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世家大族
心灯2025-10-17 19:403,194

  这让袁氏不由点了点头,听闻这丫头是乡堡出身的野丫头,以为在这种场合会十分拘谨,没想到倒是挺直爽大气的!

  温体仁身旁,坐着一位穿着略显土气、面容黝黑的老妇人,正是温子瑜的祖母。

  温体仁是状元出身,家中寡母原本是农妇,先时入京参加京中贵眷聚会总会被奚落,受尽各种冷眼和蔑视,因此对出身权贵的夫人小姐十分排斥和痛恨。

  后温体仁逐渐受到崇祯的器重,众人都想着巴结她,纷纷上门想要结亲,她却替儿子选了皇商出身的袁氏女。

  袁氏进门后也确实争气,不仅给温家带来了万贯家财,还给她生了一个宝贝孙子温子瑜,因此这么多年以来,婆媳关系都十分融洽。

  温老夫人身边一左一右偎着两个年纪与温子瑜年龄相仿的少女,穿着虽也是绸缎,但花色俗艳,裁剪也不甚合身,眼神怯懦中带着一丝拘谨。

  她俩是温老夫人娘家侄孙女,胡仙桃、胡仙玉。

  胡家虽靠着温老夫人的接济,家里买房置地,在胡家镇那边也算是殷实人家,但与京中权贵人家比起来,那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温老夫人的弟弟将两个孙女送到姐姐这里来,也是看上了温家的权势,想要让两个孙女,日后给瑜哥儿做两房妾室。

  温老夫人对此也不排斥,反正日后瑜哥儿也要纳妾,便宜别人,倒不如把这好处给了自己娘家侄孙女。

  而在温夫人袁氏的身侧,也坐着一位打扮秀雅、眉目温婉的少女,举止端庄,这是温母娘家的侄女袁熙悦,她看向温子瑜的目光带着几分羞涩与期盼。

  袁氏拉着杨明凤的手,笑着引向主位旁的老妇人,语气温和地介绍道:“杨姑娘,这是子瑜的祖母,你随子瑜唤一声祖母便是。”

  杨明凤立刻敛衽行礼,姿态恭敬却不显卑微:“凤儿给祖母请安!”

  温老夫人掀起眼皮,上下打量了杨明凤几眼,见她容貌虽寻常,但眼神清正、行礼规矩,脸色稍霁,但语气仍带着几分不易亲近的疏淡:“嗯,起来吧!听说你是永平府那边来的,你爹是个防守官?”

  “回祖母的话,是的。家父杨延禄,现任安顺州防守官。”杨明凤站起身来,不卑不亢地从容应答。

  “防守官啊?哦,武将家的丫头……”温老夫人低声嘟囔了一句,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厅堂里足够让人听清,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视。

  她示意身旁的嬷嬷拿来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成色普通的玉簪和一对分量颇重的金镯子。

  她将锦盒往杨明凤面前推了推,语气没什么热情:“头回见面,拿着玩儿吧!我们温家不比你们边关苦寒,该有的规矩体面还是有的,莫要让人觉得我们怠慢了官家小姐。”

  这话听着是给见面礼,实则暗指杨明凤出身“边关苦寒”,没见过世面,需要温家来提点“规矩体面”。

  一旁的胡仙桃、胡仙玉姐妹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

  她们当初来时可没少受姑老太太这种“下马威”,如今见这“官家小姐”也被如此对待,心里莫名平衡了些。

  袁熙悦则垂着眼睑,指尖轻轻绞着帕子,心中暗忖:这杨姑娘虽是官身,但边镇武将,在京城这些真正的勋贵眼里,确实算不得什么,老夫人这般态度,倒也寻常。

  杨明凤却并未因这暗含机锋的礼物和话语而动气。

  她双手接过锦盒,看都未看里面的首饰,反而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向温老夫人,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回忆的感慨:

  “多谢祖母厚赐!说起来,边关确实清苦,莫说这般贵重的首饰,便是想吃饱穿暖也非易事。

  凤儿还记得,幼年时鞑子时常到边境打草谷,我们一家子靠着挖野菜剥树皮才活了下来!

  去年七月鞑子伐明,边境墩堡村庄被鞑子劫掠一空,堡墙残破,百姓流离,粮食更是颗粒无存。

  将士们与百姓一同忍饥挨饿,才勉强撑过来,那时节莫说是金镯玉簪,便是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稀粥,都是天大的恩赐……”

  她的声音稍显稚嫩,语气却十分平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段寻常过往,但话语中描绘的景象——残破的堡墙、饥饿的百姓、赖以活命的稀粥——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温老夫人听着,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神色微微动容。

  她也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早年在家中务农,也曾经历过青黄不接、食不果腹的岁月。

  杨明凤这番话,没有诉苦,没有抱怨,只是平实地道来,却恰恰勾起了她心底深处那些早已被富贵荣华掩盖的、关于贫穷与挣扎的记忆。

  她看向杨明凤的目光,少了几分挑剔,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共鸣和……怜惜。

  “唉……都是不容易!”温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许多:“没想到你这丫头,年纪小小也吃过这般苦头。

  如今到了京里,就好生歇着,缺什么短什么,跟你袁婶说便是!”

