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奇薇不是凭空想到撒关于职业体验的谎的。
那些叮叮咚咚的消息提示声,确实是顾原发来讨论职业体验的消息。正好被起了疑心的谭奇薇拿来用。
自从学期结束那天左庭右院火锅聚餐后,顾原就销声匿迹,直到刚刚。
他连续几天的消失带给他的只是利好,让谭奇薇淡忘了吃火锅的那一晚,他是何等殷勤备至。
谭奇薇想过不答应顾原的组队要求。只是,她若不答应,就得自己找职业体验的地方。大多数同学能体验的,多是进父母所在的公司,体验父母所从事的职业。
一想起两天前找爸爸,被爸爸拖着向路人各种展示时的窘迫,谭奇薇就忍不住打退堂鼓。她可不想再带着两个同班同学去爸爸那里二度体验尴尬。
借着珍珍阿姨的关系,她已经体验过幼儿园老师的职业。如果拒绝顾原,恐怕只能拉着罗门哲一起去体验黄鱼面店小伙计的岗位了。
权衡利弊,谭奇薇答应下来,同时不忘为罗门哲谋福利,让顾原喊罗门哲一起。顾原爽快答应,他说他的计划中原本就有好同桌好兄弟罗门哲。
除了顾原讨论职业体验的消息,还有班长成功联系上班主任谢老师儿子的消息。
那天去教室接谢老师的高大男青年,正是谢老师的儿子。他说谢老师已做完手术,手术效果非常理想。因为是十几个小时的大手术,消耗非常厉害。谢老师目前很虚荣,康复初期不方便探视,还请同学们见谅。同学们的牵挂他会尽数转达。
大家看到“手术效果非常理想”,心中的石头落地,欢欣鼓舞地彼此传播。
对谭奇薇来说,有种三喜临门的雀跃。因为,顾原约定的职业体验日,正好是三天后她生日那天。每年的生日,正如每年的中秋节,都是表演日。林阿姨会出面邀请谭奇薇吃饭,送谭奇薇生日礼物。
谭奇薇很为难。因为林阿姨送的多是与她风格不相符的昂贵衣服、鞋子与背包。那些华丽的衣服挤在家里原本就不宽裕的储物柜里,丢了浪费东西,不丢浪费空间。
谭奇薇每每看到它们,总会心里一紧。它们仿佛在无声提醒,提醒她的真实境况与林阿姨的设想相差是多么遥远。
陈善英每每看到它们,也会心里苦涩。华服面料昂贵,做工一流,彰显出娇嫩富贵的气韵。她的女儿,原本可以过着小公主一样的优渥生活,全因跟了她,落魄得犹如灰姑娘。她又痛又恨,又恨又痛,却全然说不出口,只能默默受着。
每一次谭奇薇过生日,每一次带生日礼物回家,母女二人都要受一阵子煎熬。
去年,林美珠送给谭奇薇一只巴宝莉的双肩包。因为众所周知的昂贵,陈善英无力承受包包带来的冲击,当场哭出声来。谭奇薇觉得,拿在她手上的不是包,而是恶意满满的炫耀。
自巴宝莉双肩包之后,她再也不期待林美珠阿姨的生日礼物了。今年正好可以借口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推掉生日饭约。
第二天,林美珠阿姨果然来约生日聚餐。谭奇薇欢天喜地地用深表遗憾的口吻婉拒了林阿姨。林阿姨以顾全大局的姿态,让谭奇薇放心去参加活动,完成学业任务为重。
一番交流落幕,隔着屏幕,谭奇薇似乎感受到网络那边林阿姨也如释重负。
陈善英走过来,递给谭奇薇一杯红枣水:“跟谁聊天呢?嘴角都咧到后脑勺了。”她探头去望,以为是阿哲那个让人又想爱又爱不起来的调皮孩子,不曾想,却是林美珠——林美珠万年不变用的是她刚满月的胖儿子当头像。
“你跟她聊什么?”陈善英将“她”字咬得特别重。不等谭奇薇开口,陈善英自己一拍脑袋:“她又要假惺惺喊你吃饭送你生日礼物啦?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谭奇薇笑容灿烂:“我拒绝啦。”
“真的?”陈善英的声音里,惊喜直往外冒,“你怎么说的?”
“就说我明天要去社会实践。我明天也确实要去社会实践的,和同学一起去体验话剧演员的职业。”
陈善英噗嗤笑起来,也不知道脑补了啥场面。
关于陈善英给谭奇薇过生日:每次都是在晚上过,她会个谭奇薇下最精致的生日面。煮白的骨头汤,几根菜心,几只大虾,一个漂亮的溏心蛋——这番组合就是她想象的极限,是她小时候眼馋心热想吃而不能得的长寿面。
外加一个迷你小蛋糕。蛋糕上的蜡烛以往是按实际过生日的数字买,准备18岁以后,永远停在数字“18”上。
18,花样年华。愿女儿往后余生,一直过让人怦然心动的美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