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声道。
这就是他察觉到的不对之处。
他这条国策,说到底就是希望子孙后代过得好一点,现在知道不妥,他一定会改正。
但后世子孙不是傻子,后世的大明朝臣也不是傻子。
他们不可能傻乎乎的拿出所有的银子来赡养亲王,说个不好听的,到那时候,他朱元璋都死了不知道有多少年。
后世大明帝王真的会将他定下的国策当做圣旨?
这只怕未必!
甚至如果跟他的性子一样,到时候大开杀戒也说不定!
此话一出。
朱标也愣住了,接着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光明的感觉。
他这才发现他陷入了一个思维逻辑的误区。
不管大明后期的七万宗室子弟到底要多少银子赡养,这都是有一个前提的。
那就是后世的大明皇帝会按照朱元璋的国策施行!
这笔天价的银子,朝廷愿意出!
这是问题的关键!
但问题来了,朝廷明知这是一个巨大的窟窿,皇帝真的会傻到义无反顾的去填进去吗?
朱标也不禁看向秦羽,眉头皱起。
难道真是秦羽为了娶他的妹妹,所以故意夸大了事实,夹杂着私心?
秦羽也没想到,朱元璋会抓到他话里的漏洞,并且提出质疑,甚至反问他!
他不得不感叹,不愧是受后世无数人敬仰的洪武大帝,思维的确敏捷。
但很可惜。
这一点,还真不是他夸大。
他虽然急切想要和宁国公主完成婚约,保住自己的命,但还真做不出欺骗老朱,胡编乱造这种事。
赡养大明宗室这个国策,还真是亡国之策,还真的对后期的大明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朱元璋瞧见秦羽不说话了,不禁越发得意,还以为秦羽真是被自己揭穿了。
这两天内,他面对秦羽总算是掰回了一筹!
秦羽直接被他怼的哑口无言!
朱元璋甚至有些高兴,毕竟秦羽可是穿越者啊,但他老朱居然能将穿越者怼的哑口无言。
朱元璋继续说道,“咱后世的子孙又不是傻子,怎会如此糊涂,怎会给这么多的银子!”
“大明所有的银子难道就全都赡养宗室了?”
“咱就不信,庙堂之上,朝廷诸公全都是傻子,竟无一人阻止这亡国之策?”
朱元璋声音远远地传了出去,寿宁宫内,朱婉宁一双美眸不由的看向了秦羽。
秦羽说这些亡国之策的时候,她也大吃一惊。
她朱婉宁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但却也如马皇后一般,心系大明!
当听到赡养亲王将会产生如此恐怖的代价时,她也一阵头皮发麻。
现在朱元璋揭穿这一切,让朱婉宁心思也乱了。
因为朱元璋说的也很有道理,后世帝王不是傻子?
难道秦羽当真是为了娶自己,所以故意夸大了事实?
若是这样的话……
朱婉宁猛地抬头,眼底带着一抹厌恶。
凉亭内。
秦羽抿了一口浓香四溢的茶水出声了,“陛下,您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
“您说的的确是对的,但您别忘了,我一直说的是赡养亲王乃是亡国之策,让大明损失了不下二十年的国运!”
“让百姓日子变的更苦了!”
“而不是这个国策,真的让大明亡国灭种了!”
“若是按照咱们先前的那个计算法子,那不出十代,大明宗室就几十万人了,就直接压垮大明财政了。”
“大明早就亡了!”
“我指的意思,本就是在后世皇帝干预的情况下,还有损二十年的国运!”
朱元璋皱起了眸,“后世皇帝既然干预,那为何还有损二十年的国运?”
“不听话的宗室,杀了便是!”
朱元璋杀气森然的道。
“陛下可别忘了,您有一条兜底政策,只要您发了话,后世大明帝王再怎么变革,都会束手束脚,不敢太过分!”
“否则对那些郡王来说,一句太/祖祖训便是最大的护身符!”
当大明宗室数量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再加上朱元璋亲自定下的国策,哪个皇帝敢大刀阔斧的改革?”
朱元璋瞬间愣住了。
秦羽知道,朱元璋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但事实却是真的,在大明的后期,光是赡养亲王这一条,就让大明财库每年要多支出太多银子。
最惨的是,后世皇帝想过改革,也下了狠心,但那时宗室庞大,又有朱元璋的兜底政策。
这就等于朱元璋给了大明宗室一把尚方宝剑,后世皇帝哪怕想改革,也不占理。
一句朱元璋祖训,就占据了天下大义!
大明后世皇帝只能尽力的去削减宗室的开支,但藩王的土地赋税却是一点都收不上来。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明末崇祯的灭亡,除去有名的小冰河时期,以及所谓的东林党乱政,根本问题是土地兼并太过严重!
百姓辛苦干了一年,到头来却发现一点银子不剩,地主却赚的盆满钵满!
这导致百姓活不下去,才有了明末大起义。
而大明最大的地主,便是这些大明宗室!
想到这,秦羽再次出声道,“陛下,后世皇帝当然不是傻子,他们也改革过,其中最狠的万历年间,每年拨给亲王的银子,不过五百万两以内。”
“这个数字,虽然也不少,但对大明财政来说,还能承受。”
朱元璋闻言松了一口气,但立刻又出声道。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会说这是一条亡国之策,甚至有损我大明二十年的国运?”
“你果然是夸大其词!”
秦羽有些无奈,这朱元璋算是跟他杠上了。
“陛下,我本来是不想说的,毕竟这个话题太过敏/感。”
“其实大明宗室数量过于庞大,这导致的最大问题,不只是赡养亲王的银子,还有藩王的赋税!”
“陛下您在洪武年间有过旨意,藩王土地不交税,这算是恩举,藩王数量少,这自然没啥问题,但大明宗室一旦多起来,这就要命了!”
“大明末期,宗室数量达到了恐怖的二十万人,算上一些藩王的土地不上税,再加上朝廷供养二十万人的银子,哪怕砍的再低,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这二者加起来,花去大明朝政的三分之一还真不多!”
“而且您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您的每一个政策都是重大的,后世皇帝不敢太过分的!”
“第一代,第二代大明宗室数量并不多,还能动手调整,但真当大明宗室数万人,大明宗室遍布天下的时候,纵然是帝王也得掂量掂量!”
“削减银子藩王还会忍忍,但要是朝廷收税,这可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凡事过犹不及,一旦削藩过猛,收税过猛,陛下您亲自定下的赡养亲王祖训这一条,就能让他们光明正大的清君侧!”
朱元璋脑瓜子嗡的一下。
他陷入了震惊。
他还是忽略了一件事,那便是藩王的土地不上税。
而且的确如秦羽所言,他作为开国皇帝,他的这一条国策在这摆着,一旦后面的皇帝将宗室子弟逼得太狠!
兔子急了还咬人,那就更何况这些手握大权的大明宗室!
一旦要动全天下的宗室势力,做的太狠,所谓的清君侧,造反,会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