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月能拿多少工钱?”妇人忙问道。
堡里若是不包伙食,一月俩人少了两百个钱活不下来。
“初步定在一两银子吧!”杨明凤想了想说道。
别看这一两银子,可是抵上大明军中低级将官的俸禄了。
如此高的工钱,定能吸引不少识字的读书人和有手艺的匠人过来。
尤其是读书人,在这个时代可是稀缺人才,就这边堡的方圆百里,识字率百分之十都达不到。
要是靠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来管理一些堡中事务,光靠脑子去记,简单的还行,事儿一多必然会漏洞百出,管理层还得是读书人才行。
“一两银子!”这下母女两个震惊了。
这么高的工钱,不说吃喝拉撒了,就是攒钱买地修房子也不是个事儿。
“是,我们佑军堡打算建成坚固的军事堡垒,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进来,一起建设堡垒,一起守护咱们的新家园。
只要是有本事的人来咱们佑军堡,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杨明凤热情地介绍道。
“那我们先报名,明儿就搬去佑军堡。”妇人激动地说道。
“那你们堡里的账房,平日里都做些什么事?”少女直接问起账房的具体事务。
“现阶段墩堡还在建设中,可以帮着做些采购记账和盘点、督工的事情,总之多做些事没坏处。”
杨明凤说道:“一来可以为早日建好墩堡,贡献自己的力量,毕竟墩堡的存亡与每个墩堡人息息相关。
最多七月鞑子就要来了,能不能扛住鞑子的冲击,就要看咱们墩堡的坚固程度。
二来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价值,能力提升了便是不在墩堡,你们也有能力养活自己。”
“等等,七月鞑子就来了?这……这消息可靠吗?”妇人脸色微变,急急追问道。
“千真万确,这是从鞑子那里打探来的消息。”
杨明凤懂她的意思,但她不打算瞒着,反正来去自由,看这母女俩自己如何选择吧!
“这……墩堡真能扛得过鞑子吗?”妇人眼神变得迷茫起来。
“能!”杨明凤点了点头:“只要按我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实施,肯定能抗住。”
“我们还是回江南吧!”妇人叹了口气说道:“好歹那边没有战乱,这要是鞑子来了,这里太不安全了。”
“娘,我不回去!”少女连连摇头,眼泪不住地滚落下来说道:“留在墩堡咱们能自己养活自己,回江南外祖家,他们就要把你嫁去给人做妾。”
“可那也比在这边等死好。”妇人也不愿意走,可她实在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墩堡,能挡住如狼似虎的鞑子铁骑。
“婶子,我劝您一句。”杨明凤看她们这不样纠结,好心劝道道:“此去江南千里迢迢,你俩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如何能去?
这一路流民强盗不知多少,只怕没走到江南,人就没了。”
这话让俩母女沉默了下来,她们也知道光靠自己一双脚行路,几乎不可能抵达江南。
“若我是您啊,就留在墩堡先看看,攒些银钱再说。”杨明凤抬头看着妇人,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娘,您就留下看看吧!”少女也紧紧挽着母亲的手臂撒娇道。
“好吧,那咱们暂时先在佑军堡住下。”妇人松口道。
“那好,你们先将鸡鸭捆上,再把家当收拾收拾,我去叫两辆车来接你们母女。”杨明凤松了口气。
她想要留下这对儿识字的母子,日后用得着她们的时候还多。
“行!”妇人露出笑容,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婶子,怎么称呼您和这位姐姐?”杨明凤问了下她俩的名字。
“我娘家姓苏,单名一个惠字。”苏氏指着自己女儿道:“她叫项姝,你叫她姝儿姐姐便行了,她今年十四岁。”
“哦,姝儿姐姐和我五姐差不多大呢,你们一准能玩到一处。”
杨明凤知道项姝不待见自己杀了她哥,便故意笑着跟她套起了近乎。
“你五姐?那你一共多少个兄弟姐妹啊?”项姝家里人口少,一听她居然有五姐,不免好奇起来。
“我上面有五个姐姐,我是最小的,今年十岁了。”杨明凤伸出五个手指头说道。
“那你娘这是生了六朵花啊,呵呵!家里热热闹闹的真好!”苏氏羡慕地说道。
自己丈夫若不是死得早,家里也不至于就只有两个孩子。
如今安儿一死,就只剩下姝儿一个和自己相依为命了。
想到这里,她眼里嗪上了泪,背过身去偷偷用袖子擦拭了一下。
“我娘还嫌吵呢,她可不喜欢这么热闹。”杨明凤看她如此,赶忙笑着岔开话题:“不过我娘亲最疼我了,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还是占了很大便宜的。”
这话把母女俩说笑了,向姝也没有先前那般排斥杨明凤。
三人闲聊了一会儿,杨明凤便付了定钱,先拿了两只鸡挂在马上,向母女二人告辞后,朝屯子口慢悠悠地行去。
马儿路过那三角眼妇人院子外,杨明凤冷眼朝里面看去,见内里悄无声息,便不予理会朝前行去。
嘚啵嘚啵!
