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回到凉王府,年纪轻轻的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寂寥的感觉。
只是少了个刘洵,酒鬼还在府上。
面孔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可刘基觉得自己的肩头,多了几分责任感。
这事他仔细一想,他父王肯定没办法在短时间之内回来,搞不好要在京师待上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他父王是怎么想的,刘基大致上能猜到一点。
急流勇退,给年轻人让机会,让他好好的磨炼,成为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存在。
如今的凉州,顶层结构非常稳定。
王府,徐府,还有总督府的三角结构,非常稳定。
可是在这之下,势力还是有几分错综复杂。
比如重回巅峰的陈氏,还有武道宗门帮派,以及那些武道世家。
以前有他爹在,很多事情他都不用想,只需要跟在徐牧身后就行了。
然而现在,他觉得徐牧说得对,他需要做的,是成为顶梁柱,与徐牧分担凉州的责任。
当然,还有努力赚钱。
去过一次姑苏城,他才明白,现在的凉州跟姑苏城的差距还有很大。
什么时候能把凉州打造成超过姑苏城的存在,到时候他父王回来,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
“是啊,该成长起来了。不是世子,也还是王子,还是天潢贵胄。嗯,掌权。”刘基的眼神,仿佛在一瞬间就变得成熟了起来。
“世子……”老管家上前来说话。
“所有人集合。”刘基沉声道。
不多时,王府的仆从,还有王府的常镇府兵,通通在偌大的王府前庭集合。
刘基站在王府正堂那块陛下御赐的金字牌匾下,扫视一圈。
“王府的事情,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以后改口叫公子,不要叫世子,否则是僭越之罪。
顺便跟你们说一声,父王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也不知道他何时能回。
关于这件事情,你们谁也不要问,谁也不要打听。以后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凉王府一日有我在,这块门牌就一日倒不下来。”
刘基沉声说道。
王府一众人都觉得,人果然是需要一些压力。
现在的刘基,确实已经有了沉稳的气势。
王爷的事情,每个人都非常清楚。
虽然刘基不让他们叫世子,改口叫公子,但在他们的心目当中,刘基一直是王府世子,以后就是凉州的王。
“谨遵公子之命!”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嗯,散了,该干嘛干嘛。”刘基抬手一挥。
他来到了书房,在刘洵的座位上坐了一会儿,发现桌子上有一封刘洵留下来的书信。
刘基打开看过,然后放下了书信。
紧接着,刘基还是整理书房内的各种卷宗,分门别类的放好之后,又开始浏览。
他需要了解王府每天都需要做些什么。
这凉州城周边的所有耕地,基本上都是王府所有。
以前王府的重要日常事务之一,就是打理这些农田山林。
现在这些农田和山林,都已经被收了上去。
刘基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整理的井井有条,与布政使司进行对接。
把这些事情都交出去之后,刘基就只剩下生意要管理了。
如今的他,做生意已经是一把好手。
这时,酒鬼走了进来。
刘洵不在府上,酒鬼都有些不习惯。
“小子,没一点想法?”酒鬼问道。
“什么想法?”刘基一听就从酒鬼的话中琢磨出一点其他的意味出来,但他听破不说破。
“不去救你爹?”酒鬼问道。
“怎么救?”刘基疑问道。
“王爷功绩这么大,说剥夺就剥夺,你身为王爷唯一的儿子,你咽得下这口气?”酒鬼问道。
“你的想法太多了吧?你觉得我们现在,可以跟朝廷唱反调?”
刘基放下文案,站了起来。
“记不记得褚英书是怎么死的?”刘基问道。
“此一时非彼一时。”酒鬼说道。
“你重江湖情义,我能理解。我就把话说浅显一点,凉州之所以有今日,是因为凉州是大夏的凉州,父王是大夏的凉王。
倘若哪天凉州不是大夏的凉州,那么凉州也就不再是凉州了,明白吗?”
刘基问道。
酒鬼一愣,他真没想到有朝一日,刘基这小子能跟他说出这种略带高深莫测的话出来。
他确实极重情义。
在他的心目中,最重要的除了他女儿,就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刘洵。
刘洵立了几次大功,可突然被朝廷剥夺所有的功勋,酒鬼觉得不值得。
可刘基这话不得不让他深思。
凉州,加上辽州,实力不差,已有自立的资本。
然而,他们敢自立吗?
凉州的官僚体系,以吕泉山为主,而吕氏一直是忠于朝廷的存在。
想让吕氏拥立刘基,此时貌似绝无可能。
“前辈,以我的威望,根本就做不成你想做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没这么简单的。”
刘基走到窗边,把整理好的文案放在了木架上。
“这事本因我而起,不过我最近想明白了。就算我不杀孙田,也会有个李田赵田,死在我的手中。
然后父王还是会帮我出头,然后陛下震怒,降罪于凉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