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豆腐,卖豆腐,又香又嫩的豆腐。”
宋玉暖不服气的在那吆喝,半天也没有人来卖豆腐,倒是旁边的大娘老头看不下去,掏钱买了一些,她掀开笼布看了竹篓里的豆腐,还剩一大半呢。
宋玉清从学堂那处回来,看见宋玉暖愁眉苦脸的坐在那,为了哄她开心还买了串冰糖葫芦。
“暖暖给你。”
宋玉暖抬头看见眼前的冰糖葫芦,瞬间笑逐颜开,刚放在嘴边又拿出来,叹息道:“姐姐,咱们的豆腐都没卖出去。”
今天肯定要亏好多好多钱,姐姐还花钱买糖葫芦,看来还是得盯着姐姐。
“你快吃吧,卖不出去就拿回去自己吃。”
宋玉清帮她拿着冰糖葫芦往嘴里塞,宋玉暖点点头,觉得冰糖葫芦真好吃。
“姐姐,那咱们早些回去吧。”宋玉暖听大娘说了好多话,知道那个赵二爷不是好人,尽量躲着他。
“嗯。”宋玉清准备收拾收拾回家。
“还有多少豆腐,我全要了。”
突然一位黑衣男子过来,把钱袋扔在竹篓上。
“哇,姐姐。”宋玉暖睁大双眼,惊喜的叫了一声。
“还剩二十来斤的豆腐,你全要了?”宋玉清不相信,眼前这人看起来不像是做生意,面无表情还带几分疏离冷意,腰间还着一把刀,令人不寒而栗。
黑衣男子皱了皱眉头,疑惑的问道:“不够吗?”
他第一次干这种活,也不知道该给多少。
“够了,还多了些呢。”宋玉清打开钱袋看了看,里头全都是银两,她拿出来最小一块然后又找了一些钱回去。
宋玉清又问了一句:“需要帮你送过去吗?”
“不用。”黑衣男子看了看那一竹筐的豆腐,轻而易举的提起来带走。
这人连钱都不要了。
宋玉清让宋玉暖过去给钱,宋玉暖小跑追上去,甜甜的叫到:“大哥哥。”
黑衣男子停下来,只觉得手心一暖,宋玉暖把钱袋子塞到他手里,笑吟吟的说道:“大哥哥,这是找你的钱。”
黑衣男子一愣,等他回过神来,宋玉暖已经蹦蹦跳跳的回去了,他收好钱然后继续往前走。
来到一条小巷子,蓝衣男子瞧他事情已经办妥,转身就走。
“殿下,这些豆腐如何处理?”黑衣男子连忙追问。
“红烧豆腐不错,你可以尝尝。”
蓝衣男子头也不回的丢下一句话,留黑衣男子一人在那,盯着一竹筐的豆腐不知如何是好。
……
“等等我。”
马车刚要走就听见后头有人在叫,宋玉清听见这熟悉的声音,回头望去,果然是徐秀才。大胡子连忙停下来,徐秀才气喘吁吁的上车。
“秀才哥哥,这几日你都去哪里了,我还想找你认一个字呢。”宋玉暖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问道。
此时的宋玉暖才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
“是啊,好些天没见你了。”大胡子也说了一句。
“家中来信,便去帮了些事。”徐秀才简单回答,不留痕迹的看了宋玉清一眼。
“丫头,我刚才听人说你得罪了什么赵二爷,可有这回事?”大胡子想起路过柳三娘那,好多人都在小酒馆等着看热闹。
大胡子这才知道这么一回事。
“那才不是呢,就是那个坏人抢人家钱,砸了我们的摊子,还让姐姐给好多钱,姐姐就让我去衙门找人,就把他给抓起来了。结果人人都怕他,不来我们这卖豆腐了。”
宋玉暖立马接话,说起这事还很气愤,想到最后来的那个大哥哥,笑逐颜开的夸道:“还好有个大哥哥卖走好多豆腐,大哥哥是个好人。”
徐秀才收起嘴角的笑意,一脸惊讶的接话:“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人敢当众行凶作恶,一定要抓去严惩才行。”
“丫头,你可得小心些,那人心眼小,记仇的很。”大胡子好心的提醒一句。
宋玉清听他这么一说,似乎和赵二爷打过交道,闲谈中大约知道,大胡子前些年和赵二爷因为一些事有些矛盾,赵二爷用下三滥的招数去偷袭大胡子,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被大胡子给打了一顿。
“天子脚下哪能容他这般为非作歹,如今他当众被抓,人证物证俱全,有一番苦头吃了。”
徐秀才说的义正辞严,宋玉清忍不住笑了笑,还真是个书呆子。
“哈哈哈。”就连大胡子也放声大笑,不知该不该和这读书人说说这世道险恶。
“宋姑娘,你俩笑什么?”徐秀才一头雾水。
“没什么,你说的很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宋玉清摇摇头,最后赞同他说的话。
宋玉暖又为此事发愁,:“姐姐,坏人找上门怎么办?”
“无妨,有我在一定会护着你们。”徐秀才语气坚定,莫名让人心安。
“丫头放心,还有我呢。”大胡子大声的说了一句,根本不想别人一样,得知此事之后对她俩避之不及。
大胡子送她们回村子里,宋玉暖小嘴甜还让留下来吃晚饭,大胡子笑着告辞,宋玉清顺道和徐秀才客气了一下。
“不如一起吃顿饭。”
“盛情难却,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谁知徐秀才竟然答应了,宋玉清强颜欢笑带他进屋,又给他倒了杯水,招待道:“家里也没有茶,就喝杯水吧。”
“多谢。”
徐秀才点点头,巡视一圈,发现这院子里收拾十分干净,旁边一块地种着小菜,中间放了张桌子吃饭也凉爽,灶房旁边放着一堆柴,再过来还有个鸡窝,还专门用小树枝拦住,免得拉屎拉的满院子都是。
宋玉清去灶房里看看晚上吃什么,只有豆腐和早上柔好的面,还有几个鸡蛋,决定做红烧豆腐和鸡蛋灌饼,人家头一回上门,也不能太过寒酸。
院子里,宋玉暖不知从哪里拿来一本书,跟着徐秀才认字,画面十分温馨。
“徐秀才,徐秀才。”
突然外头传来敲门声,有人一直在叫徐秀才,宋玉清仔细一听,倒像是里正的声音。
不知里正找上门来有何事。