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生意越来越好,宋玉清半夜就得起来磨豆子,念着宋玉暖还在长身体,就让她在屋里睡觉。
泡豆子的时候宋玉清就盘算过,今个大概要做六十斤豆腐,想到教系统喊的发家致富口号,她撸起袖子加油干。
“宋姑娘,我来帮你。”
徐秀才走进来就看见宋玉清那小身板在搬动一大盆黄豆,他三步并两步上前接过她手里的活。
宋玉清顿时觉得轻松许多,知道她要问话,徐秀才主动开口:“反正我也是闲着,不如来帮忙,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徐秀才念及这段时间宋玉清对他的关照,才特意过来。只是宋玉清不知道的是,她前脚一走,徐秀才家的门便打开了。
“京城那么好的地你不待,怎么跑到乡下来了?”
两人边干活边聊上几句,宋玉清之前对他毫无兴趣,相处下来也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除了有时候犯书呆子的痴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徐秀才风轻云淡的说出这句话,语气中透露着一丝的无奈之意。
宋玉清瞧他转动石磨十分轻松,这副模样倒不像是文弱书生。
“也是。”宋玉清点点头,觉得他说的没错。只要过得开心自在,在哪都一样。
“你想不想去京城?”徐秀才笑着问道。
若是带她去京城,想必十分有趣。
“自然要去。”宋玉清语气笃定。这生意要越做越大,当然要去京城看看。
“……”等下次我带你一起回去。
徐秀才话说到嘴边又忍住了,随后话锋一转,“你夫家不让呢?”
“立了女户,自然是我当家作主。”宋玉清不以为然,又添了一把豆子进去。
“你相公不同意呢?”
随口一说,徐秀才又提到了萧三郎,宋玉清突然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转身往走进灶房里去。
宋玉清趁着徐秀才在外头,偷偷拿出秘方水倒入卤水中,以免被他察觉。
忙活到天亮,豆腐才做出来,宋玉清估摸竹篓里有五六十斤,倒也足够了。她正要背竹篓去赶马车,结果徐秀才后头背一个,双手抱一个,宋玉清啥也不用干了。
“我来吧。”
宋玉清伸手过去,徐秀才却不松手:“不用不用。”
大胡子赶着马车来到门口,看见两个人你推我让,开口打趣:“呦,你俩啥时候像两小口了,在这腻腻歪歪的。”
“大哥,这话可不能乱说。”宋玉清顺手把竹篓放上马车,解释之后还俏皮的瞪了徐秀才一眼。
“劳烦大哥在来回路上搭把手了,我还有事就不去帮倒忙了。”
徐秀才站在原地,宋玉清查看要带的东西是否齐全,没有落下才让大胡子赶马车走。
宋玉清昨天就和大胡子说好,今个来豆腐坊门口来接她,毕竟背着五六十斤的豆腐走到村口也有些远。
“等会儿。”刚走没多久,宋玉清在路上看见村里的一个猎夫背着一个男人,萧荷月哭哭啼啼的跟在后面。
马车停下来之后,宋玉清身手敏捷的跳下去拦住萧荷月,才看清楚那人是萧大壮,“他怎么样了?”
“血……好多血……”萧荷月被吓的不轻,连一句话都说不完。
“大壮没事,就是受了点伤晕了过去。”
还好猎夫知道情况,宋玉清得知没有性命之忧便放心许多,大胡子瞅着他们走远才问道:“丫头,咋回事?”
“没事,走吧。”宋玉清又爬上去继续赶路。
路上大胡子说个不停,宋玉清偶尔接几句话,到了镇上之后,经过小酒馆的时候让大胡子停下来,把二十斤豆腐送去。
宋玉清和往常一样摆摊卖豆腐,生意火热,来卖豆腐的人挤成一堆。大娘见宋玉暖没有来,有空便过来帮帮忙。老头念及宋玉清人好,见她一个人忙不过来也去搭把手。
胖婶又来买豆腐,还告诉宋玉清一件大事。
“上回有人在老太太寿辰吃了你家的豆腐,这回特意托人找上门,让我给他们带些豆腐送去。明个你得准备二十斤豆腐,我叫人过来拿。”
“对了,这是他们给的钱,你先收着。”胖婶把钱往她怀里一塞,这回不容宋玉清拒绝就拎着豆腐去买菜了。
宋玉清只好收起来,今个三十斤豆腐照样没到晌午就卖完了。
“还有豆腐吗?”
“对不住,今个没有了。”又有客人过来卖豆腐,宋玉清赔笑道。
开张这么久,算今天的赚的钱最多,宋玉清收拾东西准备早些回去,等客人走远她从竹篓里拿出两块一斤多的豆腐。
“大娘,听你说孩子喜欢吃,特意给你留着的。”宋玉清先放在大娘摊位上。
“呦,丫头偏心得很啊,我还帮你不少呢。”老头当然不太高兴,这豆腐他想买都买不到呢。
“大爷,你也有份。”宋玉清笑着走过去,把另外一块放在簸箕里面。
“你脸皮咋那么厚,还好意思拿人家的。”大娘装了一些春饼给宋玉清,冲着老头翻了个白眼。
老头也是个要强的人,拿着宋玉清装豆腐的竹篓,把带来卖的瓜果蔬菜给她装得满满一箩筐。
“这是做什么?卖不掉了,强买强卖啊?”大娘和他比较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丫头,这些你拿回去吃,不够我那还有。”老头难得大方一次,平日里大娘想拿他一个瓜都不肯给。
“不用了。”宋玉清摇头推辞。
老头板着脸说:“丫头,是不是看不起我这些不值钱的东西?”
“没有没有,那我就收下了。”盛情难却,宋玉清看着一箩筐的白萝卜,突然想到腌菜的秘方,便有了主意。
柳三娘早上忙没来得及结账,这会抽空过来找宋玉清。
“丫头,这是今日的豆腐钱。”柳三娘信守承诺,不像有些小饭馆就爱拖欠这些菜钱。
“劳烦你还送一趟,还耽误你的事,日后傍晚我去取便是。”宋玉清接过来都没数就放入钱袋,想着做生意的人忌讳早上去要钱,这才改成下午。
宋玉清掂了掂钱袋子,今日收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