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会同馆
我是泡泡2025-11-07 11:492,183

因自京师达于四方设有驿传,所以在京的驿传系统便称之为“会同馆”,而平日所说的驿站则称“水马驿”。

会同馆也分南北,而朝鲜使臣居住的北会同馆就建在玉河西堤。

此时,北会同馆门前的澄清坊大街上,朝鲜正使李德懋正带着三名副使,也就是朝鲜“恩科”别试的三鼎甲——状元朴熙载、榜眼金明圭和探花崔孝允从礼部衙门回来。

李德懋出身全州李氏宗室远支,他这一支一直便负责代表朝鲜王室出使大梁,其人久经官场历练,曾任职于负责外交文书的承文院,和负责翻译事务的司译院,是李氏朝廷中有名的“中国通”。

而其他三人,朴熙载出自全罗道大族,师从朝鲜大儒万有章,万友章是朝鲜专事研究大梁典章制度的名人,事实上在这个年代,研究“汉学”和天朝的一切,在朝鲜都是人上人。

至于榜眼金明圭,其人出身于朝鲜外戚金氏,金氏自全州李氏在朝鲜立国之后,便多次与李氏联姻,也是朝鲜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而探花崔孝允的家族却是军功贵族崔氏的后人,这次对马之战,就是崔氏的族人领兵出征。

李德懋刚从礼部回来,一路上唉声叹气,刚下马车,便转头对三名副使道:“这次大梁皇帝震怒,我等屡次求见都被却之门外,这次去拜见礼部各位堂官,也没有个确切的消息,你们看,怎么办?”

出身武家世家的探花崔孝允本来性格就是几人中最为冲动的,如今听到李德懋的这句话,便就在会同馆大门口吵吵起来道:“不见就不见,我刚刚可是听说了,这大梁外强中干,诺大的地方,连小小倭寇都收拾不了,去年、今年都让倭寇杀入南直隶,我看,咱们干脆留书一封便离开,他们难道还敢对我们怎么样?”

“噤声!”状元朴熙载最是反感这些粗鲁的武夫,对于崔孝允能在别试中成为探花,与他一起成为三鼎甲,心中早有微词,如今崔孝允竟不顾场合,在人家的地盘上大放厥词,他心中愠怒,不由厉声喝止,“这里不是你崔家,这里是大梁,你若因对大梁皇帝失礼而耽误了陛下的事情,回去后,我必弹劾于你!”

崔孝允冷笑一声:“我又不是胡编乱造,金明圭,你说,是不是你昨天在茶馆打听到的消息?哦不,这在大梁几乎人人皆知,哪里需要打听?”

崔孝允的话一时之间让朴熙载无言以对,这时,金明圭道:“好了,都别在这里说了,我们先回去,然后再从长计议。”

众人进了朝鲜使团的院子,换下藩属国的官袍后,众人齐聚堂中,李德懋道:“老夫刚刚想了想,不管如何,对马是我们好不容易打服的,我们必须实际控制,不管大梁允还是不允!所以怎么消除大梁皇帝对我们之前隐瞒不报的怒气,让他接受这个事实,就是我们现在应该重点考虑的事情。”

朴熙载正色道:“咱们之前并未将此事禀明天朝,这本就于礼于义,确有亏欠,我觉得眼下我等应以退为进,守礼固本。”

李德懋闻言顿时来了兴趣:“朴状元,你说说如何守礼固本,以退为进?”

朴熙载道:“首先,我们应当立刻草拟最恭顺的奏章,主动向大梁皇帝承认隐瞒之罪,将对马之胜归功于【天朝威德远播】,然后恳请皇帝【天子裁夺】!”

他的话刚讲完,崔孝允冷笑道:“好一个状元。”

金明圭也用不满的目光看向朴熙载。

然而朴熙载却继续道:“这一条很重要,咱们给足了大梁皇帝的面子,满足了他们作为宗主国的权威感,我相信,只要这么做,训斥很快就会变成程序上的追认,对马也就名正言顺入了我们朝鲜的囊中。”

崔孝允和金明圭还想说话,李德懋挥手阻止了二人,然后开口道:“就算采用了朴状元的办法,可是皇帝连见都不见我们,而且通政司那边也不收我们的奏本,这又怎么办呢?”

朴熙载道:“这就是我接下来说的二三两点。”

“其二,我们要让下属在大梁京师四处散播一个说法,就是暗示朝鲜愿意成为大梁在东海方向抵御倭寇以及其它势力的可靠屏障。”

“如此以来,朝鲜的利益就与大梁的边关安全捆绑了起来,展现出了咱们朝鲜的藩屏价值。”

“第三,要强调咱们朝鲜恪守华夏衣冠礼乐,与“倭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毕竟咱们朝鲜号称【小中华】,天然就在文化上与大梁亲近。”

李德懋点了点头:“确实,咱们朝鲜可是大梁最亲近的藩属,就连大梁皇帝的后宫中都有不少咱们朝鲜的女子,大梁英宗时的辽王,就是咱们朝鲜女子所诞,咱们朝鲜和大梁本就血脉相连!”

朴熙载连连点头:“所以,咱们要在文化上打动大梁的文官,将这次外交争端,转化成宗主国与藩属国的血脉相连明证。”

“之前咱们放出话去,想与大梁的新科一甲切磋,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只要在切磋中让对方感觉到咱们小中华的魅力,到时候大梁的士大夫们自然有人会帮我们开口的。”

李德懋大喜:“很好很好,明远你这个状元果然名副其实。”

“哼!”崔孝允冷笑道:“说得好听,什么血脉相连,我堂堂朝鲜乃是箕子后裔,跟他大梁有什么关系?这大梁似强实弱,咱们干嘛还腆着脸去委曲求全,依我看,不见便不见,大不了,咱们兵戎相见,几十个倭寇就能搅乱的国家,我们朝鲜还能怕了他?”

李德懋沉着脸呵斥道:“胡闹!”

随即想到他家那位带兵的叔叔,于是转而温和道:“大梁的南方承平日久,士庶不习刀兵,突然被倭寇攻击,难免手忙脚乱,可你觉得大梁的边军难道是摆设,那可都是大梁的精锐。”

“不过!”李德懋话锋一转:“咱们虽然要博得大梁士人的认同,可也不能一味委曲求全,若是按照朴状元的法子办也不是不可,但一定要记得,拿出你等的才学手段,叫大梁士人,尤其是那新科的三鼎甲看看,咱们【海东孔子】自称,也绝非浪得虚名。”

金明圭抄着手笑道:“李大人此言方为老成持重之言,请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好好准备,必叫他大梁的士人对我等刮目相看。”

继续阅读:第654章 不想为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