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钱尘往事(上)
执迷2025-10-16 10:342,849

眼见邹逾仅剩的女弟子身死,我与姚半仙对视一眼,也没再说什么。

同情唏嘘之类的感慨是不存在。

立场敌对,那女人刚才也在想着置我们于死地,结果一番交手过后,却是她自己死在了邹逾生前布置的陷阱里,这也算“有始有终”了。

“此地已无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咱们带上千机盒直接走吧。”姚半仙又搜罗了一圈暗室后,对我说道。

我点了点头,看了眼刚才女人藏身的壁墙,便与姚半仙离开了这里。

院外,赵立和老贾见我们拿着个盒子平安出来,也从两边的屋顶上跳下,过来与我们汇合。

随后,我们回到了客栈。

这时天色还没亮,客栈里也是一片静谧,姚半仙将千机盒放在房间桌上,又检查了一下门窗是否关好,便让我们退开,开始着手解除千机盒。

千机盒是一种非常机巧的盒子,每一个千机盒的开启步骤都繁复非常。

稍有一步弄错,盒子就会彻底封死,并喷洒出毒烟、毒雾等机关。

姚半仙在机关术方面同样有很高的造诣。

可即便是他,也不得不谨慎对待,花了足足一刻钟,才将书本大小的千机盒解开。

千机盒解开后,姚半仙便从里面拿出了两张牛皮纸和一本用布包裹着的薄薄的小册子。

我见他将东西取出后,这才和赵立、老贾凑过去观看。

姚半仙将其中一张牛皮纸摊开,借着煤油灯的映照,我扫了眼后奇道:“这张图,与我们在梁皇山中看到的刻图一模一样。”

“嗯,这下可以百分百确定,我父母当年寻找的那座古墓,肯定与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姚半仙闻声也点头道。

赵立不爱读书,老贾不喜欢说话,但却爱看各种话本演绎。

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乱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与奸雄,草包与草莽辈出的时代,所以老贾对于那段时期的著名人物也耳熟能详。

他闻言说道:

“九龙山里的是忠献王墓,梁皇山里的是忠懿王墓,他们的老子钱元瓘,祖父钱繆的墓都在杭州。在位还不到一年的忠逊王钱弘倧死后则被埋在会稽山。”

“姚先生说那座古墓与吴越国脱不开关系,又会吴越国哪位君王的墓?”

姚半仙想了想道:

“史料上有记载,忠献王钱弘佐也是葬在杭州的,可事实你们都看到了,他的陵寝藏于平湖县九龙山。但九龙山里墓中的棺材是空的,没有钱弘佐的尸骨。”

“所以,九龙山墓真的就是不是忠献王的墓还得打一个问号。”

我听到这话,不太赞同道:

“吴越国最辉煌时,也不过是割据两浙加上半个福建的面积。”

“以当时的吴越国的生产力,能在九龙山里给钱弘佐修建那么一座大墓就不容易了。他们又怎么有那么多余钱跑到与南唐交界的边陲山地去修建一座更大的陵墓?”

“就算他们有余钱修墓,那么大的工程,也瞒不过世人耳目啊。”

姚半仙想了想,也觉得我这话有道理。

毕竟吴越国只是地方政权,而不是统一全国的中央王朝,以当时吴越国的处境,如果连着劳民伤财修建两座大型陵墓,恐怕不用等南唐入侵,吴越国自己的百姓就得造反了。

如此一想,那座古墓与钱弘佐之间存在关联的可能性真的微乎其微。

姚半仙也没有辩驳我,只是笑道:“这些猜测容后再说吧。这里还有两张牛皮纸,我们先看完再说。”

姚半仙说完,便将另一张牛皮纸摊开。

这张牛皮纸比刚才的那张大很多,上面标注的全是一些陵墓内部的结构图,包括那条墓道上设有几处机关,这些在图上都有很清楚的标明。

一瞧见这标注清晰的墓道机关图,我们都不由轻轻吸了口气。

我摸了摸这年代明显比刚才那张还要久远的牛皮图纸,说道:“如果这张机关图是真的,难怪邹逾有底气拒绝与任何人合作。”

