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真的愿意去辽西?”
郑茂再次确认问到,因为这一去辽西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辽西不仅路途遥远,更可能会在路上遇到野人野兽,并且在去辽西的路上还有可能遇到官兵盘查,这一切都是未知数,都会随着去辽西的路上一一验证。
“去吧,郑茂。也许真的如你说的,我们只有去辽西闯荡才能获得一线生机。你有什么详细的计划吗?”
郑茂大哥决定听郑茂说得前往辽西躲避战争,战争现在主要集中在辽东,而辽西确是一片净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辽西还没有被开发,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
相反辽东则是因为是大明边境所以拥有较多的人口和资源,然而随着战火的蔓延,辽东已经成了主站场,战争频发。
这也是后金必须与大明争夺辽东的原因所在,因为一旦夺取了辽东,就可以把势力范围延伸到这里,从而以此为跳板进攻大明。
而郑茂之所以选择辽西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时候的战火还没有烧到这里,辽西还相对安全,而且指挥使也不会派人去茫茫的大山里去抓他们。
只要远离战争,就能获得一线生机,这是郑茂目前所想。
他知道如果继续在辽东呆下去,就一定会死,虽然他和他大哥已经很多次从战场死里逃生,但是刀剑无眼,总有一天他会死战场上,那么一切都成空了。
原本郑茂希望通过军功来上位,但这次的事件让他明白了,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次的战事非常的蹊跷,他们莫名的遭遇埋伏而导致全军覆没,也正是因为郑茂和他大哥出人意料的活下来了,就被指挥使扣上了通敌的帽子。
为什么他活下来了就是通敌,而且没有任何的理由就是要他的命,难道说这场战事真的有人通敌?
郑茂知道指挥使平日就对他不满,所以很有可能就把这次战事失利的事情算到他的头上,让他来背锅。
更主要的原因是这次的战事为什么会突然全军覆没,如果这是指挥使干的事,很难想象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郑茂想不通指挥使会有什么理由出卖大明,如果战事败了,传到朝廷的耳朵里也是要被砍头的。
所以大明与后金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后队监督前队,前队逃跑后队向前砍杀,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辽东战局呈现胶着状态。
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指挥使暗中与后金私自分赃利益,不惜以大明将士的性命为代价,来换取更大的利益。
因为以后金目前的实力虽能与大明在辽东战场形成胶着状态,但还不能全歼大明军队进而完全占据辽东。
所以后金需要从辽东找到一个除了战争之外的利益突破口,很显然指挥使伊准就是一个容易被收买的对象。
伊准原本是靠军功上位,他本是辽东人,在早期因为痛恨后金侵袭辽东土地而参军,在参军早期伊准勇而奋战,立了不少的军功,所以爬到了指挥使的位置。
由于伊准守备的这个区域后金难以攻下,惹得努尔哈赤不快,命诸子率军前来攻打,然而皆没有取得实质性战果。
在这其中,皇太极敏锐的发现如果他能率先从众兄弟中夺取辽东,就能提高他在努尔哈赤心中的地位以及在军中树立威信。
皇太极发现,伊准守备的区域非常严密,几乎连一只苍蝇都难以飞进,究其原因是因为长年的战争让伊准的战备意识非常强烈,但这也说明其精神非常的紧绷,处于高压状态。
皇太极知道和这样的一只明军作战他不会取得什么好处,只会增加更多的伤亡。所以他决定采取除了战争之外的手段来分化伊准。
攻城略地的手段并非只有通过战争来达成,往往以金钱引诱的效果是战争的数倍之上。
这是皇太极这些人以金钱等利益收买大明官员得出的结论,相比以武力进攻他可能不是最擅长的,但这收买人心他是最擅长的。
所以皇太极一看到伊准这个硬骨头就决定以金钱对其进行引诱,以求从伊准那里打开一个进入辽东的缺口。
皇太极派人打听伊准的爱好,很快他发现伊准不仅爱财其实还好色,他之所以会拼命抵挡后金,其实是为自己考虑。
因为伊准在这城中有大量的利益,如里这里被后金攻破,他则会失去所有的一切,包括金钱、女人以及权势。
所以伊准必须死战,他不能让后金的势力染指这里,如果城破也就意味着他会失去眼前的一切利益。
伊准宁可战死也不愿将这城中的利益供手让给后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伊准守的城池后金怎么也攻不下来的原因。
奇的是,伊准用的是号召城中百姓为自己的土地而战的口号来组织敢死队,这招远比为国忠君的口号更有效。
也正是这样,伊准所在这座城抗金的气势很高,这一旦形成如此高涨的战斗力,以凶狠著称的后金军队也会碰了钉子。
因为伊准告诉城里的百姓,一旦城破他们不光被杀,所有的土地等财物也会被后金所夺,一想这可怕的后果,城中百姓的战斗力马上被激发。
城中百姓这么强的战斗力不是皇太极想看到的,皇太极想看到的是伊准主动投诚开门投降。
其实皇太极对于像伊准这样的大明边防官员的心理摸得都很准,他们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战斗,之所以他们反抗的如此激烈,是因为害怕后金破城后在城中烧杀抢掠,所以才拼命抵抗。
所以皇太极决定不以武力威胁,而是以金钱等利益为诱饵化解城中的战斗力。
皇太极找来了两名美女让她们去引诱伊准,伊准果然因为好色而上当,就这样伊准一步步走进皇太极所设的陷阱。
等到时机成熟,皇太极就现身城中的窑子,将伊准抓了个现行。
“小子,敢玩老子的女人。你是不是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