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那只独臂轻轻拍着怀中受惊的孩子,脸上露出一丝谦卑又带着点谄媚的笑容:“主公神机妙算,属下佩服!
是属下眼界浅了,未能料到这黄毛丫头竟有如此胆魄,为了一个非亲非故的孩子,会冒险追来。
这场赌局,是属下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他嘴上说着佩服,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嘲。
这局本就是他刻意引导,连绑架幼童加重筹码也是他的主意,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杨明凤必定会追来,并且让吴尚墉更加倚重他这份“料事如神”的功劳。
去了盛京,吴尚墉若得高位,自然少不了他这份“从龙之功”?
杨明凤在下方听得真切,心中明了。
这郭嘉和是吴尚墉下的诱饵,绑架孩子,不是为了阻挠追兵,而是加重诱饵的份量,确保自己这个“正主”会咬钩!
好一个局中局!吴尚墉想拿自己当投名状,去盛京换取荣华富贵。
“吴尚墉!你身为大明军官,竟勾结鞑虏,设伏陷害,就不怕满门抄斩,诛你九族吗?”杨明凤扬声斥道,试图拖延时间。
“满门抄斩?”吴尚墉嗤笑一声,“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要拿我满门抄斩谈何容易!
本官只要拿下你,到了盛京,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谁他娘的管他什么大明律法!给我上!活捉杨明凤,重重有赏!”
随着他一声令下,周围那千余兵卒发一声喊,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
“保护小姐!”杜江目眦欲裂,率领众护卫拼死抵抗。刀剑碰撞声、喊杀声、惨叫声瞬间响彻山谷。
杨明凤也抽出腰间短刃,身形灵活地在马背上下翻飞,利用巧劲和速度,专攻敌人要害,倒也放倒了几人。
然而,敌众我寡,实力悬殊太大,护卫们虽然勇猛,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但面对如同无穷无尽涌来的敌人,很快便有人负伤挂彩,血染衣袍。
欻!
杜江为了护住杨明凤,背上也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杨明凤心如火焚,眼见着护卫们伤亡越来越多,突围无望,再拼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她心念电转,硬拼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暂时投降,先保住众人性命,再做打算。
咣当!
就在一名护卫为了保护她,而被乱刀砍倒的瞬间,杨明凤猛地格开劈向自己的刀,清脆的声音带着一丝决绝,响彻战场:“住手!我投降!”
混战微微一滞。
杨明凤扔掉手中的短刃,干脆利落地举起双手,目光镇定地看向山梁上的吴尚墉:“吴伯父,你不是要活口吗?
再打下去,我若死了,或者我这些护卫死光了,你拿什么去盛京换富贵?”
吴尚墉眼睛一亮,挥手止住部下进攻,得意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凤儿果然聪明!放下武器,本官保你们不死!”
护卫们心有不甘,但见杨明凤已然决定,且形势比人强,只得愤愤地扔下兵器,但依旧警惕地将杨明凤护在中间。
“哇哇哇……”
就在这时,郭嘉和怀里的孩子似乎饿急眼了,放声大哭起来,挣扎得厉害。
郭嘉和眉头紧皱,脸上露出极度不耐烦的神色,他本就性情阴郁,不喜孩童吵闹,此刻更是觉得这小儿碍事。
“哭什么哭!烦死了!老子宰了你狗日的。”他眼中凶光一闪,将孩子扔给旁边的兵卒,拔出了腰间的短刀,作势就要向那孩子刺去。
“住手!”杨明凤厉声喝道,声音尖锐,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你敢动这孩子一根汗毛,我立刻自尽!
到时候,你们拿一具尸体去盛京领赏,看那鞑子还会不会给你们高官厚禄?”
她说着,从绑腿内摸出隐藏的匕首搁在脖子上,眼神决绝,那模样绝非虚张声势。
吴尚墉脸色大变,他可是知道鞑子点名要活口的,要是这丫头真死了,那一切都完了!
“郭先生!不可!”他急忙出声制止。
郭嘉和动作一僵,看着杨明凤那视死如归的眼神,知道这丫头说得出做得到。
他悻悻地收回短刀,骂了一句:“小丫头片子,倒是够狠!”
杨明凤毫不退让,继续提出条件:“把孩子给我,我来抱着他!还有,我的护卫受伤了,必须立刻给他们止血包扎,若他们因伤重而死,我同样不会让你们如愿!”
吴尚墉看着杨明凤,又看看那些虽然放下武器却依旧眼神凶狠的护卫,知道这些人是杨明凤的底线。
他权衡利弊,为了那份巨大的“功劳”,只能妥协。
“好!依你!”吴尚墉咬牙道,“把孩子给她!找些金疮药给他们止血!”
郭嘉和冷哼一声,不情不愿地将哭得几乎脱力的孩子递给了走上前的杨明凤。
杨明凤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轻声安抚着,那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安全感,哭声渐渐小了下去,变成了委屈的抽噎。
杜江等人也被简单包扎了伤口。
事不宜迟,吴尚墉生怕夜长梦多,留下部分人马断后并处理痕迹,自己则带着郭嘉和、杨明凤、被绑的护卫以及那名幼童,由精锐亲兵护卫着,迅速翻过山梁。
在山的那一边,早已有吴尚墉的家眷,以及大批装载着细软行李的车辆在此等候汇合。
她抱着怀中渐渐睡去的孩子,目光扫过吴尚墉、郭嘉和那志得意满的嘴脸,又看了看身边受伤却依旧挺直脊梁的护卫们,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就在吴尚墉的队伍向北遁去时,宋鹞飞和温子瑜已率领两千精锐抄近路往山外拦截。
大军行至一处两山夹峙的险要路口,前方探马忽然疾驰回报:“禀小将军!前方路口有兵马拦路,打着‘吴’字旗号,约莫千余人,已列阵阻住去路!
“吴?”宋鹞飞眉头一拧,与温子瑜对视一眼:“难道是冯家堡吴总旗的人?他怎么会在这里?”
温子瑜目光微凝,沉吟道:“情况不明,小心为上。”
队伍继续前行,果然看见前方道路已被一支军容严整的兵马堵死。
为首一员小将,银盔银甲,手持长枪,骑在马上倒也颇有几分气势,正是吴尚墉的侄子,麾下哨官吴帆。
吴帆见到宋鹞飞的大军,在马上抱拳,朗声道:“前方可是宋小将军?末将吴帆,奉我家总旗大人之命,在此拦截叛逃逆匪!不知宋小将军率大军至此,所为何事?”
他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严肃,眼神却有些闪烁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