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尖兵的部队级别高到特级,直属八路高层。如果八路统一中原,那么红色尖兵部队的级别就是国家级中央部队。权属和排名居所有部队之首。
不但红色尖兵部队高升,五特部队也将升级为中央警卫部队。其权属不亚于红色尖兵之下。王大炮届时也将荣升。
不是领导给李正面子,而是,两支部队都有这个实力。当然,也不排除李正的有意为之。李正可不想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们在抗战胜利后,没有好的归宿。
面对大总统的挑衅,不但最高首长气愤,李正也不会坐视不管。
李正下了必杀令,戴笠必死无疑。
接收小鬼子投降部队,李正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合理化的建议还是提出不少,只为了为八路谋求最大的利益。
时间飞快,小鬼子滚回了小岛,受到应有的制裁。
内战不可避免的爆发。
最高首长慧眼独具,第一次没有强迫李正参与面对面的内战。
李正非常感谢最高首长的理解,要不说人家能够上位呢?就凭这各方面独具一格的才华就无人能及。
打鬼子李正不在话下,杀多少都心安理得。可是面对自己的同胞,杀一个两个,甚至成百上千的可恶之徒,李正眉毛也不会眨一下。
但是,要杀个天昏地暗,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私欲自己手里,李正即使咬碎钢牙,也做不到。
毕竟,李正是穿越者,他生活的年代是和平的!只是,李正知道,他生活的和平年代是和今日的努力分不开的。
历史所向,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明日的和平,今日的必然,李正即使想逃避,也不可能逃得干净。毕竟他现在还是八路军副总指挥。
李正向最高首长承诺,只出谋划策,不实施参与实战。
最高首长笑着答应,李正如此,是最高首长乐意看到的。
不过,最高首长的对李正的期望值很高,他不会让李正这么轻松。现在八路的地盘越来越多,战后更是百废待兴。最高首长不会放过熊孩子这个经济建设型的高端人才。战后经济恢复,全由李正全权负责。
为了不参与内战,李正苦笑着接下任务,谁让自己是地方综合治理总局的局长呢?
为了尽快摆脱繁琐的工作,李正在八路干部学校内部开设了专业性很强的经济系金融专科,和城建系建筑专科。这两科在今后是很实用很急需的科目,势在必行。
李正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上课。
最高首长和几位大佬都知道李正此举是为了以后自己偷懒,但是都笑呵呵地不予以揭穿。
熊孩子自己还不知道,还天真的以为瞒天过海,还等着上级表扬他呢?
最高首长似乎有意为之,竟然把最艰难的战斗都分给了赤色军团。
李正看出最高首长之意,苦笑着为赤色军团出谋划策。
赤色军团无往不利,战战告捷。
最高首长和几位大佬脸上始终挂着莫测高深的笑容。这种笑容看得李正脑袋疼。
而此时,刺杀戴笠的行动已经展开。
从很久以前开始,大总统就感觉到戴笠通下的军统过于庞大。
大总统成立军统的本意是特务情报机关。但是,如今,军统已经由原来的特务部门,渗透进了党、政、军内部要害部门,甚至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影响。
最让大总统不放心的是军统的权力过大,不但有自己的武装部队,还有绝对权力调动和管制其他部队,甚至大总统的私人警卫队都由军统统一管制。
如今,军统所管辖的部队有几十万之多,装备更是全军精良之首,清一色的美式装备。
军统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行动迅速,火力超强,只接受戴笠一人的命令。军统已经超过国军任何一支部队。
戴笠的关系上下皆有,而且关系都不错。
戴笠与军统已经引起了大总统的戒备和警惕。
大总统本就生性多疑,最在乎军队的权限超出自己的管辖范围,更害怕军队的控制者功高盖主!
大总统可知道军统的厉害,形成之初,他就重视这支特务部队,为了把这支部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大总统采取思想洗脑和精神驾驭控制之法,力图将军统变成自己的贴身敢死队。
只是,戴笠是个变数。一个容易清醒的叛逆者。
其实,戴笠有自知之明,他清楚的知道,以自己的能力,一旦离开大总统,啥也不是。因为大总统非常器重他,有意培养他。所以戴笠对大总统确实是忠心耿耿。
要不怎么说,伴君如伴虎呢?
戴笠把大总统当成老虎般供着,敬畏着。而大总统却把他当成了另一只大老虎。山中之王怎么可能允许另一只老虎酣睡于卧榻之侧?
大总统开始有意识地开始采取措施加以抑制。首先他给戴笠拍去了一个帮办,其次撤去了戴笠的一些兼职。防止他继续渗透进入其他部门。
大总统觉得还不放心,有借机杀了戴笠的一个亲信。
戴笠不傻,他已经看出来了,大总统对自己有了猜忌。
此时,戴笠的心境无比酸楚和无奈,“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戴笠此时心境最好的诠释。
以古鉴今,许多例子让戴笠毛骨悚然,惧怕无比。
戴笠有些心灰意冷,看来自己不被八路军干死,也得被大总统给弄死,因为自己知道的太多了!
