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数月,再回海陵时,陈凡几乎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弘毅塾了。
洪升和海鲤站在他的身后,指着山门前那四座矗立的牌坊。
海鲤感叹道:“谁能想到,当年县衙里那个小小书生,如今竟高中状元!”
他的眼中,有回忆、有艳羡,也有一分失落。
当年的海鲤科场落魄,被罢了举人的身份,好在家中豪富,有钱让他游历山水,机缘巧合之下来见一见乡试好友杨廷选,谁知就在杨廷选的二堂中见到了他这一生的贵人。
没错,陈凡就是他的贵人,先是一同努力,将当年坏他功名的考官送进了大狱,又让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教书育人。
洪升在一旁笑道:“谁说不是呢?当年老夫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童生助讲,将来竟会成为状元郎,也绝没想到,老夫会以老朽之身,再来海陵担任书院的山长。”
说到这,他笑呵呵道:“状元郎,如今你既然不去京师为官,那老夫也就可以交出肩上的担子了。”
对于老前辈,陈凡绝不会摆什么状元郎的架子,他连忙后退一步行礼道:“老先生切莫折煞学生了!陈凡能有今天,多赖老先生之前的看顾。陈凡虽蒙皇恩,幸得功名,然于学问根基、育人道理,始终是老先生座下的学生。这山长一职,非德高望重如老先生者不能担当,还请老先生万勿推辞,继续为吾等后学掌舵引航。陈凡……愿依旧在恩师座下,聆听教诲。”
他这番话情真意切,既肯定了洪升的辛劳与功绩,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前辈的尊重和对书院现状的认可,毫无少年得志的骄矜之气。
也就是这番话,让他们身后跟着的那群官员、士绅们纷纷点头。
陈凡虽然高中状元,但回乡后不骄不矜,一如往日般对待身边的人。
这样的人无疑才是最可靠的,也是最适合做朋友的。
洪升虽然觉得不合适,但此时人多,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只能笑了笑,便暂且揭过了。
就在这时,不知谁喊道:“老封君和老安人出来了。”
陈凡抬头一看,就见自己的大哥大嫂搀扶着父亲陈准、母亲刘氏从屋内走了出来。
陈凡见状,赶紧抢前几步,“咕咚”一声跪在地上道:“父亲、母亲、大哥、大嫂,陈凡不辱先祖,考完回乡了。”
在陈凡的印象里,父亲陈准向来都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
可今天,他在抬头时却发现父亲脸上的肌肉都在颤抖。
陈准颤抖着手,将陈凡扶起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凡冲着父亲点了点头,谁知刚转过头去,刘氏一把抱住儿子,放声大哭,一旁的大嫂也拿着一块绢儿跟着抹眼角。
“我的儿啊,我生的儿啊。”
不远处一个老妇人上前接过卢氏手里的胳膊,陪着刘氏落泪道:“老姐姐,这大喜的日子,咱家应该高兴不是,二小是个争气的,这不给你挣来个安人的诰命。”
陈凡担任的翰林院修撰,按制,朝廷会封他的母亲为“安人”。
统称为“敕命夫人”,而不是那老妇口中的诰命夫人。
诰命夫人那是民间的称呼,不过在这场合下也没人说什么就是了。
陈凡对这老妇人有些印象,她应该是大嫂卢氏的母亲,以前见过一两次,对陈凡也是不咸不淡的,没想到这次她竟然也来了。
众人见状元郎见了父母高堂,于是齐声恭贺,将陈凡几人涌入堂中。
此时的弘毅塾,早就摆满了酒宴,一众陈凡的学生,自陈凡在堂中坐下,便一一上前拜见。
陈凡一一扫视过贺邦泰等人的脸,轻声问道:“功课如何,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有没有用功?”
众学童也没人组织,但七嘴八舌下,都是说“很用功”、“山长、夫子管得严”之类的话,让陈凡放心不少。
旁边的韩辑感叹道:“文瑞以状元之尊,回乡后第一问,竟是问学生有没有用功,难怪你将这帮学生教得如此出息!”
谁知陈凡正色摇头道:“文和兄,他们并非是因我而出息,我们师生之间不过是相互成就,没有他们,就没有我陈凡的今天。”
众人都以为陈凡是在说场面话,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若是没有这帮学生,他可能努力一生,金榜题名的希望也很渺茫。
“好了,好了,文瑞回来了,大家伙等了这么久,肚子早就饿了,赶紧入席!”
陈凡从善如流,被众人共推为主位,他谦让了半天,此处官位最高的王大绶,名望最大的洪升却始终不肯上座。
陈凡无奈坐下后,看见远处的马夔,于是便朝他招了招手。
马夔见状,连忙凑了过来:“老师,有什么吩咐?”
陈凡偏头低声道:“怎么就只有这几桌?你们呢?”
马夔小声道:“回老师的话,这些席面是县衙置办的!就给了二十桌。”
陈凡点了点头道:“你去找惠宾楼,让他们把厨子叫来,开个流水席,往日里蒙乡亲父老照拂,如今我回来了,不好让那些乡亲们站在院门处看我们吃喝。”
马夔闻言,微微错愕,随即点了点头。
陈凡又嘱咐道:“叫上你父亲,记住,尤其是歌舞巷的街坊们,不要寒了大家的心。”
马夔听到这话,终于动容,重重地点了点头道:“知道了,老师,我们父子这就去办。”
在一旁的陈准一直在听儿子说话,见此点了点头道:“你能不忘本,我便放心了!”
不多时,外面哄闹起来,席间众人这才知道,陈凡自掏腰包竟请围观的百姓、街坊吃流水席,一时之间众人全都起身褒赞陈凡不忘本。
可就在这一片喜庆祥和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吵闹声,随即还有喝骂之声传来。
陈凡作为今天的主角,本不好丢下众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谁知道那喝骂声越来越大,席间众人连连转头朝外看去。
俞敬脸都黑了,对陈凡、王大绶和韩辑三人道:“下官去外面看看。”
谁知陈凡拦住他道:“既然弘毅塾有事,便我去看看吧。”
众人哪能让他这个状元公自己去,俞敬连忙叫上人护着,王大绶、韩辑、洪升等人也跟着出了门。
待到门口,却见一个破衣烂衫的哭得稀里哗啦,旁边几个皂吏用厌恶、嫌弃的目光看着那少年,却并不伸手将他赶走,似乎很是嫌弃那少年。
俞敬见状气得脸红,呵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怎让这小乞儿搅乱,赶紧撵走。”
那几个皂吏无奈,正准备硬着头皮将那小乞丐赶走,这时,陈凡却道:“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