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经商难,难于上青天
夏天的萤火虫2025-07-02 19:443,223

半个多月之后,梁成举带着家人与一身伤病的柳轻云一行,抵达了四川境内。

  蜀地的地理环境极其的恶劣,“蜀地难,难于上青天”,说的便是在蜀地行路的艰辛。一路颠波,使得柳轻云的身子骨差一点要散了架,妞妞年纪小,也一直的哭闹,这使得一要照顾柳轻云,再者还要顾及妞妞的郭元元,在这些日子中*碎了心,人也明显的瘦了下来。

  梁成举之前所任职的地方连年灾祸不断,他自己也是个两袖肖风的官员,随身所带的银两本便有限,再加上还要想方设法给柳轻云增加营养,省吃俭用的,将至任职地时,已经是囊中空空。

  连日的赶路,在连绵细雨的陪同下,终于还是抵达临近大理国的衙署。

  衙署所在地也便是当时四川临时的省会,当时的名字叫做宜城。

  因与南边的大理国毗邻,是个名符其实的边境城市,却也是这一带最为繁华的城市,不仅地理条件在这一带尚属一流的,在当地最为出名的便数丝绸与陶瓷。

  中原地区的丝绸与陶瓷历朝历代以来是颇负盛名,当时的大理国的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两广地区以及四川一小部分与一些一些边边缘缘的岛屿,及其它名不见经传的地区。

  因为这些地方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并且由于受当时的交通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在中原地区更朝换代的逐鹿过程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历朝历代的君主也并不曾将这些地区做为首要的治理范畴。

  一千多年以来,大理国对中原的事情并不多加干预,只是处于顺应时事的中立阶段。

  但由于其闭塞的条件,加之许多地区的居民,长久居住在大山深处,过着封闭的生活。经济文化程度发展的并不快,这也是大理历代君王所担心的地方。

  而这一代的新君段玉恒,听说年纪极轻,继位时不过二十岁,如今已经做了五六年的皇帝了,较之于其他君主,却更具发展眼光,国家治理的也是井井有条。

  说这位君王是极有眼光的,是因为他极注重与大苍国的边贸关系。

  不仅主动上书当时的大苍国皇帝成泽,又积极主动的与大苍国蜀地的地方官员进行协商,想在边境地区开设一个贸易口岸。

  当时大理国的国都在宁城,与四川紧相毗邻,如果能够与大苍国展开贸易,是极具有有利条件的。

  那时的大苍国君王成泽感觉这是桩汉化并渗透大理国的好事情,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于是便欣然同意了。

  在各怀利弊的情况下之,便把四川的总督衙署迁到了宜城,并开了一个便于两国通商的经贸口岸。

  不得不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有别于那些古代封建帝王。

  成泽并未一味的效仿祖宗留下的刻板陈规,从某些角度上来讲,他的思想还算是比较开化的。

  从历史的大方面来讲,顺应了时代发展,对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给历史的发展涂上了重重的一笔。

  更为重要的,也许是成泽想过却并未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从当时的角度来讲,对日后成豪统一整个南方,也起到了一定的辅陈。

  在成泽在位的这二十八年的时间内,在对外对内的一些事情上,还是有一定建树的。

  当然,这也是在柳轻云详细考察了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在对成泽功迹认可的前提下,做出的有着发展眼光的总结性结论。

  而与此同时,她也发现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弊端,同时也是一个必然现象。

  那就是这个时代的漂染技术还不十分发达,他们用的还是最为传统的漂染技术。

  无论是用做丝绸还是印染出来的粗布,刚一出来时,那颜色鲜的花开的似是能闻到香味,叶子绿的能滴翠,鸟的眼睛也似是会说话一般。

  这也是颇受大理商人青睐的物品,川妹子手巧,刺绣出来的东西更是活灵活现,据说极受大理王室的青睐。

  有道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鲜”,运用在这蜀地的丝绸中可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因为所有这些织物,都有一个极其明显的不足之处。

  那便是这些人间的珍品奇物,只要穿过几水之后,颜色便掉的一塌糊涂了,再无法寻找到先前的鲜美模样。

  为此,大理国的商人颇有微词。

  因为传统的漂染技术,无有多少真正的技术含量在内。

  时间久了,大理国对丝绸的技术也已经熟练掌握,因其无法克制的掉色的原因,丝绸的出口量也在日益递减,边贸口岸也是日渐萧条。

  这也便是梁成举初来蜀地时,所遇到的最为棘手的一个大难题。

  梁成举虽有一颗爱民之心,但他毕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两眼是一摸黑。

  蜀地与临州城的实际情况又有着天壤之别,一时间理不出个头绪,颇有些头疼,直急的喉咙上火,连饭都吃不下去,人也日渐消瘦,郭夫人看在眼里,却亦是无能为力,也只是干看着着急。

