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寺的历史很悠久,悠久得就像其他千年古刹一样,几经战乱损毁。
据史料记载,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宝光寺遭遇了最大一次的破坏,许多僧舍院落都被破坏焚毁,整座寺庙近乎荒废。
直到清康熙九年,才有一个外地来的和尚在新都县士绅的支持下,剪荆伐棘,重修道场。
从康熙年间到光绪年间,在那二百年的时间里,由于宝光寺不断被扩建修整,才一跃成为川蜀名寺。
等到了民国时代,宝光寺已被誉为佛家寺庙中的“四大丛林”之一,声名远扬。
不过在抗日时期,宝光寺的香火还是衰减了一段时间。
原因很简单,当时时局艰苦,别说平头百姓,就是许多中下层军官都未必能顿顿吃饱,普通佛家信徒自然就没多余的钱粮拿来伺奉佛祖了。
我昨儿回上海的时候,翻到了我爸写的那篇“寻根之旅”的文档后,就曾打电话询问爷爷,想知道太爷爷钱毅曾经在宝光寺住了多久。
那个时候,我爷爷还没出世呢。
他也是后来才听太奶奶提起,就在我们钱家刚迁入四川,钱越还在带兵参与淞沪会战的时候,太爷爷就突患重病,只得远离当时喧嚣的成都,住进宝光寺静养。
当时的宝光寺香客寥落,僧人也不多。
除了一位年近花甲的寺院主持外,偌大的寺庙里的僧人、沙弥加起来不足二十人,这对于一座声名远播的大寺庙而言,僧侣数量已经算是很少了。
太爷爷住进宝光寺养病时,起初只在自己起居的寮房附近活动。
后来病情好转,便在寺院各处行走,最后竟和老主持聊的颇为投机,养成了每日必去与主持说禅论道的习惯。
我爷爷告诉我,当时太爷爷在宝光寺受主持指点颇多,对人生感悟有了不少新的启发。
为了报答老主持的点拨解惑之情,太爷爷钱毅不仅捐献了一大笔香油钱给寺庙,还送了一方老砚台,给每日必抄佛经的老主持当作赠礼。
太爷爷在宝光寺吃药静养了半年,养好了病后就回到成都,开始重新打理生意。
两年后,当国府的空军被入侵者拼光消耗完了以后,成都与重庆两地就开始频繁遭遇轰炸。
宝光寺因为距离成都较远,得以幸免于难。
也就在那一年的某一天晚上,钱毅突然夜访宝光寺,并交给了老主持一些东西,请他代为保管。
当年钱毅交给老主持的具体是哪些物件,太奶奶不清楚,我爷爷和我爸自然就更不清楚。
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就是当年老主持郑重收下了,不仅答应替他保管,还当着我太爷爷的面儿,将那些东西存入方丈禅室的密室中。
可惜自那以后,没两年老主持就圆寂了。
我太爷爷因为时局变化,直到举家移民之时,也没取回当年交给老主持保管的物件。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宝光寺里的和尚不知换了几代,当年的方丈禅室也不知还有没有人住。
钱毅交给老主持保管的东西而今安在否?
那些东西里面究竟有没有乌金短剑呢?
这些问题,我们一概不知……
“哎,秋林,你说你太爷爷当年是怎么想的?非得把你家的东西分散得到处都是啊?”丹尼斯背着背包跟我走进宝光寺,一边说道。
我闻言也有些不知说什么好。
苏州金鸡湖畔的宅子、成都白鹭湾的工厂居住楼、新都区的宝光寺、还有位于市区的钱家老公馆,似乎当年钱越、钱毅两兄弟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挖个坑埋下几件东西。
那种行为,简直就像是四处下蛋的老母鸡嘛。
虽然说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是有道理的,可是当年钱毅把家里的东西分散得到处都是,也给如今我们的搜寻带了极大的不便。
听着丹尼斯的抱怨,我只得道:
“或许他们当年这么做,有不得已的苦衷吧。反正在成都,要找的地方也就这么两处了,我们抓紧时间,尽快把此事了结了吧。”
“怕就怕你要找的乌金短剑不在成都,到时候还得去苏州瞎忙一通。”丹尼斯咕哝道。
我一时郁闷,说:
“你就不能盼点好的吗?我也不愿意像个地老鼠似的,每到一个地方就拿着地探器四处找洞啊。”
“好了,你俩别逗嘴了,还是想想一会儿怎么进方丈禅室吧。宝光寺僧侣的居住区可不对外开放。”陆雅琪说道。
“进方丈禅室不难,理由我都想好了,让丹尼斯假扮记者,以了解当代中国僧人生活状态为由,入内了解取材。”我笑了笑,立马说道。
“这样行得通吗?”
“应该没问题,丹尼斯本来在美国就考了记者证,到时候亮出来,别人不会怀疑的。”
陆雅琪闻言顿时无语,看了看我一眼说:“你哪来这么多鬼点子?”
丹尼斯也哼了一声,说:“雅琪你别看秋林貌似忠厚,其实他从小就一肚子坏水。”
拌嘴几句,说话间,我们就来到了宝光寺禅院的东边。
那里紧邻着一座偏殿,而在偏殿左侧的一角,院墙上则开了一个不起眼的拱门。
从拱门进去,便是宝光寺和尚们居住的地方。
里面一共有二十一间僧房,而方丈禅室则位于那些僧房的最里面。
我们穿过拱门进来后,就瞧见石径旁的草坪上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僧人办公居住区,游客请止步。
瞧见那块牌子后,我对视一眼,继续前进。
僧房区域内倒没有什么人特意守着,不过我们进来之后,还是很快被一个穿着杏黄僧衣的和尚发现了。
他看见了我们,也没像影视剧中的和尚一样双手合十,颂一声“阿弥陀佛”,而是直接喊道:“你们是什么人?这里不对外开放!”
那个和尚看年纪约莫三十多,我见有僧人出来,就道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说丹尼斯是加州邮报的记者,想写一篇关于中国僧人的报道,故来宝光寺取材。
为了证明我们说的是真话,丹尼斯也适时掏出了自己的美国护照和记者证。
护照是真的,记者证也是真的。
虽然那个和尚分别不出真假,但看我们气定神闲的样子,也不似作伪,一时间倒是显得有些犹豫。
如果是国内的记者,如果这宝光寺的僧房区真有不便被记者知道的事情,那这里的人多半可能会把我们轰出去。
但这个和尚没这么做。
他看了丹尼斯的护照,面色和缓了一些,然后说:“我带你们去见主持,如果他同意,才能让你们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