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看着刘基慢慢转过身来,确实发现这小子变得比以前不一样了。
“前辈貌似有心结,不如去找我大哥,跟他聊聊。倘若他决定做此事,那我义无反顾。”刘基沉声说道。
直到现在,通过刘洵临走时所留下的话,以及那一封书信的内容。
刘基大概明白了他父王的想法。
说简单点就是,这辈子当个逍遥王爷就好,千万不要生反心。
凉王这一支刘氏血脉,在几辈人过后,一定会失去圣眷。
到时候,凉王这一脉的地位能有多高,取决的不再是皇亲国戚的身份。
而是,凉王这一脉的底蕴,人脉,以及名望。
仔细想想,刘洵在凉州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给凉王府在民间积攒民望。
凉王府的田地可不少,凉州行省就这么点耕地,半数以上都属于凉王府。
可为什么凉王府每年都无法从农作物当中获取多少利润?
还不是刘洵把这些田地以极为低廉的价格,租给了佃户?
凉王府不仅仅不能从这么多田地上收益,反而还需要花心思去管理,去调和各种矛盾。
偶尔遇到灾情,凉王府还得想办法私自掏腰包,去补贴佃户农民。
所以,哪怕刘洵早年是个离经叛道,比如今的刘基还要离谱的纨绔。
可是刘洵在凉州民间的口碑,一直非常好。
刘洵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一直在为刘基树立一个榜样。
如果刘基什么都悟不到,什么都需要他父王点明,那么他岂不是太愚蠢了?
他该有脑子的时候,智商从来都不低。
就更别提这些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了。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造反了。
造反哪有当个逍遥王爷来的快活?
“小子,你倒是有几分你爹的模样了。”酒鬼沉声说道。
“我跟我爹比,那还是差了一点。他都已经活成精了啊……”刘基喃喃说道。
“这小子……”
酒鬼走了。
他很快来到徐府,这时候徐牧正好回到寝院内,正打算休息一下。
徐牧一看到酒鬼,见四下无人,立马就大大方方的喊了一声:“爹,您来了。”
“凉王被软禁京师,这事儿你不去处理?凉王对你,也算是有知遇之恩了。”酒鬼问道。
“处理是肯定要处理的,不过不是现在。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我若是跑到京师去向陛下求情,你觉得陛下会怎么看我?
公然插手皇族内务,这罪名可不小。到时候别说是才陷进去的王爷,就是我家老爷子,也护不住我。”
徐牧回答道。
“我说,你就没有一点别的想法?”酒鬼又问道。
“您还别说,有那么一瞬间,我确实产生过一些想法。不过现在,这想法已经被我放弃了。”徐牧知道酒鬼在问什么,直接回答道。
“放弃了?”酒鬼发出疑问。
“您过来坐下。”
徐牧和酒鬼一块坐在了堂屋中间。
徐牧给酒鬼倒了一碗茶,问道:“您听没听说过,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嗯?”
酒鬼还真没听过这句话,如此一听,这话倒是比刘基那小子说的高深莫测多了。
然后,徐牧就仔细的向酒鬼解释了一下何为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并且详细的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以及他现在为什么不去想拥立刘洵一事。
徐府的利益,与王府的利益是共同体,紧密不可分割。
而两者的利益,不仅仅与朝廷的利益高度重合,而且还捆绑到了一起。
听完徐牧无比耐心的解释后,酒鬼这才知道,徐牧的眼光究竟有多长远。
他考虑的不是他这一辈子,而是他要单开一页族谱,打造一个世家,流传下去。
见酒鬼逐渐豁然开朗,徐牧又开了个玩笑,说道:“还有一个说法,叫做铁打的王朝,打铁的世家。所以,我有大好的局面,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讳,去行谋逆之举。
把自己钉上耻辱柱,让自己遭受后人唾骂,您说这何苦呢?对吧?
况且您想想看,历史上造反的藩王,有几个成功过呢?
所有的王朝更替,都是皇族走向没落,毫无翻身的可能。而新的皇族崛起,如此往复。
可是世家呢?流传超过两百年的世家,完全不在少数。最典型的例子,江南吕氏。”
徐牧停顿了片刻,喝了一口好茶。
“如今天下正是兴旺发达之际,陛下开明豁达,绝对算得上是难得一遇的明君。
咱们造反,绝不可能推翻大夏的统治不说,而且绝对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徐牧淡淡的说道。
在前世的记忆中,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
安史之乱,于盛唐起兵造反,致使唐朝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虽然是盛世,但那已经是世家大族的盛世了。
而现在的景阳盛世,已经有不少老百姓享受到了这盛世的果实。
如若徐牧生逢乱世也就算了,生在这大好的时代,干嘛给自己找不痛快?
老老实实赚钱,带飞大夏王朝,他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