“现在还不好说,我们先看看这小册子上写了什么吧。”姚半仙不置可否,将最后一本小册子翻了开来。

小册子的确很小,也很薄,总共不过六七页的样子。

我们翻开一看,这才知道,原来这上面记录的是邹逾父亲邹丞的笔记。

这笔记上说,位于安徽歙州东南三十里的群山中,有一古墓里埋藏着晚唐之后最大的宝藏。

而宝藏的来源呢,绝大部分是晚唐黄巢起义中起义军转战江南在江南收刮到的金银财宝。

(嗯,以剧情需要为名,执迷又开始胡扯了。)

黄巢起义,是晚唐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虽然起义的领袖是盐商出身而非农民,起义的缘由和立场是否正义也不去说他。

单说起义运动中,黄巢率军转战江南的事情。

江南自古就是鱼米富庶之地。黄巢军到江南后,一路攻城略地,避实就虚,在运动战中着实缴获了不少丰硕的战利品。

但因为追剿的唐军黏得也紧,黄巢军得到的那些战利品中,有不少古玩字画,金器玉石之类的东西都不易折现脱手。

黄巢也没办法,只得命令一直心腹小股队伍将那些东西连夜运入山中,掩埋藏匿。

后来黄巢继续转战四方,直到被唐军剿灭兵败,也没机会再去取用那些值钱玩意儿。

当年埋藏那些东西士卒基本都在战乱中死光了。

只有当时的一个校尉,名叫高鸿,因后来在一次战役前临阵反水,投降了唐军,这才活了下来。

而那个校尉投靠的唐军将领,便是后来的吴越国开国君王钱繆钱婆留。

钱繆对那名校尉甚好,若不是因为高鸿的反水,他也不能提前获悉军情,打了个以少胜多的漂亮仗。

再之后,高鸿便跟随钱繆东征西讨颇得赏识。

天佑元年,钱繆被加封了吴王后,高鸿也得到了封赏,并且钱繆还将自己的义女许配给高鸿续弦。至此,高鸿与钱繆家族的联系更紧密了。

后来没过三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便改封钱繆为吴越王。

钱繆也就从此正式割据两折,建立吴越国。

吴越国初建,天下局势动荡,两浙民心也不稳,正是处处要用钱的关键时期。

高鸿与钱繆早已休戚与共,自知自己是绝对吃不下那巨额宝藏的,思虑再三,便将黄巢当年在歙州山中埋藏大量金器银器的事情告诉给了钱繆。

钱繆大喜,命次子钱元玑,第七子钱元瓘和高鸿一起率嫡系人马秘密潜入歙州,运回了将近一半的金银玉器。

有了钱财宝物邀买人心,犒赏三军,钱繆对两浙的掌控很快就更稳固了。

在执掌吴越国的那些年,钱繆一边扩张势力,一边命人在歙州山中秘密开山造陵,将没有用完的宝藏埋入山陵。

那山陵一修就是将近四十多年,历经钱繆、钱元瓘、钱弘佐三代君主,才在没有被其他势力注意到的情况下将陵墓修建完工。

直到陵墓竣工的时候,文穆王钱元瓘已经去世五年了。

那时的山陵里,不仅有当年黄巢遗留下的财富,也有钱氏家族统治两浙这么多年陆续积攒的部分财富。

时任君王钱弘佐想得很好,要将那座山陵当作钱氏王朝的龙脉,所以才封存了大量金银在里面。

想着那年吴越国要是被取代了,钱家后人也可以凭借陵墓里的财富东山再起。

所以,聪慧且精通风水之学的吴越忠献王不仅亲自参与了陵中机关的布置,还与高人一起在陵墓外布下了聚煞风水阵,阻止盗墓者的进入。

再之后,在钱弘佐派军与南唐先后瓜分了福建的那几年里,钱弘佐也同时命人建造了九龙山疑陵,并打造了三把开启歙州山中墓的钥匙。

那三把钥匙俱是用乌金打造成了短剑形状,其中一把钱弘佐留在了吴越王宫,一把交给了他最信赖的弟弟,也就是最后一任吴越君主钱红椒。

至于最后一把钥匙遗落何方,这笔记上却未曾提及。

读到这里,我和姚半仙已是震惊非常。

没想到,邹家竟然会知道这么多的秘辛内幕,连那座古墓的建造进程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可是,邹丞到底是从哪得知了这么多的隐秘秘辛的呢?

还有……

“越爷,你说那第三把开启古墓的钥匙,会不会就是咱们从九龙山里带出来的那把短剑?”

我正惊诧思虑着,老贾已经张口,将我和姚半仙都想到的猜测说了出来。

继续阅读:第386章 钱尘往事(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阴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