不多时,杨明凤便来到了老汉房前,却见老人早已经蹲在院门口等她,身旁小山般一堆春笋。
“哎呀!爷爷,您挖这么多啊?”杨明凤急忙翻身下马。
“不多不多,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你只管拿去吃,吃完再来。”老人淳朴地笑着说道。
“爷爷,我得补您点钱。”杨明凤掏出一块碎银递过去。
“不不不!这太多了,你先前已经付钱了的,不可再给了。”老人急忙摆手,怎么也不愿意再收钱。
“爷爷,您听我说,这银子就算我给您买了这季的春笋,您等长出来就挖来佑军堡,我给您路费如何?”杨明凤将银子塞进老人手里,笑容诚恳地说道。
老人眼睛一下就感动红了,他连连点头:“好好!我挖了笋子就给你们堡里送来。”
“爷爷,日后您种的菜呀瓜呀,要是吃不完只管送来堡里,我给您买。”杨明凤笑着说道。
她觉得这样一举两得,既解决堡里菜蔬问题,又解决的老人的生计问题,算是互利互惠了。
“好,好!这下我和老婆子也不愁了。”老人感激地连连称好,笑着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你爹是佑军堡的墩军吗?”
“爷爷,我叫杨明凤,您叫我凤儿就行了。”杨明凤笑着说道:“我爹是佑军堡的杨小旗,我是他的小女儿。”
“哎呀!原来是小旗官家的姑娘,果然与旁人不同,真真是菩萨心肠!”老人欢喜地连连称赞道。
老人这般夸奖,让杨明凤有些不好意思。
她笑着与老人告别,并表示待会儿带两辆车过来拉鸡鸭,再把笋子带走。
老人自无不可,还坚持回去拿了一篮子鸡蛋,硬要送给杨明凤的母子补身子。
杨明凤没想到老人如此厚道,心里装着满满的感动,小心地拎着装鸡蛋的篮子,策马往墩堡的方向而去。
嘚啵嘚啵……
走到半路,她便遇到了寻来的温子瑜、宋鹞飞二人。
“你怎去了恁久,让人好生担心?”温子瑜没好气地策马迎了上来。
“没去多久啊?你们怎么跑来了?”杨明凤问道:“你们抓了几条鱼?”
“呵呵!我钓了两条草鱼和一条鲤鱼。”宋鹞飞一脸意犹未尽地说道:“本来还要钓会儿,偏表弟怕你走失,非得让我一起来找你。”
“以后别一个人出来,走哪都叫上人一起,不然太不让人放心了。”温子瑜满心不虞地责备道。
“喂,你有病吧?这又不是出了大明的地界,就这附近能出啥事?”杨明凤完全不能理解这小子,感觉他神经兮兮的,管得比自己爹娘都宽。
“怎么不能出事?万一遇到劫匪、拐子怎么办?”温子瑜固执地说道。
从小到大,他都没有像这两日般找过一个人,搞得寝食难安,精疲力竭的。
好不容易人回来了,他可不想把那种找不到人的痛苦,再来上一遍。
人就是这样,在什么上付出的多,自然就越在乎得失。
“哈哈!遇到劫匪是好事啊,我趁机打劫他的不义之财。”杨明凤给他婆妈的想法给逗乐了:“遇到拐子更好,直接送去衙门为民除害。”
宋鹞飞听得抽了抽嘴角,表弟也太杞人忧天了,谁要是打这小狐狸的主意,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得了吧!要是人家用蒙汗药和迷烟呢?”温子瑜蹙紧眉头,一脸“你很危险”的严肃表情。
“我一个小孩子,怕什么蒙汗药和迷烟,又不是大姑娘。”杨明凤无所谓地说道:“大不了睡一觉,醒来再想办法逃脱咯。”
“呵呵!你倒是想得开。”宋鹞飞笑道:“不过以你的能耐,自保是没问题了,表弟还是有些太过担忧。”
“得了吧!前两日她不见了,你不也是担心地如热锅上的蚂蚁吗?”温子瑜不满地揶揄道。
“好了好了,我下次带上你得了,多大点事啊,啰嗦地赛过我太奶奶了。”杨明凤白了他一眼不想跟他争执,说道:“我回去叫两辆马车,去牛山屯拉鸡鸭去。”
“两辆车?你到底买了多少鸡鸭啊?”宋鹞飞吃了一惊。
“不会买了几百只吧?”温子瑜好奇地问道。
“不是,只共买了三十多只鸡鸭。”杨明凤说道:“主要是那家人愿意搬去咱们佑军堡,我让马车来帮着拉行李。”
“凤儿,你不是收留那些流民种地吗?怎么收留起周边屯子的人来,这要是传开,不得多少人来投奔,你养得起吗?”宋鹞飞不赞同地说道。
“不是,这俩母女知书识礼的,是来应聘账房和先生的,我们堡里正缺这样的人才……”杨明连忙摇头,将先前遇到的事情细细地讲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