  自那日方大夫说过那些不要去勾起柳轻云心事的话语之后,梁成举夫妻果然不再提及,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好歹梁成举也算是个朝廷命官,多添一张嘴吃饭还是不成问题的,平时,只是把她当成亲妹子一般看待。

  妞妞喜欢这位云姑姑,柳轻云一直喜欢小孩子,却苦于无有机会与小孩子接触。

  并且对于梁家的救命之恩,她只是暗暗记在心里。

  天气好的时候,她便带着妞妞一起玩耍。

  妞妞总是托起胖乎乎的小手,认真听她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唱蜗牛和黄鹂鸟的儿歌,一大一小玩的也是不亦乐乎,夫人虽然总感觉柳轻云的脑子中会时时的蹦出些古怪的令她无法惊奇的念头,但温柔贤惠的她亦从不制止,乐得看她们胡闹,对些总是一笑置之。

  通过梁成举夫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柳轻云的外伤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恢复,最起码身上已经不再有大大小小的伤痕。

  闲来无事的时候,她也会自己一个人到口岸转上两圈,默默注视这一切的时候,不由想起了自己在二十一世纪的生活。

  在那个久远的想起来都让人心碎的二十一世纪,成氏集团有一部分产业做的便是川地的丝绸生意,在商业竟争极为激烈的时代,他们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印染配方。

  做为商业机密,这一切都是秘而不宣的,但成豪哥哥却从来不隐瞒她什么,即便是他们成家传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印染绝技。

  并且对这一项技术成豪哥哥再三再四的亲自教导于她,并让她熟记于心。

  虽未经过任何实际经验,但聊明如许的柳轻云也通晓了个八八九九。

  直到成豪哥哥成为了植物人,律师公布了他的遗嘱的时候,柳轻云方才终于知道了真相,这在成氏集团占据着不小比例的丝织业,竟然是成豪哥哥送给她的最后礼物。

  想到这里,她顿时感觉自己在这个时代,有义务把川地的丝织业发扬光大。

  成氏集团的秘方自是不能公开的,但那是成氏家族不知道多少代人一一相传并加以改观过的秘方,凝结了无数人的血汗,当然是不能外泄的。

  其实说白了,化工行业这一行,本便是一层窗户纸,只需用手指轻轻一点便能够戳破,便能让技术有一大步提升,漂染技术更不例外,有时候也只是一个比例的配比问题。

  虽然这个时代有许多化工原料还不好寻得,但以现有能找得到的东西来看,已经足够让蜀地的织染业更上一层楼了了。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察与深思熟虑之后,柳轻云终于拿出了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可行方案。

  她要在蜀地与大理交界处的地方,开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漂染厂。

  由于一时无法筹措到资金,她便想让梁成举做担保向当地的商号贷款,利息自然是要出的,按照当时商会的条件由他们自己定。

  对于这位云姑娘,梁成举并不知晓她的过去,唯一的一次接触便是在临州城,但当时看到她那成竹在胸的样子后,自己的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此时亦然。

  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柳轻云有了这个提议,如何不令他兴奋?

  兴奋之余他也有了些顾虑,开一个有些规模的印染厂,不是一件小事情。

  所需的资金亦不是一笔小数目,而自己这么些年虽然居官,却因为是清水衙门,自己又不善交际,平时是入少出多,一直以来并没有任何积蓄。

  何况,古代便有官不经商的硬性规定,柳轻云的这个提议虽然不错,官场上成文不成文的束缚,让他无法迈出第一步。

  出于做官之人以及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与谨慎性,他一时还不敢冒这个险。

  当时只是提议道:“云妹妹不可着急,不是为兄信不过你,而是这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的银子,如果成功了自是好事,如果不成功为兄便要遭人诟病了,到时候没准也会惊动朝堂,还是三思而后行的好。”

  柳轻云知道梁成举为官清廉,除了养家糊口之后,断不会有多余的银两拿出来做生意,所以才出了这个要贷款经商的主意。

  经梁成举如此一说,她自己又想了想。

  这位哥哥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仅是古代,哪个时代不一样呢?

  如果真的出了个一差二错,惊动了朝堂,惊动了那位高高在上的帝君,自己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神秘商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的第二十八个祭品(完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