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陇西之要,在于西域(三十三)
黯夜听雨2025-07-02 21:164,011

听到男子的话之后,何霖随即转头看向了男子的方向,对着男子点了点头。

  “族兄,我觉得还不错,喉咙没有那么不舒服了。

  你以为呢?”何霖看着男子缓缓开口道。

  男子看了一眼何霖之后,缓缓的举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道。

  “味道不太足了,应该换了!”男子将杯中的茶水,倒入了一旁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木桶之中。

  重新开始泡茶了。

  而何霖听到男子的话,看到男子举动之后,不由的抿了一口茶水。

  “族兄,这味道明明还有,你在做什么?”何霖看着男子,有一些不明白!

  “你觉得呢?”男子看着何霖,缓缓开口道。

  “不知道,你的心思,我猜不透也就不想猜了!”何霖看着男子缓缓开口道。

  “也是,我泡茶了,你自己继续说吧!”男子看着何霖,缓缓开口。

  “好!”何霖看了一眼男子说道。

  “这时,发生小规模的旱灾,汉武帝命官员求雨。

  卜式说道:“朝廷的衣食供应全靠赋税,如今桑弘羊却让官吏们坐在市场店铺之中,贩卖货物,追求利润。

  只有烹杀桑弘羊,天才会下雨。”

  秋季,有异星出现在井宿。

  十几天后,三台星旁又出现异星。

  善观星象的王朔说道:“观测时只看到土星独自出现,形状似瓜,一顿饭工夫后消失。”有关官员都说:“陛下开创汉朝天子封禅记录,上天用‘德星’回报陛下。”

  当时齐王刘闳去世,因没有儿子,封国被撤销。

  冬季,十月,汉武帝巡幸至雍,祭祀于五;回长安后,祭祀泰一神,并叩拜“德星”。”

  “春季,正月,公孙卿报告说:“在东莱山看到神仙,他好像说要见天子。”

  于是汉武帝前往缑氏城,封公孙卿为中大夫,到东莱住了几天,却未见到神仙,只看到了巨人的足迹。

  汉武帝又派出数以千计的方士去寻访神,采摘灵芝。

  当时正逢旱灾,汉武帝外出巡游没有理由,便去祭祀万里沙神庙。

  夏季,四月,返回长安,中途祭祀泰山。

  先前,黄河在瓠子决口,后二十多年未将决口堵塞,梁、楚一带地方受害最深。

  本年,汉武帝派大臣汲仁、郭昌二人征调数万人堵塞瓠子决口。

  汉武帝从泰山回长安途中,亲自到黄河决口处视察,将白马、玉璧沉入河中,命随驾群臣和扈从官员自将军以下一律背负柴薪,终于将决口堵住。

  汉武帝命人在原决口处兴建宫室一座,名叫宣防宫;又开挖两条渠道,将黄河导入北行的两条河渠,恢复大禹治水时的旧状,梁、楚地区又安宁了,从此不受水灾之害。

  不久之后汉武帝回到长安。

  汉武帝开始命令越族巫师祭祀上帝和众鬼,并使用鸡骨进行占卜。

  据公孙卿说,神仙喜欢住在楼中,于是汉武帝命人在长安兴建蜚廉观、桂观,在甘泉兴建益寿观、延寿观,派公孙卿携带皇帝符节,布置好全部设备,恭候神仙降临。

  又兴建通天茎台,在台下摆设祭祀器具,兴建甘泉宫前殿,并对其他各处宫室进行扩建。”

  “当初,燕国全盛之时,曾经占领真番、朝鲜为属地,设置官吏,修筑边防要塞。

  秦灭掉燕国之后,这一带成为辽东郡的外部边界。

  汉朝兴起后,因该地遥远,难于守御,所以只重修了辽东地区的原有边塞,以水作为边界,属燕国管辖。

  燕王卢绾谋反,逃入匈奴,燕国人卫满聚集亲信一千余人,头梳发髻,身穿蛮夷服装向东逃出边塞,渡过水,占据秦时旧有空地,自立为王,逐渐将真番、朝鲜的蛮夷部族和从燕国逃出的人归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建都王险。

  到汉惠帝、汉高后时期,因天下刚刚安定不久,辽东太守便与卫满约定:由卫满作为汉朝的外臣,保护汉朝边塞之外的蛮夷部族不对汉朝边塞进行侵扰;如果各蛮夷部族的首领要到汉朝晋见天子,卫满不得禁止。

