继续说下去吧!”男子虽然这样说,可是他却是在思索何霖话里面和后面的意义。

  他是绝对不会相信,何霖的话后面没有其他的意思。

  “淮南王刘安与其门客左吴等日夜加紧谋反准备,察看地图,部署进兵的路线。

  刘安派往朝廷的使者们从长安回来,谎称说“皇上没有儿子,且朝政腐败”,他就高兴;如果说“汉廷政治清明,皇上有儿子”,他就生气,认为是胡言。

  刘安召来中郎伍被,与他商议谋反之事,伍被说道:“大王您怎么能有这种亡国的言论呢?我好像已经看到王宫中生满荆棘,露水打湿人衣服的凄惨景象了!”刘安大怒,将伍被的父母逮捕,囚禁了三个月。

  刘安又将伍被召来询问,伍被说:“当初秦朝无道,极为奢侈暴虐,十分之六七的老百姓都希望天下大乱。

  高皇帝在行伍中崛起,最终成为天子,这是因为利用对方的缺点、把握时机,趁秦朝土崩瓦解的机会举兴大业。

  如今大王见到高皇帝得天下容易,却单单不看不久前‘七国之乱’的吴、楚吗!

  吴王刘濞统辖着四个郡然而为什么大梁一战失败,向东逃亡,本人身死,祭祀灭绝?

  是因为他逆天行事,不知时势。

  现在,大王的兵力还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而天下的形势却比吴、楚兴兵时安定一万倍。

  大王如不听从我的劝告,马上就会看到您丢掉千乘之国的王位,接到赐死的命令,先于群臣死在东宫的惨景。”刘安听了,流着眼泪站了起来。”

  何霖听到男子的话之后,说了起来。

  而这也让男子更加的戒备何霖接下来的行动和言语了。

  刘安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名叫刘不害,年龄最大。

  刘安不喜欢他,王后不把他当儿子看待,太子刘迁也不将他视为兄长。

  刘不害有一个儿子叫刘建,才高而气盛,经常对刘迁心怀不满,暗中派人告发刘迁曾企图刺杀朝廷中尉,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处理。

  刘安很害怕,想要举兵谋反,又一次和伍被商量,说道:“先生认为当初吴王兴兵造反,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伍被道:“不对。我听说吴王后来非常后悔,希望大王不要像吴王那样后悔。”

  刘安说道:“吴王哪里懂得什么叫造反!当初朝廷的将领一天中有四十余人经过成皋。

  如今我截断成皋通道,占据三川的险要之地,再征召崤山以东的兵马,在这样的情况下举事,左吴、赵贤、朱骄如等都认为可以有九成把握,只有您认为是有祸无福,这是为什么呢?一定会像你说的那样,不可能侥幸成功吗?”

  伍被回答说:“如果大王一定要干的话,我有一计。

  当今各封国国君对朝廷都没有二心,老百姓也没有怨气。

  大王可以伪造丞相、御史的奏章,说是要请求皇上将各郡、国的豪杰之士和殷实富户迁徙到朔方郡,大量征发士兵,使集合期限紧迫。

  再伪造诏狱之书,声言要逮捕各封国的太子和宠臣。

  如此一来,就会百姓怨恨,诸侯恐惧,再派遣能言善道之人接着到各地游说,或许可以侥幸有十分之一的希望吧!”刘安道:“这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用不着这么麻烦。”

  于是,刘安伪造了皇帝印玺和丞相、御史大夫、将军、军吏、中二千石及周围各郡太守、都尉的印信,并伪造了朝廷使者的信节。

  又准备派人伪装在淮南国犯罪而西逃长安,投到大将军卫青门下,一旦发兵,立即将卫青刺死。

  刘安并且说:“朝廷大臣中,只有汲黯喜欢犯颜直谏,能够严守臣节,为忠义而死,难以迷惑,至于游说丞相公孙弘之流,就如同去掉物件上的覆盖物或摇掉树枝上的枯叶一般容易。”

  刘安打算调动本国的军队,怕相和二千石官员不肯依从,便与伍被商议,计划先将丞相和二千石官员杀死,同时打算派人身穿治安人员服装,手持告急文书从东边奔来,高喊:“南越国的军队攻入我国边界了!”要以此为借口起兵。