戴笠开始起了戒心。
戴笠不是傻子,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的先下手为强不是宰了大总统,而是防患于未然,更加为大总统卖命,意图让大总统看出自己的忠心。
大总统现在还需要戴笠,所以并没有对他怎么样。
但是,大总统是个狠人,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大总统以抗日结束,共军猖獗威名,取消了军统编制,美其名曰化整为零,游击反共!
大总统此举即高明又够狠,此举即解散了威胁巨大的军统,还能够将任免戴笠控制于自己的一念之间。戴笠想蹦跶也蹦跶不起来了。
戴笠感到大势已去,便积极为自己寻找后路。
戴笠和美国海军关系不错,一只保持联络。而那时的国军不是没有海军,而是海军不成样子。
戴笠想凭借自己和美国海军的关系,坐上国军海军司令的位置,他有信心,在老美的帮助下,国军海军会大大改善现状,说是一飞冲天有些夸张,但是绝对会今非昔比。
可是,大总统最后却把陈诚推上了海军司令的位置。
戴笠努力未果,心情不佳。
但是,戴笠依然在努力,让大总统改变看法,改变决议。
钱程带领十名红色尖兵出发,准备暗杀戴笠。
此时,除了大总统和他的几个心腹以及戴笠本人,还没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微妙。
戴笠身为军统局长,自然对于防范暗杀经验老道。布控多日,钱程小队也为找到暗杀戴笠的时机。
钱程这次带出来的人可都是暗杀高手,此刻也不得不佩服,戴笠在防范刺杀方面做得很好。
不过,红色尖兵终于等到时机。
戴笠因事要乘飞机去上海。
钱程决定在飞机上做手脚。
钱程买通了一名地勤人员,混进了机场。
只是,钱程在成功进入戴笠即将要乘坐的专机后,准备安放定时炸弹。可是却在准备安放定时炸弹的发动机部位,发现了早就已经安放好的美式定时炸弹。
钱程这么多年早就锻炼成才,此刻也是大吃一惊。
不过钱程很快镇定下来,不做停留,也未再安放定时炸弹,而是选择迅速离开。
离开飞机场,钱程立即带队离开,找了一个安全地区,向李正汇报工作。
李正听到事情经过,也是大吃一惊。
李正是前世人,自然知道戴笠之死。
只是那可不是现在这个时期,而是在一年以后。其实李正可以等到戴笠“自然死”,但是为了震慑大总统,为了给死去的组织里的同志报仇,李正才等不及要先一步下手。
李正当机立断,放弃暗杀计划。他可不想引火烧身,有人替天行道,他乐不得的。
李正知道,这枚炸弹绝对是大总统派人干的。因为戴笠的不配合,大总统疑心更重,虽然军统已经被他打散,但是,坦克不敢保证,这些今天人员会不会对戴笠一呼百应。之所以迟迟未杀戴笠,一是戴笠还有用处,而是,他想把戴笠统治军统的绝招搞到手。戴笠的不配合,让大总统起了杀心。他不想夜长梦多。所以才暗中派人实施暗杀。
而此时,戴笠还在为了缓和与大总统的关系而努力。却没想到大总统已经手持镰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当戴笠的专机飞上蓝天,行至南京郊区地界上空时,突然爆炸。
戴笠死了,死不瞑目。
大总统去了一块心病。
八路拍手称快。
最高首长没想到的是事情会如此大转折。
李正对此事报以冷笑,大总统的为人他可是知道的。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大总统的为人注定了他身边的人种。
大总统的为人也断送了他的党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在华夏政府的坚持和斗争下,国共两党于1946年1月10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
华夏政府严格履行这个协定,但国军政府对停战毫无诚意,在停战令下达的同时,即密令其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不断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
大总统在完成了内战的准备之后,不顾中原人民的和平愿望,一手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
1946年6月26日,国军集结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内战爆发,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军政府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暂时占有优势。国军此时兵力已经达到有四百三十万之巨,占领着三亿人口以上的地区,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国军政府还接收了一百多万的投降侵华日军的全部装备,并且还有不怕事大的美帝国主义的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援助。
当时,八路已经改了番号,称作华夏人民解放军,兵力只有一百多万人,不及国民党军队的1/3。而且装备上,虽然经过熊孩子的努力,但大都还是“小米加步枪”,并且被分割在十几块根据地里。
那时,解放区只有1亿多人,其中大部分地区土改刚刚开始,反动封建势力还没有被肃清,革命的后方还不够巩固。同时,解放区基本上没有外援,一切靠自力更生。
华夏政府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大总统的进攻。
战争初期,因为兵力少,解放军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战争第一年,解放军就消灭国军一百多万人,粉碎了国军的全面进攻。
到1947年7月,解放军的兵力大增,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军主力。
直至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解放军以劣势装备和兵力战胜了拥有优势装备和兵力的国军,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由此可见,国军政府已经衰败到何种程度,要是由他们掌管华夏,华夏危矣。
解放军此战乃明智之战,为国为民之战。
内战胜利,华夏国举国欢腾,几乎所有城市乡村的居民全部燃放鞭炮,举国欢庆,可见解放军在中原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华夏政府为人民所拥戴的政府,解放军乃人民认可的军队。
既然李正不参与内战,内战自不详表。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
当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五星红旗,新政府成立。
大总统逃至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