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筠骤然一惊,待定睛观看之时,咬住自己的竟是一条木犬,只是造得栩栩如生,如真的一般。朝木犬身后一看,穆晴端着一盘茶点,笑眯眯地朝自己走过来,腾出一只手拍拍那木犬的头,木犬竟似明白了她的意思,松开了叶秋筠。
穆晴朝叶秋筠眨眨眼睛:“筠姐姐,你看我的‘啸铁’怎么样?”
叶秋筠望着木犬,那的确是一条桐木制成的木犬。长四尺,高二尺,栩栩如生,此时正弓着身体,一动不动地护在云霄霄面前,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样。
“啸铁,是你给它起的名字?”叶秋筠也伸出手拍拍木犬的头。
“啸铁过,人头落。木头心,铁齿祸。”穆晴用力点了一下头,露出一副很凶的表情,弹了弹木犬的嘴,似乎又觉得哪里不妥,“过些时日,我给它换上一副铁齿。”说到这儿,望望手中托盘,显得很高兴,“到那时,这些活计便可交予它了。”
叶秋筠笑着去敲她的头:“你这小脑瓜儿里,怎么竟想着如何偷懒?”
穆晴连忙闪开:“还说我?那你在这里做什么?”
“没……没什么。”为了掩饰慌乱,叶秋筠理了一下鬓边的发丝。好在,穆晴因玩乐而及时阻止了自己的冲动。要不然,当众出丑不说,与礼仪上也极有冒犯。倘若因此误了事……她不敢再往下想了。
穆晴狐疑地看了一眼她,掀开帷幔,原本想去为客人们奉上茶点,却突然看到完颜亮。霎时,像见了鬼一样,迅速退了回来,拍着胸脯:“哎呀!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叶秋筠见状,本欲问个究竟。却不想穆晴将托盘一把塞到自己手里,嘻嘻一笑:“筠姐姐,救个急。”言毕,还没待她有所反应,便在木犬背上拍了一下。木犬像明白了她的心思一样,前进了一步,脑袋用力一拱,将叶秋筠从帷幔后推了出去。
这边,以右相完颜宗敏为首的一众臣僚见到贤妃,连忙双手交叠举至额前,施以女真旧礼:“臣等参见贤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免礼!”贤妃抬了抬手。
完颜亮仅是象征性地欠了欠身体:“娘娘安好。”
“王爷,不必多礼。”贤妃嗯了一声。
完颜亮虽出身金国宗室,但属于“旁支”。其父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并非嫡出,母亲为渤海人,因此在宗室中地位并不高。后来,因平定了契丹人起义,被金熙宗完颜亶赐予“肇兴王”的王位,又将大金国的禁军精锐“龙虎军”交予其执掌。完颜亮的崛起,并非来自“天生的嫡位”,而是依靠自身的奋斗。
恰在此时,叶秋筠跌跌撞撞地端着托盘,从里间闯了出来。程小蚁一怔,他明明记得自己让穆晴侍茶奉点,怎么突然换人了?
“你这愚妇,怎的才来?贵客们已候得急了。”程小蚁一脸埋怨,故意责备道。
“妾有些疲累,站在那里,打了个盹。”叶秋筠掩口一笑,“阿郎莫要见怪。”
两人公开的身份是一对夫妻,程小蚁是老板,叶秋筠是老板娘。程小蚁公开的名字叫薛雁回,叶秋筠则以母亲的姓氏化名陆巧安。
“莫要多言,快来见过娘娘!”程小蚁一把拉过叶秋筠,“娘娘,这是拙荆陆氏。”
“民妇陆巧安,拜见娘娘。”叶秋筠连忙施礼,只觉得贤妃的身体抖了一下,一双眼睛盯着自己打量了半晌,沉吟道:“妇德首在柔顺,次在勤谨。实则不然。为人妇,聪慧机变,谓巧。和乐康宁,谓安。巧且安,福气自然就来了。好名字,好名字。”
“谢娘娘夸赞。”叶秋筠又拜了拜,并将茶点奉给贤妃,便退了下去。
贤妃望着她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见。随后,望向众臣:“本宫听闻此‘龙园胜雪’可解头痛顽疾,陛下的老毛病想必诸位也清楚。”
完颜宗敏和徒单揆对视一眼:“臣等自是知晓。”
贤妃又正了正身体:“奉陛下口谕——”
众臣连忙再次施礼。
贤妃望了一眼台上的茶饼:“此茶,朕赐予能解朕‘三更头痛’之人。”
完颜亮的眉头一皱,众臣子也不由面面相觑,眼中露出猜疑之色。
贤妃轻叹一声:“众卿家,本宫想做这解陛下三更头痛之人。”
言毕,转向完颜亮,幽幽道:“本宫猜想,王爷必不忍心与本宫争夺此茶,而王爷的忠心,也定然不只值这三千贯钱和一座铁矿。”
完颜宗敏及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朝完颜亮望去,贤妃的意思很明显了,她是要完颜亮退出竞拍。
完颜亮的大脑飞快地旋转起来,没有人敢去与完颜亶核实是否有贤妃说的口谕,更没人敢承担“不忠”的罪名。
不待完颜亮有所反应,贤妃朝身旁的一名老妪挥挥手:“将陛下所赐本宫的参药转赠王爷。”
老妪答应一声,将一个精致的紫檀木锦匣双手呈给完颜亮。
“好一招‘空手夺白刃’!让我白白损失了3000贯和一年的铁矿开采权不说,还博了个忠君仁善的名声!若拒收赠参,就正好坐实了“不忠”的罪名。”
完颜亮暗道了一句,表面上却恭敬地接过锦匣:“臣完颜亮谢过陛下,谢过娘娘。”
程小蚁见机,忙将茶饼奉至完颜亮身侧。完颜亮朝贤妃单膝跪倒,不动声色地双手奉上,朗声道:“愿此茶化龙腾霄,解陛下顽疾!亦祝娘娘玉手调香,长奉金瓯!”
完颜亮吃了这么大的一个“哑巴亏”,但他的话中却藏着机锋:一是提醒众臣。日后,这茶若是贤妃没有献于熙宗,便是假传圣旨。此茶若无效,则贤妃失职。后半句“玉手调香”更是将其视为侍茶婢女,难登大雅之堂。
“如此,本宫便谢过王爷了。”贤妃并不在意,示意老妪接过茶饼,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程小蚁眼睛一亮,已然洞悉了其中的“玄机”,亦朝贤妃拜倒,将完颜亮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众臣不识其中“关要”,只是不甘落于其后,连忙齐声山呼:“臣等亦愿陛下——虎翼垂天,鹤寿齐云!娘娘——慈躬康泰,坤仪永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