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石还有些疑惑,怎么就说了两句就走了?
等到回了百味楼,蒋瑶吩咐厨房做了一份粥给杨三石。
乔欣上前询问看出什么名头了没有。
蒋瑶摆摆手,“不着急。”
随后坐在了绣塌上,“再等几日,目前还不用着急。”
乔欣看蒋瑶一脸的淡若,叹了一口气,“好吧,你说不急就不急。”
等乔欣出去之后,一个身穿黑衣的暗卫才悄悄从窗户跳了进来。
“见过蒋姑娘,见过小主子。”
蒋瑶悠然的坐在塌上,杨三石说,“查出来了么?”
“启禀蒋姑娘,小主子,已经查清楚了,千味坊东家是王都督的小舅子,小李氏的亲弟弟,李雁。”
说罢,就将怀中的一张信封放在蒋瑶面前。
“这里面是查出来的所有东西,请蒋姑娘过目。”
蒋瑶抬抬手,既然幕后之人找出来是谁了,剩下的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黑衣暗卫看见蒋瑶抬了抬手,咻的一声又从窗户消失不见。
杨三石手快,急忙把信封里的信打开。
“怪不到,这李雁能有这么大手笔跟咱们学,还有他媳妇娘家人撑着呢。”
蒋瑶拿起看了看,大衣布庄就是李雁夫人娘家的产业,而这位李夫人娘家带上她只有两个姑娘,没有儿子,于是大衣布庄大部分挣得钱都贴补到这两个女儿身上了。
大衣布庄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布庄,不止在京城,就是在京城之外的许多大城池里,也是有铺子的。
本来开个酒楼就是极其花费本金的,况且能研究出来百味楼里的菜仿着做,定然是请了几位大厨,肯定是花了不少钱。
况且价钱比她们少了这么多,怕是挣得也少,若不是有人在暗里偷偷支持,怎么可能挥霍得起?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蒋瑶不吭声,过了一会,“不怎么办!”
“就等着,京城的夜市很是繁华,今天晚上咱们就出去逛逛,好久没有逛过了,也不知道还有些什么稀奇玩意?”
京城的夜如同大南朝一样繁华,几条街都是摆摊的小贩。
蒋瑶拉着杨三石,走到一个摊子面前。
“姑娘,您看您想要什么,咱们这里都是好东西。”
蒋瑶看了看,摆成一排整整齐齐的面具,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红色的小狐狸面具。
蒋瑶准备拿起,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先她一步拿了起来。
“这个我要了!”
沙哑低沉的声音在蒋瑶的耳边想起,转头看到的就是景肃棱角分明的脸。
“怎么,看到我很惊讶麽?”
为了出来方便,景肃身穿了一席月牙白的长衫,正好与蒋瑶白色的长裙相应。
原本他总是一身玄袍,或者又是些暗紫之类的,如今身着月牙白的长衫,平白削弱了他周身的冷气,显的柔和了许多。
“你怎么来了?”
蒋瑶看着景肃俊逸的脸庞,忍不住问道。
“本王听闻你出宫了,想来看看你。”
景肃一本正经的低头看着面前不停拨弄着面具的蒋瑶,清冷的声音在蒋瑶耳边萦绕。
“我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是什么如花似玉的大美人。”
蒋瑶低头,有些绯红的脸被面具遮在下面。
人群中熙熙攘攘,一个人身穿月牙白长衫的男子身侧站着一位带着红色狐狸面具白衣姑娘,手里还拉着孩子。
一家三口的模样让众人艳羡不已,偷偷的指着夸赞。
蒋瑶仿佛感觉到了行人的眼光,在摊贩手机扔下一串铜钱,拿起一个面具拉着景肃就走。
“你带上,要不然太惹眼了!”
蒋瑶拉着走到的人流稀少的地方,这才发现她拿的是一个青面獠牙的鬼怪面具。
“嗯,我不是故意那这个的,你要是不喜欢就别戴了。”
蒋瑶有些尴尬,都怪她手快,怎么拿了一个最不好看的一个。
“本王没说不喜欢。”
景肃从蒋瑶手机取下面具,淡然自若的戴在了脸上。
蒋瑶原本还以为会很难看,谁知道,面具遮住了他大部分的脸,只把薄薄的嘴唇和棱角分明的下巴漏了出来,眼睛在夜里更加明亮幽深。
蒋瑶盯着弧度优美的下颚看见许久。才反应过来。
“那,那我们逛逛吧。”
啃啃巴巴的拉着景肃的手就往人群里走去。
温热柔嫩的小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景肃逐渐握紧掌心,用力控制自己的手臂爆出青筋,面上却是还是那一副冷冷的模样。
“猜灯谜,猜灯谜,谁能猜到最后,这玉兔灯就花落谁家!”
前面熙熙攘攘,不时穿出吆喝的声音。
蒋瑶抬眼看去,挂在最高处的是一个粉蓝相间的宫兔小灯笼,在一众各式各样的灯笼里最为打眼。
论精致,也是众多灯笼里最为精致的,怨不得拿来做彩头了。
景肃顺着蒋瑶的视线向上看,一个粉嫩嫩的兔子灯笼映入眼帘。
“你想要?”
蒋瑶有些犹豫,想要拒绝,她都多大,总不能还向小女儿一般喜欢这些个玩意儿?但是带着面具,看不出来表情,在景肃看来,就是她一副想要却又不敢说的模样。
景肃护着她走到了人群前面,小贩不停歇的往自己袋子里塞进前来猜灯谜的人的铜板。
“猜谜语要几个铜板?”
那小贩看见蒋瑶跟景肃,眼睛一亮,身穿如此非富即贵,今天可算是遇到财神爷了!
“这位老爷,是要送给您夫人麽是,也不贵,一次也就二十个铜板,如果能连续猜中十五道,就可以拿走上面这个。”
小贩指了指头顶上的兔子灯笼,“若是中途失败了,就只能再交二十铜板,重头再来了!”
景肃从腰封里取出一块碎银子,“给,多的是赏你的!”
小贩眼睛发亮,轻松用牙齿咬了一下,哎呦软的!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您这边来!”
小厮点头哈腰,这次可真是个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