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却继续说道。
“唐高祖昔日实行均田制,所以一改灭隋后的萧条,人口虽少,却能恢复唐初的繁华,为贞观之治打下基础!”
“虽然我给陛下举例了许多政策,其中也有科技强国这个路子,但当下而言,大明还是个农业大国,百姓还吃不饱饭!”
“在我从史书上看到的经验而言,自古以来,人口少地方多的朝代,或者当农业税少的朝代,只要农业问题解决得好,那么国力就会持续走强,也就是延续所谓的盛世王朝!”
“这一点上,大明也不例外,不管是陛下在明初的鼓励政策还是后来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改革,都大大的缓解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的矛盾!”
“其实针对土地兼并这个问题,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也给了很好的答案。”
“既然天道不好,农民就必须找地主借粮,最终形成一个闭环,那他就将地主换做朝廷!”
“当天道不好,百姓可以不必找地主,相反来找朝廷借粮,朝廷的粮自然没有那么高的利息。”
“这也是宋朝大名鼎鼎的青苗法!”
秦羽这番话落下,朱元璋眼前猛地一亮。
这句话给了他全新的思路,既然百姓被逼无奈之下只能找地主借粮,那我为何不将地主换成朝廷?
但朝廷可不像地主那般黑!
这样一来,农民可以有粮食撑过夏天,等待丰收,更能保住自己的地!
这直接打破了闭环。
但尴尬的是,朱元璋对这青苗法简直一无所知。
“秦羽,这个法子也失败了?”
还没等秦羽回答,朱标率先的开口了,“父皇,这青苗法乃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
“由王安石主导,宋神宗支持,但这青苗法失败了,败的很惨!”
秦羽将赞叹的目光看向朱标。
不愧是朱标,的确博学多才,哪怕是宋朝的青苗法也略知一二,这可是变法的核心。
看来,朱标也不像表面想的那么简单啊!
秦羽看向朱标,点点头道,“太子殿下说的不错,这青苗法失败了。”
“因为这个法子的不确定性太大,甚至在环境上,也远远不适合大明的一条鞭法!”
“因为涉及到朝廷的贷款,这也需要保证物,就像是农民给地主抵押得田地!”
“但话说回来,农民饭都没有吃的,哪里有什么抵押物给朝廷做担保呢?”
“这就很尴尬!”
朱元璋也眉头皱紧。
秦羽这话倒是的确提醒了他,这倒的确是个大问题。
若是没有抵押物,那百姓会一窝蜂地冲上来,这就会对朝廷形成巨大的压力!
而且按照朱元璋对百姓的了解,他觉得这几乎是百分百发生的事情!
“所以宋朝采取了一些措施。”
“其中一条措施就是捆绑,他约定十户一起借贷,其中两户还得是大户,那么其中一户还不起的,就由其他九户一起还!”
“那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
“人一旦多了,就涉及到利益,反正我还不起,有其他几户还,那就无所谓了。”
“这无疑是一件不公平的事,且大户自己有粮,他也不愿意借!”
“再加上朝廷推动,要地方郡县配合,所以一些官员强行推动,强制借贷,问题就越来越大!”
“最终,轰动整个大宋的青苗法,也随之砰的一下化作粉碎!”
朱元璋一双眸子重新化作平静。
秦羽的这话,以及青苗法的失败,给了他一个新的启发。
甚至让他有些挫败起来。
难道这土地兼并,真是无解之题?
秦羽又笑道,“陛下不必太沮丧,不管是宋朝的青苗法,还是后世的一条鞭法,其实都能一定程度的遏制土地兼并这个大问题,只是需要慎重和根据局势做出调整!”
“随着时间,各朝代的问题也会不断的变化,所以也必须及时调整政策!”
“这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
“但人却是灵活的!”
嗡!
话音落下, 朱元璋只感觉自己的脑海翁然作响。
他被秦羽的这番话震撼。
他感到一阵的明悟。
也就是说,他老朱的政策的确有一部分有问题,但最起码还是适用于明初这个时候的。
只是随着时间,后世子孙没有变通,这才导致问题的爆发,尤其是卫所这个制度,更是被那些豪强钻了空子。
这才导致大明军队战斗力急速减弱,甚至出现了几万明军干不掉几百个倭寇这种奇耻大辱!
朱元璋将这些细细的记下。
今日绝对是他最有收获的一天!
马皇后说得对,秦羽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他完全可以从秦羽的身上,提前知道大明的问题,继而解决问题!
秦羽挑了挑眉,他又忽然想到明末的小冰河时期。
他笑道,“不过陛下,其实你那句老天要让大明灭亡也没什么毛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明末的小冰河时期持续了十七年时间,正好是崇祯十七年,大明灭亡之后,小冰河时期随之消失……”
此话一出。
震撼,
朱元璋只感觉脑仁都在炸响!
“秦羽,你说什么?”
“是咱听错了吗?”
朱元璋闻言,连忙追问道。
他那张杀伐果断,无比坚毅的脸颊,一时间变了脸色。
朱标面色也有些阴沉,“秦羽,难道这么巧合?”
秦羽点点头,“陛下,还真这么巧合。”
“大明之后,李自成当了四十一天的皇帝,接着鞑子入山海关,进入中原,大清帝国建立!”
“而诡异的是,自从清朝建立之后,这小冰河时期也随之消失。”
随着秦羽这一番扎心的话,朱元璋和朱标的心仿佛被刺穿了一样。
这些话,太过于扎心!
这就等于告诉朱元璋,大明压根不是天命所归,大明的灭亡是天意!
这对他们的打击比什么都大。
但更让朱元璋震怒的是,他大明江山竟然毁在了那些鞑子的手上!
“秦羽,你是说,咱大明江山毁在那些鞑子的手上?”
“而且鞑子建立清朝后,这笼罩在大明末期的小冰河时期,直接消失了?”
朱元璋强行压抑着胸腔中的怒火。
但他肉眼可见的脸上出现了一抹杀意。
大明,竟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