  就在此时,廷尉前来逮捕淮南国太子刘迁。

  刘安听到消息后,与刘迁密谋,召相和二千石官员前来,企图杀死他们,兴兵造反。

  召相,相一人应召来刘安犹豫,拿不定主意,刘迁便刎颈自杀,但没有死成。

  伍被自己前往廷尉那里,告发与刘安图谋反叛的情节。

  廷尉于是派人逮捕了淮南国太子和王后,并且包围王宫,悉数搜捕在淮南国内与淮安王一道谋反的宾客,取得谋反证据后,奏闻朝廷。

  汉武帝命公卿处治刘安党羽,派宗正手持皇帝符节前往淮南国处治刘安。

  没等宗正来到,刘安便自刎而死。

  于是,将淮南王后荼、主子刘迁处死,所有参与谋反计划的人一律灭族。

  汉武帝因为伍被平常的言论中曾多次赞美朝廷,所以想不杀他。

  廷尉张汤说:“伍被首先为淮南王作谋反计划,其罪不能赦免。”于是伍被被杀。

  侍中庄助平时与淮南王关系密切,二人曾私下议论事情,淮南王还曾送给庄助许多钱物。

  汉武帝认为这是小罪,想不杀他。

  但张汤坚持要杀,认为:“庄助出入宫廷是皇上心腹之臣,却外与诸侯如此私交,如不杀庄助,今后类似的事情就不能禁止。”庄助终于被当众斩首。

  衡山王刘赐上奏朝廷,请求废掉太子刘爽,立刘爽之弟刘孝为太子。

  刘爽听到消息后,立即派他的亲信白嬴到长安上书朝廷,揭发“刘孝私自造兵车、锻箭矢,并与父亲的姬妾通奸”,想除掉刘孝。

  正好主管官员在逮捕参与淮南王谋反计划的人时,在刘孝家中抓到陈喜,于是参劾刘孝窝藏陈喜。

  刘孝听说法律规定“先行自首的,可以免除罪责”,便自己先向朝廷告发了共同的密谋反叛枚赫、陈喜等人。

  公卿大臣奏请汉武帝逮捕衡山王治罪,衡山王自刎而死。

  王后徐来、太子刘爽及刘孝都被当众斩首,参与谋反计划的人一律灭族。

  总计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两案,因受牵连而被处死的列侯、二千石官员及地方豪侠人物达数万人。”

  夏季,四月,大赦天下。

  丁卯(二十一日),汉武帝立皇子刘据为太子,时年七岁。

  五月乙巳晦,(三十日),出现日食。

  匈奴军队一万人侵入上谷地区,杀死数百人。

  当初,张骞从月氏国回到汉朝后,向汉武帝详细介绍了西域各国的风土民情:“大宛国在我国正西方约一万里处。当地人定居,耕种田地,多产好马,马汗像血一样红;有城郭、房屋,与中国相同。

  大宛国东北为乌孙国,它的东面为于阗国。于阗以西,河水都向西流入西海;以东的河水则向东流入盐泽。

  盐泽一带河流在地下流淌,成为暗河,往南就是黄河源头。

  盐泽距长安约五千里。

  匈奴国的西界在盐泽东面,直到陇西长城,南面与羌人部落接壤,将我国通往西域的道路隔断。

  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都是游牧国家。

  随牲畜逐水草而居,风俗与匈奴一样,大夏国在大宛西南方,其风俗与大宛相同。

  我在大夏时,曾见到我国邛山出产的竹杖和蜀地的布,我问他们:‘这东西是从哪里得来的?’大夏人说:‘是我国商人去身毒买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约几千里之外,习俗是定居,与大夏一样。

  据我估计,既然大夏在我国西南一万二千里外的地方,而身毒国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外,且有我国蜀地的东西,说明身毒距蜀地不太远。

  如今我国出使大夏,如取道羌人地区,道路险恶,羌人又厌恶;如从稍北一些的地区走,便会落入匈奴人手中;而通过蜀地,应当是直路,又没有强盗。”

  汉武帝听到大宛及大夏、安息等都是大国,多产奇异之物,人民定居,颇与中国相同,但军事力量薄弱,喜爱中国财物;北面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强盛,但可以用贿赂、引诱的方法使他们归附中国,如果真能不通过战争就争取到他们的归附,那么,中国的疆域可以扩大万里,远方的人将通过九重翻译来朝见,风俗各异的国家将归入中国版图,天子的威德将遍布四海。

  因此,汉武帝欣然同意了张骞的建议,命张骞从蜀郡、犍为派王然于等人作为使者,由、冉、徙及邛、间四道向身毒国进发。

  各路使者分别走出一二千里之后,北路被阻于氐、,南路被阻于、昆明。

  昆明一带没有君长,盗匪众多,经常劫杀汉朝使者,所以始终无人能通过其地。

  这次汉朝使者为寻访去往身毒国的道路,才第一次通滇国,滇王当羌问汉朝使者说:“汉朝与我国相比,谁大呢?”夜郎王也向汉朝使者提出相同的疑问。

  因为道路阻塞,他们都各霸一方为王,不知汉朝的广大。

  使者回国后,一再强调滇国是大国,值得争取它归附,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于是重新开始经营西南夷地区。

  二年,属庚申。

  冬季,十月,汉武帝巡幸至雍。

  三月戊寅(初七),丞相、平津侯公孙弘去世。

  壬辰(二十一日),汉武帝任命御史大夫、乐安侯李蔡为丞相,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

  汉武帝命霍去病以票骑将军身份率骑兵一万,自陇西出发北击匈奴,经过五个王国,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出一千余里,杀匈奴折兰王,斩卢侯王,俘获浑邪王的王子及相国、都尉,其斩首俘获匈奴军士八千九百余人,并夺得休屠王用以祭祀上天的金人。

  为此,汉武帝下诏书增加霍去病食邑二千户。

  夏季,霍去病又与合骑侯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同时从北地分两路出击匈奴,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也同时从右北平分路出击。

  李广率骑兵四千为先锋,距大部队约数百里,张骞率骑兵万余人殿后。

  匈奴左贤王率骑兵四万,将李广率领的先头部队团团包围。

  李广的军士都感到恐惧,李广便命自己的儿子李敢独自率领数十名骑兵直穿敌阵,从敌阵左右冲出后返回。

  李敢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军士的情绪才安定下来。

  李广命部下将士面对敌军列成圆形战阵,匈奴兵向汉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箭如雨下,汉军士卒阵亡过半,箭也快用尽了。

  李广便命令部下拉满弓弦,但不发射,由他亲自用特大的黄色强弓射匈奴将领,一连射死好几名,敌人的攻势才渐渐缓和下来。

  此时天色已晚,汉军将士全都面无人色,只有李广神情自如,更愈发加紧巡视阵地,调整部署,全军上下全都钦佩他的勇气。

  第二天,汉军再次奋力与匈奴兵激战,虽然死亡大半,但消灭的敌人超过己方的损失。”

继续阅读:第四百三十二章 陇西之要,在于西域(二十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天下布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