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女生,叫做治愈系女生,就是那种只要看上她一眼,你就会觉得世界很美好、纯粹,然后心情也会变好的女生。
李纾就是治愈系女生的代表。
温柔、甜美、纯净,令少年慕艾,令人青年向往,令某些中年油腻大叔见之都会忍不住喜欢。
当然了,李纾无疑是幸运的。
她家世好,人也聪明,又有一个能力很强的父亲为她遮风挡雨。
如果没有意外变故的话,李纾一直都会是别人眼中的美丽小公主,无忧无虑。
听到身后传来李纾的声音,我也很意外。
转头一看,就瞧见一位穿着简约洁白衣裙,长发乌黑柔顺披肩的女孩站在不远处。
一米六五左右的标准身高,五官秀美洁净,灵动的眼睛特别吸引人。
李纾穿着与衣裙同色白球鞋,亭亭玉立,整个人甜美,大方,清纯……
如果,她的身边没有跟着一个梳着板寸高大男孩,我想这一幕的意境可能会更美好一些。
单手抄兜,微眯着眼,那个紧挨着李纾站着的大男孩就是李浩轩。
从高一下学期的那场演唱会后,李浩轩就一直在李纾的面前经营着自己的形象。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李纾终于在高考前夕答应做他的女朋友。
而现在,他们已然是正常的男女朋友关系了。
从高三开始,李浩轩、李纾这一对儿就被好事者们誉为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
起初李纾还会对别人辩解,后来打趣他们的人越来越多了,李纾也从一开始的辩解变得懒得反驳,再到慢慢喜欢上人们的这种称颂。
毕竟李浩轩的形象真的不错,是小女生眼中的典型校草,也是绝大多数男生非常想修理的对象。
每一次,当有人开玩笑说李纾是李浩轩媳妇儿时,李浩轩都会不无得意地撇上我一眼。
这个人对我一直有淡淡的敌意。
因此,在高一的时候,和李纾关系最好的男生还是我。同样,在校篮球队和外校比赛时,学长们也会优先安排我上场。
我是当时全校三分球射得最准的男生,不论李浩轩愿不愿意承认,在很多次篮球比赛中,我拿下的得分都远远超过他,有那么一两次,我抢下的分数更是等同于他的两倍。
或许就是这些原因吧,李浩轩看我一直不太爽。
即便我在父母出事后消沉低调了下来了,他也依旧不会放过在我眼前秀优越的机会。
当然了,我看这孙子也不爽。不过更多的时候,我懒得和他计较。
因为,在历经了家庭变故之后,那种小男生之间的意气之争,在我看来就很幼稚了。
我没想到在这里会碰到以前的同学。
除了李纾、李浩轩外,还有另外三个以前在班上也很活跃的同学也在这里。
那三人分别是李纾的闺蜜齐钰、李浩轩的铁杆跟班张群,还有在班上和谁都能处好关系,堪称八面玲珑的丁思宇。
他们三人见我和一个黑人坐在这里吃饭,也感觉很惊讶。
丁思宇在我转过来之后笑道:“钱秋林,你这一个多月跑哪去了?高考结束后就玩消失,毕业散伙饭也不来,我和林哲打你电话都打不通。”
在美国的经历令我沉稳了许多。
我起身向他们走去,笑道:“有急事去了趟美国,今天刚回上海。你们怎么都在这呢?”
“真的假的啊,你在美国待了一个月?”齐钰有些不太相信道。
“齐钰,你这就不知道了吧。钱秋林的爸爸是归国华侨,他在美国还有亲人的。”
丁思宇笑着道,对我的话没什么怀疑。因为他初中也是和我一个班的,知道一点我家的情况。
齐钰闻言,很是讶然,像是要重新认识我一样。
李浩轩和张群也神情微动,在他们的印象中,一直以为我是出生于小市民家庭。
李纾算是他们当中对我了解最多的一个人,一听我去了美国,便便笑道:“那边的那位,是你在美国认识的朋友吗?”
“是啊,他叫丹尼斯,是我哥们。”再见李纾,我的心态非常坦然,笑着说道。
丹尼斯那货一听我们提起他,就自来熟地凑过来对李纾伸手道:“侬好,认得侬老开心额。”
半生不熟的上海话从一个黑人哥们嘴里蹦出来,顿时就有了几分喜剧效果。
李纾他们几人都被逗得一乐,只有李浩轩看着和李纾握了握手的丹尼斯,眼中闪过不快之色。
李纾抿嘴一笑,问丹尼斯的上海话是不是跟我学的。
丹尼斯摇头说是自学的,顺带黑了我一把,说我非要收学费才肯教他说方言。
张群、齐钰听了,马上半真半假地对我口诛笔伐。
我则旧话重提,问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
李浩轩一脸“你没带脑子”的表情微嘲道,来这里当然是为了吃饭了。
丁思宇知道我和李浩轩素来不对付,他怕我们呛起来,就告诉我说,今天是李纾的生日,他们约好了一起来附近玩,晚上大家还有其他的几位同学则会一起去李纾家参加生日Party。
我听到这个消息微微一怔,没想到今天是李纾的生日。当即便说了一句“生日快乐”。
李纾笑了笑,落落大方说:“既然你已经回来了,晚上一起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吧,还有丹尼斯,你也一起吧。”
我闻言心想,这事情可太巧了,不过如果运气好的话,晚上说不定能有机会参观李纾父亲的藏品室。
这么想着,我便笑着同意了下来。
李浩轩很显然不希望我去,听到这话脸色都臭了两分。
既然遇到了,大家又都是来这吃饭的,在丁思宇的建议下,我们便换了张大桌坐在一起。
都是老同学,大家落座后话匣子一打开,气氛就热闹了起来。
我们都是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提及最多的还是班上同学们的高考分数和各自的志愿。
一会儿说谁谁谁超常发挥考了多少分,一会儿又提起谁高考失利打算复读。
一番闲聊下来,我也知道了李纾他们几人的高考分数。
学霸李纾的分数最高,有698分,丁思宇次之,667分;然后是李浩轩、张群、齐钰他们,分数在580-620之间。他们五人都是上海本地人,分数也够,不出意外都被复旦大学录取了。
不过李纾的老爹希望李纾能出国深造,所以最后李纾拒绝了复旦,选择留洋英国剑桥。
李浩轩才追上李纾不到两个月,自然不愿分离,也准备留英。
我虽然是今天才回上海,但外婆早就把我的高考分数报给了我,是一个很中规中矩的分数,628。
和李纾他们不一样,我最后填的第一志愿是上海交大。
因为,我老妈以前就是交大毕业生。反正我感兴趣的学科,交大都有,也是出于一种缅怀。不过我选择交大的原因,没有和李纾他们细说。
一顿饭的时间,大家聊了很多。
话题渐渐由各自选择的大学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比如理想,比如未来的就业方向,李纾他们也向丹尼斯询问了一些美国大学生的学习环境。
总而言之,这一顿饭总体上吃的还是很放松随意的。
午饭结束后,李纾他们还有其他安排,便和我们分开。
临走之前,李纾也没忘提醒我,要记得晚上来参加她的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