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北似乎很是了解羌人?”皇甫嵩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丝试探。
“不敢”秦颜只是回答了皇甫嵩这两个字。
皇甫嵩听到秦颜的这两个字,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话。
“殷商战场到到武乙之时凶暴毒虐,犬戎侵犯边境,周古公宜父翻过梁山到岐山脚下避难。
到其儿子季历时,于是率军征讨西落鬼戎。
商王太丁的时候,季历又攻打燕京的戎族,戎人大败周的军队。
两年以后,周人的部队打败余无的戎族,这时候太丁任命季历为牧师。
自此以后,季历又攻打始呼、翳徒的戎族,都获得了胜利。
而到了文王担任西伯时,周人的西面有昆夷为害,北面有殓狁构成危险,于是文王打退了戎狄并且在那裹驻守军队,戎狄没有不臣服的。
文王于是统率西戎,征讨背叛殷商的国家来事奉纣王。”
“文王之后的武王率军攻打商时,羌人、掌人率领军队在牧野会师。
到周穆王时,戎狄不向周朝进贡,穆王于是西征犬戎,俘虏了犬戎的五位王,又获得四只白鹿、四只白狼,穆王于是将戎人迁徙到太原。
夷王时周朝衰弱,边远的戎人不来朝拜,天子就命令虢公率领六军之师攻打太原的戎人,一直打到俞泉,获得一千匹马。
周厉王残暴,戎狄入侵掠夺,竟然进入犬丘,杀害了秦仲一族,天子下令征讨戎人,居然不能取胜。
到宣王继位的第四年,派秦仲攻打戎人,秦仲被戎人杀死。
天子接着命人召来秦仲的儿子庄公,给他七千兵力,让他征讨戎人,打败了戎人,戎人由此稍稍退却。
二十七年后,天子派军队攻打太原的戎人,不能取胜。
五年之后,天子征讨条戎、奔戎,天子的军队被戎人打败。
两年以后,晋人在汾水边下隰的地方打败了北戎。
与此同时戎人也灭掉了姜侯的封邑。”
“在第二年,天子征讨申戎,周军打败了申戎。
十年以后,幽王命令伯士征讨六济的戎人,结果军队战败,伯士死在那裹。
这一年,戎人包围了犬丘,俘虏了秦襄公的哥哥伯父。
当时幽王昏庸残暴,四方夷人交替入侵,结果幽王废掉申后而立褒姒为王后。
申侯发怒,就同戎入侵犯周朝,在郦山杀死了幽王。
周朝于是向东迁到洛邑,秦襄公进攻戎人,救援周朝。
这也就是闻名后世的平王东迁!”秦颜叹了一口气道。
一个王朝居然是被华夏看不起的戎狄所灭亡的,着实让人耻笑!
“又两年以后,邢侯大败北戎。
时间到平王末年,周朝最终衰弱。
戎人迫近华夏,从陇山向东直到伊水、洛水,处处都有戎人。
这时候,渭水上游有狄、螈、邦、冀之戎,泾水北边有义渠之戎,洛水有大荔之戎,渭水南岸有骊戎,伊水、洛水之间有杨拒、泉皋之戎,颖水上游西面有蛮氏之戎。
在春秋时代,戎人偶尔进入中原,参与华夏各国的盟会。
鲁庄公攻打秦国,攻取邦、冀之戎。
十多年以后,晋国减掉了骊戎,这时候,伊、洛之戎强大,向东侵犯曹国、鲁国,十九年以后,终于进入天子的国都,于是秦国、晋国攻打戎人以援救周天子。
两年以后,戎人又进犯京城,齐桓公微调诸侯国军队在周驻守。
九年以后,陆浑戎从瓜州迁居伊川,允姓戎迁居渭水、油水一带,束面到达辗辕。
在黄河以南,大山以北的称为阴戎,阴戎的种族繁衍日益增多。
适值晋文公想建立霸主的基业之时,就贿赂戎狄,要他们打开道路,用来辅助周天子。
而秦国的穆公却得到戎人由余,终于称霸西戎,开拓了上千里的土地。
到晋悼公时,又派魏绛与诸戎和好,再次建立霸业。
这时候,楚国、晋国非常强盛,以威力使诸戎服从,陆浑、伊、洛、阴戎事奉晋国,但蛮氏跟随楚国。
后来陆浑背叛晋国,晋国派荀吴率军灭掉了陆浑。
四十四年以后,楚国抓了蛮氏,将他们全部关押。
这时候,义渠、大荔两族最为强大,修筑了几十座城邑,都自称王。”
“而在周贞王八年,秦国厉公率军灭掉大荔,占领了大荔的地盘。
同时赵国也灭掉了代戎,就是北戎。
韩、魏两国又一道渐渐吞并伊、洛之戎和阴戎,将他们消灭。
这些戎族中漏网的人都向西翻过淠山、陇山逃走了。
自此以后中原再没有戎人入侵,仅留下义渠戎族。
周贞王二十五年,秦国派军攻打义渠,俘虏了义渠王。
十四年后,义渠在此起兵入侵秦国,到达渭水南岸。
一百多年后,义渠人在洛水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四年以后,义渠国内发生战乱,秦国惠王趁机派庶长操率领军队平定了义渠,义渠自此向秦国称臣。
八年以后,秦国攻打义渠,占领了郁郅。
又是两年以后,义渠人集结在李伯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第二年,秦国攻打义渠,攻占徒泾二十五座城邑。
在秦国昭王继位时,义渠王朝见秦王,就与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私通,生下两个儿子。
到周赧王四十三年之时,宣太后在甘泉宫诱杀了义渠王,接着发兵灭掉了义猩,开始在那裹设置陇西、北地、上郡。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当时能够主政一国的女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秦颜不由感叹到。
“的确,宣太后的手段,不得不让人让一句心服口服。
居然能够下定决心将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男人给诱杀!”皇甫嵩也不的不承认宣太后的手段厉害!
秦颜看了一眼皇甫嵩之后,就继续开口了。
“其实戎人原先没有国君首领,他们在夏后氏到殷商和周之间,有的戎族跟随诸侯牧伯征战,有功劳,天子封给他们爵位,成为藩国。
春秋时代,陆浑戎、蛮氏戎称子,战国时代,大荔、义渠称王,到戎族衰败灭亡时,剩下来的戎人全都恢复过去的酋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