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看出来,侯君集是想公报私仇。
“侯君集,你敢抓我?”
侯君集嘴角勾起阴险的笑容。
“我说了,我做不了主,既不能放了你,也不能处置你。你还是等皇上的旨意吧!”
抓了叶明,侯君集就去李世民跟前晓之以厉害,哪怕李世民不杀了叶明,叶明活罪也难饶。李世民总得给罗艺一个交代吧?
“等等!”那个拿皇榜的官差挡在叶明身前,“你们不能抓他!”
侯君集拉下一张黑脸:“本尚书抓的是杀害燕王大公子的罪犯,你们参合什么?你们知道事关重大吗?”
拿皇榜的官差对侯君集鞠躬一下。
“尚书大人,刚刚叶公子接了皇榜,我们要带他进宫救治太上皇。不如,等他给太上皇看病治疗之后,再抓他不迟?”
那个拿锣的官差也说:“皇上一直孝顺,要是知道尚书大人抓了能治愈太上皇的国手,怕会怪罪于大人。”
罗艺的事情再紧急,也没有李渊的病情紧急啊!
叶明嘲讽道:“尚书大人,你担待的起吗?”
侯君集冷哼:“你也会医术?”
叶明眯细眼睛,走到侯君集跟前看了一看。
侯君集气道:“你干嘛?”
“经过我观察,你身上潜伏好多疾病,过不了几年,就要发作。不过,你也等不到病痛发作的时候了。”
侯君集以为叶明在胡说八道:“我怎么就等不到了?”
“因为你脑后有反骨,不久之后会谋反,被皇上抓住砍头了,当然就等不到病痛发作了。”
侯君集急了。
“叶公子,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心下琢磨,这小子哪里会什么医术,不如就让他进皇宫,到时候医不好太上皇,皇上对他两罪并罚。他哪怕是救命恩人之后,皇上也保不住他。
侯君集便把手一挥:“走吧,希望你能把太上皇的病治好。”
他害怕叶明逃跑了,一直护送到皇宫南门,才离开。
叶明跟着两个皇宫里官差,进了南门,沿着游廊,来到后宫门外。
在门口看守的,是那个年轻的白袍将军,年纪跟叶明差不多,但是身材高大,手里拿着一把方天画戟。
“薛将军,这年轻人说,能给太上皇治病。”
拿皇榜的官差把叶明交给白袍将军。
白袍将军对叶明有些印象。
“你不是跟皇上一起进城的那个年轻人吗?你也会医术?”
白袍将军并不知道叶明和李世民的关系。
“略懂,略懂!”
叶明心想,那么年轻,穿白袍,还拿着方天画戟,莫非就是后来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
白袍小将露出严厉的表情。
“太上皇的病,可不是儿戏!怎么略懂医术,就敢揭皇榜?”
叶明反问白袍将:“小将军,你觉得太上皇得的是什么病?”
白袍将一生气,形如满月的脸庞就红通通的,可爱极了。
“我又不是大夫,我怎么知道!”
“小将军你想啊,皇宫里头有那么多有名的太医,比如孙思邈太医,比如说袁天罡国师,在医术方面的造诣非同凡响,巧夺神仙。他们都治不好太上皇,说明太上皇得的是什么病?那肯定是疑难杂症啊!要治疗疑难杂症,不得需要我们这些略懂偏方的人吗?总之,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希望,你说是不是?”
叶明深入浅出的话,说服了白袍将。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跟我来吧!”
叶明心想,胡说八道也能把这个年轻将军说服了!
他跟着白袍小将穿过后宫,从皇宫后门出来,跨过一条大街,来到后山脚下。
大红门上金字写着“含元宫”,字体力透木板,十分遒劲。
进了宫门,沿着山脚走,旁边不是千年古松,就是百花盛开的花圃,花香鸟语,十分幽静,适合老年人在这里养老。
来到一个湖边,湖里有一座阔绰的殿宇,分有好几个偏房,一座石拱桥将殿宇和岸边联系起来。
石桥这头有侍卫把手,一见白袍将军,便立即鞠躬致意,估计这个白袍将是维护整个后宫安全的将领。
“薛将军!”
白袍将问:“皇上还在含元殿吗?”
“不曾见陛下出来!”
不见出来,那就是一直在含元殿伺候着太上皇了。
白袍将对叶明道:“跟我来!”
叶明跟着白袍将跨过石桥,来到一个院子外面。甬道上站着许多的宫娥、太医、走卒,从院子门口,一直排列到石桥那头。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捧着毛巾,有的捧着被子,有的挂着药箱。
李渊是太上皇,玄武门之变之后,便退位养老。本来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外界对他的传闻就不怎么好,如果此时李渊又病死了,天下人岂不怀疑是李世民干的?目的就是要把国家大权统统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李世民穷尽一切办法救李渊,既是出于孝道,也是出于统治稳定的考虑。
突然,院子里传出一个尖利而压抑的好像女人的声音:“太上皇又吐了,赶紧端脸盆进来!”
那个端着脸盆,和捧着毛巾的宫娥,急急忙忙奔进院子里。
过了一会儿,又传出那个太监的声音:“太上皇冷,两床被子不够,拿被子进来!”
那两个捧被子的走卒,又飞奔着进了院子。
白袍将军剑眉拧起:看来太上皇熬不过今晚了!
“赶紧进去!”
白袍将招呼叶明。
叶明一面急急的走,一面想,李渊又是吐又是冷的,到底是什么病呢?
来到院子里,叶明抬头一看,哇塞,场面那个叫壮观啊!
二十几个太医,有十个在翻找古代医书,有十个在称量草药,还有几个在煎煮汤药,草药刺鼻的味道弥漫了整个院子。
“你先在这里等着,稍后我向陛下通报!”
白袍将说道。
叶明透过纸窗,看见七八个人在房间里手忙脚乱的。
“快给父皇盖上被子!”
“孙太医,父皇要真是脑颅出血,该怎么治?”
李世民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之前,孙思邈认为李渊得的是重感冒,所以才抽搐呕吐;但是,治疗了半天,没有任何效果,李渊还是高烧不退。这就说明,李渊的病灶不是重感冒。
孙思邈想到脑溢血也会出现这种状况,便对李世民改口说是脑颅出血。
“陛下,按照臣平常行医经验,要是脑颅出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开颅刮血。不过,太上皇春秋高,要开颅手术,具有很高的危险性,臣也不敢说有百分之百成功。”
旁边站着李道宗,破口骂道:“你号称药王,配不出一个方子给太上皇服用,非得用开颅之法?既然要开颅,又说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这不是给自己开脱吗?我看你也不过是庸医一个,顶个名头骗吃骗喝!”
孙思邈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被三十不到的李道宗骂,羞愧万分,老脸乌黑乌黑的,跟他雪白的眉毛雪白的胡子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