  她甚至主动改了称呼,从疏远的“官家小姐”变成了更显亲近的“你这丫头”。

  这一变化,让厅内众人都有些意外。

  胡仙桃、胡仙玉姐妹脸上的幸灾乐祸瞬间僵住,转而变成了浓浓的危机感和敌意。

  她们费尽心思讨好姑老太太,也难得见她如此和颜悦色,这杨明凤不过说了几句“苦情话”,竟然就赢得了姑老太太的怜惜?这还了得!

  袁熙悦绞着帕子的手也更用力了些,她抬起眼,飞快地瞥了一眼站在那小姑娘身旁的表哥。

  见他嘴角含笑,目光温柔专注地看着那小姑娘,心中那股酸涩和敌意更是抑制不住地涌了上来。

  自己巴巴儿从气候适宜的江南,跑到冬天冷死人的京都,就是为了能和表哥多些相处的时日,表哥却对自己避而远之,且从未用过这般眼神看过自己!

  如今又突然冒出来个杨姑娘,不仅得了姑母的青眼,如今连最难讨好的温老夫人也对她另眼相看。

  长此以往,自己在温府的地位,乃至心中的那点期盼,岂不是……

  接风宴设在花厅,丫鬟婆子陆续端上来蟠龙菜、炙蛤蜊、炒大虾、红烧田鸡腿、笋鸡脯、三事、烹河豚、酒糟蚶、烧鹿肉、镶肚子、带冻姜醋鱼、生爨牛、花珍珠、烹虎肉、炙泥鳅、酢腐、水母烩、油煎鸡、炙鸭、一捻珍、水煠肉……

  杨明凤看得目瞪口呆,她穿越前也算是食遍全球顶级餐厅和私房菜馆的,似这般不重样地端上这么多道菜的,怕是只有满汉全席能比拼吧!

  想不到明末首辅家过得如此奢靡,难怪过不了几年温体仁就得被弹劾下狱,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她不由得扫视了一下花厅众人,目光落到温子瑜姣若明月的俊颜上,不由暗叹这烈火烹油的富贵,终是一场烟花落幕的虚幻啊!

  众人依序落座,温老夫人却出人意料地让自己两个娘家侄孙女往旁边挪了位置。

  她拍了拍自己身边空着的两个位子,对杨明凤和温子瑜慈爱地笑道:“凤丫头、瑜儿!你俩来祖母身边坐着,祖母想和你们说说话儿。”

  这一安排,让在场几人神色各异。

  胡仙桃、胡仙玉脸上那点强挤出来的笑容几乎挂不住了。

  袁熙悦执筷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又若无其事地替旁边的袁氏布了一箸菜,柔声道:“姑母,您尝尝这个。”

  “好孩子,别光给姑母夹,你自己多吃些。”袁氏怜爱地给她夹了一块烩参圆。

  杨明凤略一迟疑,便坦然走上前,在温老夫人身旁坐下,乖巧地道谢:“谢祖母!”

  “呵呵,好孩子!”温老夫人看着她,越看越觉得顺眼,亲自拿起公筷,夹了一块炖得烂熟的肘子肉放到她碗里:“来!多吃点,瞧你瘦的,定是在边关吃了不少苦,这肘子炖得入味,好克化。”

  “谢祖母,您也吃。”杨明凤也乖巧地替温老夫人夹了些清淡的素菜。

  “凤儿,你尝尝这个蟠龙菜!这个可是宫廷菜式,京中官员府中少有厨子会做这菜式的,咱家用的是退下来的御厨,所以他会做。”温子瑜夹了一块肉,细细吹冷放入杨明凤碗中。

  胡仙桃和胡仙玉两姐妹见状,顿时眼神淬毒了一般盯着杨明凤,仿佛心爱之物被她抢走了一般。

  袁熙悦低着头小口地吃着菜,尖利的指甲却掐入了肉里,掐出血来也浑然不知。

  杨明凤夹起来尝了尝,笑道:“味道不错!可为何要叫蟠龙菜?”

  “呵呵!这菜有个典故,瑜儿,你给杨姑娘讲讲吧?”温夫人笑着说道。

  温子瑜见凤儿感兴趣,便绘声绘色地讲道:“这道菜啊,得从正德十六年,武宗帝驾崩讲起。

  他无子即位,嘉靖帝是武宗帝的嫡亲堂弟,按“兄终弟及”的规矩,嘉靖帝就进京继了位。

  他由一个地方诸侯王成为皇帝,自然是蟠龙升天了。

  在赴京登基前,嘉靖帝的蒙师给他送行,其中就有一道蟠龙菜。

  这道菜以瘦猪肉、肥肉膘、鲜鱼片、鸡蛋清、绿豆干粉、葱白、胡椒、食盐等为原料。

  将鱼肉剁成肉馅,纱布过滤,作料拌和,蛋皮包裹,然后摆成蟠龙造型,入笼蒸制而成。

  味道鲜美醇厚,十分受历代圣上青睐,这便有了圣上赐宴有这道菜,就标志谁受天家眷顾的说法。”

继续阅读:第三百三十章 提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乱生枭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