  因此,卫满得以利用兵威和财物侵略和降服周围弱小部族,真番、临屯都来臣服归属,使其统治地域扩大到方圆数千里。

  王位传到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时,卫氏朝鲜招降的汉朝逃亡之人越来越多,而卫右渠又从来未到长安朝见过汉朝天子;辰国国君想要上书汉朝,晋见汉天子,也因卫氏朝鲜的阻隔而不得通行。

  汉朝于本年派使臣涉何前去劝诱并卫右渠,但卫右渠却到底不肯接受诏令。

  涉何离开朝鲜,来到边界,在水河边,命驾车人将护送他的朝鲜副王长刺杀,然后立即渡过水,驰入汉朝边塞,回来报告汉武帝说:“杀死了朝鲜将领。”汉武帝认为他有杀朝鲜人的美名,未加责问,任命他为辽东东部都尉。

  朝鲜怨恨涉何,派兵攻击辽东,将涉何杀死。

  六月,甘泉宫斋房中长出九茎灵芝。为此,汉武帝下令大赦天下。

  而不久之后,大旱出现,汉武帝因为旱灾而忧虑,公孙卿说:“黄帝时,封祀后便出现大旱,使封土干了三年。”汉武帝于是颁布诏书说:“天旱,意旨是要使封土干吧!”

  秋季,在汶水边兴建明堂。

  汉武帝下令招募天下犯有死罪的人当兵,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齐国渡渤海,左将军荀彘从辽东出发,征讨朝鲜。

  当初,汉武帝派王然于利用南越败亡的事例和诛平南夷的兵威劝告滇国国王入朝归附。

  滇王拥有数万部众,邻近的东北方又有与之同姓的劳深、靡莫两国相互支持,所以不肯听从汉朝。

  劳深、靡莫两国还多次侵袭汉朝使臣部下。

  于是汉武帝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征调巴、蜀地区的军队灭掉劳深、靡莫两国,兵临滇国。

  滇王举国投降,请求汉朝派置官吏,并亲自入朝。

  汉朝在该地设置益州郡,并赐给滇王王印,命他继续管辖他的百姓。”

  “此时,汉朝先后灭掉了南越和东越两国,剿平了西南夷各部族,新增设了十七个郡,并仍按当地原有风俗习惯进行治理,不征收赋税。

  南阳、汉中等旧有各郡,则各根据距离的远近,为新设各郡的官吏和兵卒提供粮食、钱物、邮传车、马匹及配件用具。

  由于新设各郡时常发生小规模叛乱,杀死官吏,汉朝便征调南方各郡的官吏兵卒前往镇压,过了一年达一万多人,所需费用全部依靠大农令。

  大农令靠调剂各地的物资和盐、铁专卖的所得,补充赋税的不足,所以还可以供应。

  然而军队所过之处,地方官府供应军需,只不使缺乏而已,不敢再提专有赋税的法令了。

  这一年,汉武帝任命御史中丞南阳人杜周为廷尉。

  杜周外表宽厚,内心却苛刻至极,对事情的处理基本上效法张汤。

  当时,长安诏狱的犯人日益增多,二千石官被逮捕囚禁的,旧的未去,新的已来,不下一百余人;廷尉一年要处理的案件达到一千余件。

  一件大案,受牵连被逮捕或作证的人有几百,小案也有数十人;远的数千里,近的数百里,都要前来对质。

  廷尉和京中各官府因办理皇帝交下的案狱而逮捕的人达六七万人,再经过法官狱吏的牵连攀扯,增加到十万余人。”

