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说西宁城的人个个都会经商呢?
在这第一大商都里长大的,耳濡目染看过不少好东西,脑子也比别人灵活。
玻璃能做的东西,陶瓷当然也能做。
陶瓷窑这边就几个工匠,下工之后还在琢磨,然后也弄了一套摆件出来。
月小婵把这摆件拿到南枝面前来,笑道:“倒是我们灯下黑了,没想到做这些玩意儿陶瓷更有经验。”
南枝笑道:“所以才不可小看任何人。”
南枝一贯的想法就是,提供一个机会,让更多的人都有发挥自己所长,自己活下来,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因为,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而人多力量大,你永远不知道人群里的谁,就会突然带来惊喜。
南枝奖励了那几个烧制摆件的工匠,一人奖励了一两银子,同时,这摆件卖出去了,还会再奖励一成给这些工匠。
这下可让庄子上的工匠激动了。
先前许多人都觉得那几个人下工之后还留下来琢磨是浪费时间呢,没想到竟然真的有收获!
对于西宁城的人来说,奖励的这一两银子也就是欢喜一下而已。
但是南枝亲口同意纳入烧制当中这些摆件,往后每卖出一件,都会给这几个工匠分一成钱,这可就真的是不少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南枝太傻了。
“这些工匠拿过工钱了,管他做出来什么,不都是东家的吗?”
“就是啊,奖励了一两银子还不够吗?他们那工坊里一日工钱也才五十文呢!”
一两银子就已经不少了,大半个月的工钱呢!
结果卖了东西的利润还要分一成给这些工匠,这不是傻子吗?
西川因为这种独特的黄土,烧制陶瓷的也不少,可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种消息的。
月小婵也问南枝:“这样会不会多了些?”
南枝笑道:“千金买马骨。”
她现在不缺钱,缺人才。
果然,这消息一传出来,月小婵立马就收到了不少自荐的消息。
都是别的陶瓷窑的工匠,说自己能做出比这个更好的来,希望能来南枝这里做工。
南枝知道之后就让人又多开了几个窑。
她不怕来做工的人多,就怕没人来做工。
招了一批新的人之后,果然窑厂的各种新奇玩意儿越来越多。
玻璃工坊那边本来已经站稳的脚跟,竟然隐隐有被陶瓷窑超越的迹象。
这又反激得玻璃工坊那边的人越发奋进了。
在南枝要回黄杨县的前几天,终于有人向她进献了一个点子——制作玻璃暖房。
原来,南枝之前放在山庄门口“赏雨”的那个玻璃屋子,到底是让有心人琢磨上了。
那人观察了许久,发现玻璃房子里的温度跟水汽和外面不一样。
于是自己做两个小的,留下两个通风口,然后放些花花草草进去,倒是让他琢磨出了暖房。
有了暖房,西川长达三四个月的寒冷冬季,兴许也能有些作为。
月小婵主动申请留下来,跟随此人研究玻璃工坊。
她中间回去过一次,把月大娘也带过来了,如今在黄杨县也没什么亲人,所以无所谓回不回去。
南枝便也随她。
结果没想到韦然也选择留下来,说是他家里也没人了,回去也没用,不想在路上奔波。
可南枝总觉得韦然这提出的时间点吧,怪怪的。
可她什么也没说,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最后倒是只有朱九斤高高兴兴地在西宁城里采买了一些新鲜玩意儿,跟着南枝段熙元他们出发回黄杨县。
先前陆陆续续已经回去了不少人,也陆陆续续有人从黄杨县过来。
这回一起的人也不少,足有七八十人,大部分都是黄杨县本地的。
但是出乎南枝的意料,竟然还有五六个西宁城本地的人,跟着一起去了。
询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西宁城的商人,而且是经常外出的商人。
去黄杨县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很短的路程了。
往年他们也是要在大雪封山之前出西川,去京城、江南、渭南那边进货的,顺便也过过冬。
这两年黄杨县名声大噪,各种新奇蔬果层出不穷。
原本要只是蔬果也就罢了,毕竟这东西不好运输,产量应该也不高。
但是谁知道产量一直都挺高的,尤其是今年,还出了许多精致的布料跟绣品。
虽然不如蔬果那般珍稀罕见,但是这可是在黄杨县出产的!
西川作为流放的地方,显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除了西宁城之外,通常是又苦寒又干旱,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哪儿还有精力来琢磨其他的东西啊。
所以往常西宁城里的商人想要弄到一些好物件,都要去老远的地方。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距离这么近的黄杨县就有质量不差的好东西,他们为什么不来看看呢?
再说了,先前觉得单独为了不好保存的蔬果跑一趟有些冒险,但是现在就不同了,布料是主要的,但是能够顺便运些珍奇的蔬果回去,岂不是很好?
所以这几个西宁城的商人商量之下,决定趁着这个冬季去黄杨县探探情况。
南枝自然是大为欢迎。
毕竟现在黄杨县的东西只能输送到周边的十多个县城,其实影响远远不够。
但是如果能够有西宁城的商人参与,想必肯定能拓展得更远。
除了这些人之外,周将军还派了一队五十人的士兵护送,另外南枝还雇了一队一百人的镖队。
加起来也有两百多人,路上更安全一些。
段熙元如今也跟士兵们一样,骑着高头大马,沿着队伍来回巡逻。
南枝觉得这半年过去,段熙元更加坚毅勇敢了。
她喜欢这样的熙元哥哥。
回去的路上果然还是遇到了马匪。
毕竟马匪也想趁着过冬之前多做几笔,不然等封山了,就好几个月不会有人从这里过了。
这一回没有轮到南枝出手,段熙元跟士兵们一起冲杀。
很快就把那二十多个马匪一网打尽。
之后偶尔也有看到一两个马匪的踪迹,大约是前来打探的。
但是看到南枝他们的队伍不小,运送的东西虽然多,有快两百车了,着实让人心动。
但是大批的镖师们看着也都勇猛,还有士兵,可见是不好对付的。
于是也只敢前来打探打探,没有后文。
毕竟,车队后头还缀着上一批俘虏的二十多个马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