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不知道谁大喊一声,双方顿时展开一场混战。
这些边军都是精锐,常年在艰苦的环境中操练,且时常与梁国军队有摩擦。
玄甲卫同样是精锐,战斗力也不差。
但常年在京师养尊处优,基本上都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事。
短时间之内,数百玄甲卫败下阵来,死伤大半。
剩余的百余人跪在地上,那赵阔已经没了先前的勇气,吓得瑟瑟发抖。
“别,别杀我,我是陇西赵氏子弟,我可以给,给你们钱给你们粮……”
边军将领抬手一刀,将赵阔的人头砍下。
“一个不留。”将领一声令下,所有玄甲卫尽数被斩杀。
将领朝着吕闻钟拱手:“将军,朝廷的嘴脸你也看到了,分明就没想过要让将军好活!将军何必愚忠朝廷?只要将军不离开燕州,我等数万将士,又有燕州地方豪强支持,朝廷又能奈你何?”
“对啊将军,何必执迷不悟?”
“将军,万不能离开,否则我等也保不住将军啊!”
“将军,将军!”
吕闻钟何尝不知道朝廷的吃相难看。
吕泉山死后,那么吕氏当中,最被朝廷忌惮的,就是手中握有兵权的他。
所以,朝廷必不可能让他活下去。
吕闻钟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如若他只孤身一人,他大可抗旨不尊,继续手握兵权,与燕州豪强联合,割据一方。
这种时候如若朝廷发兵来打,则地方州府会作何感想?
必定是人人自危,都开始拥兵自重,如此一来,地方割据的局面也就无法制止了。
如若吕闻钟留据一方,定无性命之忧。
可他要考虑的不是自己一人,而是整个吕氏。
吕氏各房加起来,不算三姑六婆那些亲属,人数就多达三百多人。
若是算上亲属和远房亲戚的话,人数多达数千。
如果吕闻钟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那么吕氏将会被他所拖累。
而吕闻钟不想成为吕氏的罪人,他需要为吕氏所有人着想,这才是他受命上交兵权的最根本原因。
“我吕氏满门,不能被我一人拖累呀!”吕闻钟重重的叹了口气。
“将军您向来清醒,怎么如今遇到大事,却又糊涂了?吕泉山吕大人,股肱之臣,中流砥柱。说一句是先帝陛下的托孤重臣都不为过。
可朝廷呢?说杀就把吕大人给杀了,朝廷压根就没想过要给吕氏留任何活路。
将军一走,将军必死。而将军死后,则吕氏必亡,这已经不是将军您所能阻止得了的了。
将军不如拥兵自重,与朝廷分庭抗礼,有实力震慑朝廷,如此朝廷才不敢继续对吕氏下死手。”
将领说道。
吕泉山的神情无比凝重。
有些事情,他考虑到了,可是不想面对。
而且,他一生忠于朝廷,如今却要当个割据一方的军阀?
何至于此啊!
“想我吕闻钟,上不愧对朝廷,下不愧对黎庶,怎就落到如此进退两难的地步!”吕闻钟无比悲愤的说道。
“这哪能怪将军?怪就只能怪朝廷,将军不走,才是明智之举!”
“对啊将军,您不能走!”
“请将军留下!”
“如若将军要走,我等一并走!”
……
吕闻钟看着这群老部下,心中感慨万分。
他在边军这么多年,和将士们同吃同睡,能得一帮忠勇之士,真是死而无憾。
可惜,却遇到这种情况。
他还要拉上弟兄们,跟他一块做贼?
就在这时,几骑飞奔而来。
一众骑兵顿时调转马头。
“来者却步!”有人大喊一声。
“我乃凉王府信使,见吕闻钟吕将军!”赵虎勒住缰绳,横马侧立,朗声道。
吕闻钟听到外面传来的话,立马走了过去。
凉王府信使?
凉王府可是远在几千里开外啊,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我便是吕闻钟。”吕闻钟朝着赵虎说道。
赵虎当即下马,将书信交予吕闻钟。
“你是?”
“凉王府护卫赵虎,此乃凉王信物。”赵虎将一块腰牌拿出。
刘洵怕吕闻钟不信,直接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亲王腰牌给了赵虎。
吕闻钟接过腰牌一看,镂空金色龙纹玉牌,确实是亲王腰牌不假,上有凉王刘洵的名讳。
吕闻钟拱手行礼,将腰牌递还,然后拆开信件,当场阅览。
看完之后,吕闻钟的心情更加凝重了起来。
凉王的意思非常简单,让他直接带领燕州边军,火速赶往凉州。
燕州边军数万,人数不少,清一色精锐。
如果要大量转移的话,则需要舍弃非常多的辎重,只能轻装上阵。
不过,姑苏城内的资源众多,吕氏家底丰厚,养活这几万精锐,不在话下。
只是,吕闻钟有些纠结,他真的要这么干吗?
凉王让他带兵去江州,自然有凉王的考虑。
难道是江南地界,会有人对吕氏下死手?
江州也有军队,驻扎姑苏城外的军队有五千人,人数不少。
不过那都是朝廷军,不受地方官府节制。
姑苏城内的官兵数量则不少,但自然不可能跟正规军相提并论。
战斗力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