  “三年,属癸酉。

  冬季,十二月,打雷;天降冰雹,像马头一般大小。

  汉武帝派将军赵破奴攻击西域车师国。

  赵破奴率轻骑兵七百余名先到西域,生擒楼兰王,然后大破车师国,并乘机以兵威困迫乌孙、大宛等国。

  春季,正月甲申,汉武帝下诏封赵破奴为浞野侯。

  王恢因辅佐赵破奴攻袭楼兰国,被封为浩侯。于是从酒泉到玉门都有了汉朝设立的边防要塞。

  与此同时,角、鱼龙、曼延之类的杂技游戏开始在天下兴起。

  汉军进入朝鲜境内,朝鲜王卫右渠派兵占据险要之地进行抵抗。

  楼船将军杨仆率领齐国军队七千人先行抵达王险。

  卫右渠据城坚守,探知杨仆兵力单薄,便出城袭击杨仆。

  杨仆军兵败溃散,逃入山中十几天,后逐渐找回溃散的兵卒,重新聚集起来。

  左将军荀彘率部攻击朝鲜水西面的军队,未能攻破。

  汉武帝因为两位将军未能取胜,便派卫山前往朝鲜,用军事压力劝谕卫右渠归顺。

  卫右渠会见卫山,叩头道歉,说道:“我愿意归降,但害怕两位将军用诈术杀我;如今见到天子信节,所以请求再次归降。”卫右渠派太子前往汉朝谢罪,并献马五千匹,又为汉军提供军粮。

  朝鲜太子率众一万余人,手持武器,将要渡过水,卫山和荀彘疑心要生出变故,便对太子说:“既然已经归降,应命你手下人不要携带兵器。”太子也怕卫山和荀彘用计杀他,于是不肯渡水,带人返回。

  卫山回京报告汉武帝,汉武帝将卫山诛杀。”

  “其后,荀彘率军攻破水岸上的朝鲜军队,于是向前推进,逼临王险城下,包围城西北。

  杨仆也率领部众前往会合,屯兵城南。卫右渠坚决守城,汉军一连数月未能攻下。

  荀彘率领的燕、代地区兵卒大多强劲剽悍;而杨仆所率齐国兵卒因曾经遭到败亡困辱,全都心怀恐惧,将领也感到惭愧不安,所以在围困王险城时,常常主张和平解决。

  荀彘督军猛攻,朝鲜大臣们就暗中派人与杨仆私下商议投降之事。

  使者往来磋商,还未肯作决定。

  荀彘几次和杨仆商约共同作战的日期,但杨仆想与朝鲜私定和约,所以不与荀彘会合。

  荀彘也派人寻找机会劝说朝鲜归降,而朝鲜不肯,而希望向杨仆投降,从而引起荀、杨两位将军的不和。

  荀彘认为,杨仆先前曾经兵败,犯下丧失所属部队之罪,而今与朝鲜私相友善,而朝鲜又不归降,所以怀疑他有背叛的阴谋,但未敢发动。

  汉武帝因为荀彘、杨仆二人包围王险城后行动不一致,军队许久不决战,所以派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纠正,并授权公孙遂遇事可以相机行事。

  公孙遂到达后,荀彘说:“朝鲜早就应当攻下;所以拖了这么久还未攻下,是因为楼船将军好几次不按照约定的日期会合。”

  又将平时自己对杨仆的怀疑一一告诉公孙遂,说道:“现在这样还不先发制人,恐怕会成大祸。”公孙遂也同意荀彘的看法,便用天子符节召楼船将军杨仆来左将军营中议事,当即命左将军帐下武士将楼船将军逮捕,并兼并了其所属部队。

  公孙遂将此事报告汉武帝,汉武帝将公孙遂处死。

  左将军荀彘将两支部队合并后,随即加紧对朝鲜发动进攻。

  朝鲜国相路人、国相韩阴、尼相参、将军王等相互商议道:“当初打算向楼船将军投降,今楼船将军已被逮捕,只有左将军一人指挥汉军,攻击越来越猛烈,恐怕我方无法抵挡,而国王偏又不肯向左将军投降。”于是韩阴、王、路人都逃亡投向汉军大营,路人死于半途之中。

  夏季,尼相参派人杀死朝鲜王卫右渠,前来投降。

  汉军尚未开进王险城时,原卫右渠的大臣成己降而复叛,再次进攻汉朝官吏。

  荀彘命卫右渠的儿子卫长、降相路人的儿子路最劝告朝鲜民众归顺汉朝,并诛杀成己。

  汉朝因此而平定朝鲜,设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封参为清侯,韩阴为苴侯,王为平州侯,卫长为几侯;路最的父亲路人为降汉而死,颇有功劳,封为涅阳侯。”

  “不久之后,左将军荀彘被下诏召回长安,汉武帝以争功相嫉、计谋乖戾的罪名将其当众斩首。

  而楼船将军杨仆也因当初兵至列口时,本应等待与左将军会合,却擅自先行,造成了麾下军队很大的伤亡,其罪本应斩首,交金赎身后成为平民!”

继续阅读:第四百三十八章 汉武之时,朝廷之事(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天下布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